<p class="ql-block"> 高陵岗九队墙壁文化</p><p class="ql-block"> 作者/姚青松</p><p class="ql-block"> 13日下午五点左右,虽然酷暑天的温度仍然很高,但是并不能阻止我们一路探寻高陵岗自然文化村落的文化元素的兴致。</p><p class="ql-block"> 通过一扇由砖沙水泥和琉璃瓦垒建的高高的“高陵自然九队”拱门后,脚下是一条3米多宽的沥青碎石路。这条路曲曲折折三十三道弯,又是一条环形的崭新的乡村路,把高陵岗九组的人文景点和自然风光全部展现在我们眼前。</p><p class="ql-block"> 路面上,没有纸屑、垃圾袋,甚至树叶都难找到,我感到疑惑,但没多久我在一农户的墙壁上似乎找到了答案——墙壁上涂鸦了一面椭圆形的镜子,镜子内有一条标语“环境好,卫生好,生活更美好”。据了解,为打造示范村,去年高陵岗社区就狠抓创卫工作,高陵岗九队安排了专人打扫这条路的卫生。</p><p class="ql-block"> 走在这条路上,不到百步,见路南边一农户的墙上有一幅差不多布满整个墙面的水彩画。画面左边:一个撑着油纸伞的姑娘,从家乡小巷一路走过,有戴望舒笔下丁香姑娘一样的风姿,又兼有现代东方年轻女性靓丽的风采。画面的右边:嘉靖年间内阁贤相、礼部尚书张璧的《嘉禾》“城楼倒影落湖波,湖上风帆镜里过。归客自炊菰米饭,小娃争唱《竹枝》歌。梭头艇子轻于叶,雪色沙鸥白似鹅。此地将军战时血,春来丹渍藓痕多”。真是文如其人,张璧的诗除了写出了江南水乡的风貌外,有的诗句还表现了他关注民生的、关心国家安危的赤胆忠心。</p><p class="ql-block"> 又走过几十步,一堵陈旧的墙壁上,一条“有困难找自愿者 ; 有时间做自愿者”的“自愿者在行动”的标语吸引着我的眼球,使我心里一暖,感叹志愿者服务的深远意义——可以传递爱心,传播文明;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促进社会进步。</p><p class="ql-block"> 参观杨溥廉政园、张璧广场时,敬仰之情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明朝贤臣杨溥廉政事迹、张壁的家风故事在高岭岗社区可谓家喻户晓。就在张璧广场里对面的一家农户的墙上有一幅涂鸦画:一位媳妇蹲着给坐着的婆婆洗脚;一个孩子端着一杯茶站在奶奶背后……真是“言传身教,树立榜样”啊!行家教、树家风落到了实处。</p><p class="ql-block"> 隔壁农户的墙壁上涂鸦着“农业学大寨”的画面。农业学大寨是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展的一场农村运动,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在当年产生过一定的作用,后来出现了极左的错误,80年后得到纠正,但那种实干精神、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永远值得一代代人学习。</p><p class="ql-block"> 又走几步,一幅涂鸦画赫然入目,画面内容:一则语录“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语录旁,一个工人左手抱着红宝书,右手紧握扳手,他的学习热情和工作干劲完全彰显出来。</p><p class="ql-block"> 走出张璧广场后面的那条路后,又在一农户墙壁上发现了一幅涂鸦画:左边,有志青年手拿《毛主席语录》从车窗探出身来,向亲人挥手告别;右边,为语录标语“到农村去,到边疆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他们所响应的毛主席号召。毛主席的话,充分体现了要想成功,必须深入基层,与群众打成一片。人才到基层干事创业,有利于村民脱贫致富。乡村振兴,人才为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p><p class="ql-block"> 向北走五十米左右,我们来到红色革命基地。红色革命基地的西侧路那边有一个升旗台,旗杆挨一农户墙壁较近,墙壁上的画很有创意:上半墙的上部画着一个吹着“向前、向前、向前进”军号的战士,下部画着冲锋向前的革命队伍。壁画是静的,但我似乎听到了催人奋进的号角声,酷暑采风的倦意倏地消逝,精神为之一振。</p><p class="ql-block"> 最后游完河湖生态湿地广场后,便返回去建党园附近的一家农庄吃饭。这条路的尽头一农户的墙壁字画设计,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墙壁的上部写着习总书记的话“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话非常有感召力,又让我想起“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的豪言壮语;墙壁的下部用水彩绘制了一幅辛丑耕耘图,它非常有时效性,今年是辛丑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提到“三牛”精神: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这无不鼓舞着我们,在新的长征路上,发扬“三牛”精神,奋进伟大征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高陵岗九组农户墙壁除了有涂鸦的字画外,路边还有五六户人家,平房的墙壁上挂着一些红辣椒、包谷、瓠子瓜、黄瓜、蒜子等模型标本,有的墙壁上还挂着上个世纪使用过的尖斗笠、圆簸箕等生活用具,使农户既具有原生态生活气息,又有古香古色的文化气息。有的院墙上或院墙旁的土里,镶嵌着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五六十年代的石磨、碓窝、米坛、水缸、缝纫机等生活用具,这些小物件关乎着特定的时代特征,承载着一种文化。这些小物件与我们的生活越离越远,因为时光无法倒流,但它们的历史值得我们铭记,它们蕴含的文化值得我们传承。</p><p class="ql-block">高陵岗九组的墙壁文化,是乡村文化振兴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它宣传了国家政策,教育了村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文化素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