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程途中游黄鹤

木头

<p class="ql-block">  5月28日早九点半离开凤凰古城,往武汉进发 ,这次出来最大的感受是高速基本上不压车,就是修路也是一半在修另一半照跑不误,比2015年出来时要好太多。高速上行驶基本3小时左右去一趟服务区,方便、休整、吃饭、下午4点到达武汉亚朵酒店,行程400公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酒店大厅里有咖吧、书吧、购物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敞亮的酒店大堂让人舒心</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是前一天在网上订好的,是一家全国连锁酒店,房间的卫生、布局、服务、价格以及停车都比较符合我们的要求,噢…还含早餐,晚上还有夜宵,虽然只是粥、小菜,但很方便。 </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路上大都住的是亚朵,感觉舒适,也能休息好。一路走来武汉亚朵酒店是我们住的亚朵里最好的酒店之一,还有就是郑州亚朵,北戴河亚朵也是非常好的。对武汉的好印象就是从亚朵开始的,其次就是武汉人也很热情,我们在黄鹤楼遇到的两位志愿者,主动给我们做景点介绍,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武汉真是个超大城市,无论是人口、面积、格局都称得上,经过这次的疫情,可以看出每个人对口罩的使用都已形成了自觉习惯,我们几次在路上向行人问路,对方都是先戴好口罩再同你说话,这真是要点个大大的👍。</p><p class="ql-block"> 在武汉打算住两个晚上,第二天闲来无事还是去黄鹤楼转转吧,我们住地离黄鹤楼打车二十分钟,不算远,在市区里人生地不熟还是打车方便。</p> <p class="ql-block">  黄鹤楼有东门南门和西门,我们打车是从南门进入,门票好像是70元每人,我们俩都超过65岁以上,所到之景点都无需购票,只要刷身份证就通行无阻,这是这次我们俩自驾游受益最大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汉,汉江和长江交汇处的南岸,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历代文人墨客在次留下了许多千古名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标记处是汉江和长江交汇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武汉长江大桥</span></p> <p class="ql-block">  进入院内迎面便有一副景区游览图,景点标记很详细。</p> <p class="ql-block">  我们顺着主路往上走 ,穿过紫竹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这是黄鹤楼苑内的紫竹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便看到有一小亭,上书《搁笔亭》,对面墙上一幅草书题诗,细细看来是唐朝诗人崔颢的一首七律,就在我们细品大作时有两位女士与我们搭讪,一聊两位是当地的志愿者,听说我们是第一次到此,便很热情的给我们讲述了一段其诗作的佳话。相传李白临登黄鹤楼时诗兴大发,正欲题诗,见崔颢诗作《黄鹤楼》题与壁上,读后正合自己所遇、所思、所想。李白当时被流放怀才不遇,正处于千载悠悠芳草萋萋使人愁的心境,故乃搁笔并发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叹。自此崔颢名声大噪,其诗《黄鹤楼》亦被誉为唐诗七律之首。清康熙四十八年即1709年,戏曲作家、诗人孔尚任游黄鹤楼时,起意将楼附近一无名小亭命名为“搁笔亭”,而后此亭成为文人墨客的酬唱之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与志愿者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面对崔颢诗作李白在此搁笔</span></p> <p class="ql-block">  对于黄鹤楼还有一传说,古时此处有一位开酒馆的老板娘,是日,一位道家至此打尖小酌,饭后无盘缠,就用橘皮在墙上做画一黄鹤,画作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对老板娘说,只要掌击两下,黄鹤便可从墙上跳下翩翩起舞,可助兴食客,随后道家离去,老板娘半信半疑,击掌后果不其然黄鹤跳下起舞,十里八乡,一传十,十传百,酒馆生意越做越火。十年后,老道又至,问店家是否够十年前的饭钱,老板娘赶忙叩谢,事后老道骑鹤驾云而去,为了感谢老道,店家在此处建了塔楼称黄鹤楼。真是一段美丽神奇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其实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距今已有1800年,她依山傍水,景纳万端,占尽型胜,是一座便于征战的瞭望塔楼,历经各种天灾战火,屡毀屡建,现在的黄鹤楼是1985年重修重建,楼高51.4米,外观5层,里面实际是9层,所以称作外5内9,这样建筑的塔楼并不多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网络图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铜宝顶,系清同治七年(1868年)所建的黄鹤楼端顶,重约2吨,清光绪十年(1884年)黄鹤楼被火焚毁后,仅余此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塔楼内二楼俯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黄鹤楼上留个影</span></p> <p class="ql-block">  黄鹤楼不仅仅是一座古建筑,她更 主要的是其诗作源远流长,它滥觞于南朝,成熟于南宋,鼎盛于明清,现存古代名家之作多达千余首。耳熟能详的大家如李白、白居易、崔颢、岳飞、苏轼、王维……等等,其优美的黄鹤楼诗词,辉前烛后,盛传不衰,不仅为黄鹤楼这座千古名楼增添了诗情和浪漫,也为中华诗词宝库增添了灿烂华章,而且还播芳海外,光彩汉学,成为人类共享的文化资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