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往事悠悠,师恩难忘”之初中老师(杨老师)</p><p class="ql-block"> 文·萱妈</p><p class="ql-block">写在前面:</p><p class="ql-block"> 初中三年,可以说是我碰到恩师最多的三年!吕老师、陈老师、杨老师、潘老师、任老师、毛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高风亮节、为师之道,犹如镌刻在石板上的行行字迹,成了我脑海中永远的记忆。一提起他们的名字,眼前就浮现出了他们的身影,那充满激情的求学岁月就像一部电影,浓缩了我初中三年最精彩的回忆,一幕幕地呈现于眼前。哦,那三十多年前的初中三年,那一位位悉心教导我的好老师……</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对于杨老师,内心一直充满感激,不仅仅因为他初中时教过我两年语文,更重要的是在我为师的成长道路上,我得到了他很多的帮助。可以这么说,求学时期杨老师一直教导我们学好语文,写好作文,是我尊敬的好老师,在我走上工作岗位后,杨老师更是给了我无私的帮助,是最值得我感恩的好老师。</p><p class="ql-block"> 杨老师,朴实无华,才学满腹,是教师队伍中少有的才子。记得教我们初中那会儿,杨老师长着一副较为魁梧的身材,满身朴素的打扮也很显书生气,加上配戴在鼻梁上的那副茶色近视眼镜,看起来不像是一位普通的初中语文老师,倒更像是一位才高八斗的大学教授。照理,这样气质的老师难免会让学生敬畏几分,杨老师却相当随和,无论课堂内还是课堂外,都能与我们学生打成一片,班级里不少“吵包”男生还跟他“称兄道弟”。记得当时,他是云山初中将师生关系处理得最融洽的一位老师了。</p><p class="ql-block">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应试教育的气氛没有现在浓,所以感觉在功课的学习上,同学们都没有太大的压力,只要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就可以了,额外没有什么课业负担。记忆中,在语文课堂上,杨老师从来不给我们过重的学业负担,他向来都提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语文学习方法,鼓励我们在学习语文时要多读,多积累,包括多朗读经典课文,也包括多看课外书拓展知识面。也许,杨老师自己是个写作的高手,有一整套的习作教学方法,所以他向来特别重视对我们习作能力的培养。</p><p class="ql-block"> 回忆起来,杨老师对我们习作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身体力行”这一点上。在同学们高呼“没东西可写,不知道怎么写作”等烦恼时,杨老师就是经常自己写下水文来引导我们,启发我们,鼓励我们。在这点上,我想是很难找出第二位榜样来的。因为小学陈老师的成功启蒙,对于写作我是感兴趣的,也是有自信的。但有时拿到一个作文题目,我也经常抓耳挠头的,感觉无从下笔,不知道该怎么去表达。想要用上一些华丽的词句,又怕作文太花哨不耐看;有时想要如实去表达真情实感,又总觉得作文平淡无奇欠缺一点吸引力。每当出现这种“无从落笔”的困惑时,就是要从杨老师的下水文里去找灵感。每一回,听了或看了杨老师的习作范文之后,头脑里就慢慢地浮现出了不少的习作素材供我选择,再稍做整理,似乎就可以下笔表达了。有时候也纳闷了:为什么每一件看似很普通的事,到了杨老师的文中,就可以让我们有所感触,有所收获?杨老师说,习作其实就是表达自己心声的一种方法,你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都是你习作的材料。当一个人学会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有了丰富的生活阅历,再运用恰当的艺术表达方式,那么写起作文来就不会那么难了。其实,习作就跟人平时说话吃饭一样平常,它来源于生活,只不过稍微高于生活罢了。现在想起来,杨老师说得真有道理!</p><p class="ql-block"> 要说在求学时期,杨老师对我们习作能力的培养对于我今天当语文老师来讲是奠定了基础的话,其实,我倒更想把对杨老师的感激延伸到我踏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之后。</p><p class="ql-block"> 走上三尺讲台,那是平凡却神圣的,作为知识分子的象征,老师平时少不了要写点总结呀,论文呀,随笔呀等文字材料。每当词穷的时候,总是首先想到杨老师,因为每一次他的点拨总是可以开启我的思路,似乎,经他一分析,一引导,我就有了能写下去的感觉,就如三十年前在语文课堂上学习写作一样。了解杨老师为人随和,所以我也从不跟杨老师讲客套,碰到困难了就直接请教。而杨老师,这位早就已经改行不当老师的我曾经的老师,从来就把我当成是他当年的学生,每次只要我有需要,哪怕他再忙,一定会腾出时间给我指导。这时候,我就会从心底里庆幸自己曾经有机会当了杨老师的学生。因为是老师,所以我不必有顾虑,不会有胆怯,也不曾感到难为情;因为是老师,所以我从来都把自己当成是他的学生,以前是,现在是,以后一定也还是。师生情谊,这是很纯真的一种感情,是很真挚的一种友谊,这份情谊带给我的就是一番番真挚的教导,一次次真诚的帮助,一回回无私的付出。有好几回,想把心头的感激当面表达出来,但直到现在也一直都不曾兑现。而这,只因为杨老师曾经是我的老师,老师对学生,永远都会是那份不求回报的付出与扶持。假如杨老师不曾当过我的老师,假如初中两年没有与杨老师随意的相处,我想,我会失去不少向杨老师求教和学习的机会,那将会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在杨老师临近退休的那些年,每每在街上碰到,总见他容光焕发、精神抖擞的样子,从他身上依然能感受到二十多年前那大学教授的气质。而我跟他,总也不曾有过陌生的感觉,见上面了,就能顺口唠上几句,都是些家常话题,很亲切。这时候,在我眼里,杨老师就成了家乡那受人尊敬的长辈,满是乡音的方言成了我们交流的共同语言,那么随意,那么轻松,如夏日里凉爽的清风给人以舒适和快乐!这时候,脑海里又不由自主地庆幸,那么有才的语文老师,那么随和的杨老师,那么热情的杨老师,我们能不尊敬他?</p><p class="ql-block"> 不好,又碰上需要请教的难题了,怎么办?找杨老师哇——</p><p class="ql-block"> 拨通电话:“喂,杨老师好,我是XX。”</p><p class="ql-block"> 接上电话:“哦,XX啊,有什么事吗?”</p><p class="ql-block"> “是这样的,我现在在写一点材料,好像理不太清楚思路,想麻烦你给我指点一下。”</p><p class="ql-block"> “哦,好的,那你抽时间把整个情况整理一下,发到我QQ邮箱里吧,我给你看一下。”</p><p class="ql-block"> “谢谢了,杨老师,又麻烦您了。”</p><p class="ql-block"> “哪里的话,能帮上你的忙,我也很高兴的嘛。”</p><p class="ql-block"> “真幸运,有您这样的老师!那就辛苦您啦!”</p><p class="ql-block"> “不客气!具体情况我们QQ上交流吧。”</p><p class="ql-block"> “好的,再见!”</p><p class="ql-block"> “再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是谁说过“当一个人愿意不求回报的付出,那就已经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而这种高境界的基础就是双方有一种无私的、无价的情谊,师生情谊就是其中之一。”想想,的确如此!</p><p class="ql-block"> 自从改行当了记者,杨老师就专心做他的文字工作,采访、组稿、编辑……记得他曾搜集过素材,整理编撰出版了《药乡花露》一书。书里的文字,朴实无华,却记录了杨老师丰富的内心世界,字字句句值得斟酌,犹如杨老师的为人一样,表面看起来很是普通,只有相处久了才能感受到他朴素的外表下藏着的那颗青春热情的心!杨老师送我的《药乡花露》,至今我还珍藏着,书仍在,可惜人没了……</p><p class="ql-block"> 就如拉家常般,将恩师的点点滴滴汇聚成文字作简要记录了。突然,心里莫名地有种压抑——假如跟杨老师,现在还有机会见面的话,我在见到他的那一刻,依旧可以像以往一样,亲切地称呼一声“杨老师好”。淡淡地,如流水般的师生感情,会细细长流……</p><p class="ql-block"> 但是……回忆的溪流就在2014年那个意外到来之后,戛然而止了……从此,杨老师和我们天各一方,永别了……从此,记忆的长河里,有才的,随和的杨老师的人生划上了句号……</p><p class="ql-block"> 人生没有假如,生活有时很残酷……惟愿杨老师在天国一路平安……</p><p class="ql-block"> 整理于2021.07</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外一篇)</p><p class="ql-block"> 他,在冬日暖阳下与我们永别了!</p><p class="ql-block"> ·萱妈</p><p class="ql-block"> 3月23日的那个夜晚,他,毫无征兆地“走”在了肇事司机的车轮底下……</p><p class="ql-block"> 11月28日的那个下午,他,从金华殡仪馆“回”到了磐安殡仪馆……</p><p class="ql-block"> 12月2日的这个上午,他,在磐安殡仪馆“见”了亲人朋友最后一面……</p><p class="ql-block"> 12月2日的这个下午,他,安息到了生他养他的故乡——新屋杨山。从此,他与杨山日夜厮守,永不分开……</p><p class="ql-block"> 他,在失去生命八个多月后,终于入土为安了!</p><p class="ql-block"> 磐安殡仪馆,他安详地躺在玻璃棺材里。亲人来了,好友来了,同事来了,领导来了……看着眼前这张被装扮过的毫无表情的虚假的脸,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心痛、酸涩、惋惜、无奈……煎熬了八个多月的痛苦回忆又浮现在了眼前。八个多月前的那个夜晚,他走得冤枉,走得凄凉,走得让人心寒。八个多月了,他躺在金华殡仪馆,无法回家。意外已经发生,生命无法挽回,但世道能还他一个公道,还他的家人一个可以接受的公道吗?八个多月,他的亲人已经为他流干了眼泪,麻木的心痛已经永远定格。这一刻,所有的痛苦涌上心头,眼前的阳光如此刺眼,它是在嘲笑着世界的无常吗?</p><p class="ql-block"> 遗体告别仪式结束,他被推进了火化房,他的一生,定格在了冰冷的玻璃棺材。进去后出来,身躯不再,容颜不再,一切都不再了,方正的盒子成了他栖息的永远的家,他跟我们,永别了!</p><p class="ql-block"> 亲人的嚎啕大哭,好友的心痛无语,学生的真情相送,陪伴他在杨山的那个小山头住下了。他,生为杨山,死亦是杨山,孝敬父母,与人为善,爱憎分明,耿直豁然,才华横溢……这个大家公认的好人,永远地走了。他走在春天里,他安在冬阳下。冷冷的今天,阳光照着显得格外的温暖,昨日寒风呼啸,冻得人瑟瑟发抖,莫非今日的暖阳也是为好人而照?</p><p class="ql-block"> 平生第一次走进殡仪馆,想象着冷清应该是这里的气氛,却不曾想,逝者如生,这里也一样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至少今天是这样。或许,人生就是这般现实,生生死死乃人生常事,生活也不会因为死了你、我、他而有太多改变。时间这副良药,终归是能抚平人内心的伤痛,逝者已去,生者的日子一样要过,那么,就在心底留片方寸地珍藏曾经拥有过的一切吧。芸芸众生,过往烟云,能在别人心底留下一丝回忆,该是足矣!</p><p class="ql-block"> 安息吧,亲爱的杨老师,在我的人生旅程中,我永远不会忘了曾经有你这位好老师……</p><p class="ql-block"> 杨老师,暖阳相伴,您,一路走好!</p><p class="ql-block"> (2014年12月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