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7月17日上午,培训进入第九天,由石景山教育分院的武瑞老师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演讲,主题围绕着科研型教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一条主线展开。老师是一群有热情的群体,正如“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做点亮学生心灯的老师,经过两三年后也会绽放出价值,不断做科研和精进专业知识,努力争做研究型教师。</p> <p class="ql-block"> 武老师以钱梦龙老师的科研举例,他是怎样经过体悟、问题、假设、验证、提炼、应用、反思这几个阶段,成就了他的科研人生,逐步形成语文导读法的整体构思。这个过程不仅需要强大的毅力,同样需要投入智慧。那么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老师?未来要走什么路线?带给我们深刻的思考,我们必将带着思考沿着目标,坚守初心使命,做自己,快速成长。</p> <p class="ql-block"> 随后,以窦桂梅老师为例,讲述窦老师在“探索主题教学”的道路上,打破以往传统的学习范式,在创设一个又一个的情景主题中,启蒙孩子踏好自己的人生轨迹。作为新教师,我们要践行窦老师的理念——“内在的反思和自省”,这将是引领我们走向优秀教师的必经之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信仰是前提,要将信仰落到实处,需要教师们前赴后继赓续探究下去。</p> 职业规划 <p class="ql-block"> 北京市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的王曦老师,分享了“系统化生涯规划法”:从觉知,到自我探索,再到决策行动,该法给教师们提供了思路,规划不局限于短期的教育,要有一个价值观长远的教育奉献观。并强调教师要在岗位上以热爱之心去发光发热,为人生教育事业奠基垒石。</p> 教育案例的撰写 <p class="ql-block"> 为了提高老师们的专业化水平,升华教育行为,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下午石景山区教科所的王琴音老师给我们分享了详细的教育案例,通过文字场景展现,触发教师们的思想碰撞。经过交流探讨,获得了写作案例有高度、深度的技巧和方法,相信子弟学校老师们在将来都有解决疑难问题的教育策略,让成长得到质的飞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起讨论案例分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踊跃发言</p><p class="ql-block"><b></b><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 紧接着为了重新审视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教育思想,反观自己的思想、观念、情感、行为,李爱霞老师用生动形象的案例,让老师们自我总结,将教学反思内化于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以下是今日培训各位老师们的所感所悟</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 培训期临近尾声,我们听到了这样的声音:“你们学校的学习氛围真浓厚,真好!”听到外校老师给予我们的肯定,我们将依旧保持初心和恒心,感知反思所带来的神奇效果,在未来也会不断创造性建构自己的教育蓝图,蜕变成新时代优秀教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摄像、编辑:廉瑶 孙昭昭 吴倩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审核:王伟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