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思源实验学校家庭教育 半月一讲【第四十讲】如何破解育儿焦虑

柒七

<p class="ql-block">为了丰富家长的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根据省关工委、省教育厅关工委组织开展线上家庭教育“每半月一讲”活动的通知精神,我校开展了线上家庭教育“每半月一讲”学习活动。</p> <p class="ql-block">专家精彩观点分享</p><p class="ql-block">|专家观点一|</p><p class="ql-block">面对育儿焦虑,首先家长一定要学习新的知识、自我成长。第一种是学习各种育儿知识、学会甄别和学以致用;第二种是和孩子一起在实践中共同成长。</p><p class="ql-block">其次,家长们在评判孩子成长的标准上,不妨更多元些、包容度更大一点。另外,家长不要过于纠结孩子分数。要从小培养孩子提高抗逆力,心理弹性和韧性增强了,从长远看, 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p><p class="ql-block">最后,父母应该始终与孩子保持良性互动,坚持成为与他们并肩而行的朋友,并不断扩大这种亲子沟通的累积效应。</p><p class="ql-block">|专家观点二|</p><p class="ql-block">如果目标过高而没有方法达到时必然会焦虑。家长常提的“努力”“专注”“高效率”等要求其实都是中小学阶段的能力培养目标。如果将这些能力培养目标当成要求简单粗暴地提给孩子,孩子做不到时,家长和孩子都会陷入焦虑和无助中。所以我们在教育中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有效地达成目标。</p><p class="ql-block">一是把目标合理化。将目标降到与孩子的当前水平和发展水平相匹配,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学习能力水平,通过行为观察记录调整每一周的行为目标。</p><p class="ql-block">二是建立能力方法体系。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认知困境和能力困境,能够看到孩子的难,获得方法以帮助孩子达成发展目标。当要求孩子别马虎或认真而孩子做不到时,要用成长性思维搭建“认真检查”的方法体系。</p><p class="ql-block">总结:家长的认知复杂性能够预测焦虑水平,认知复杂性越高越能理解孩子学习困境的诸多因素,为孩子搭建合适成长台阶,从而更少焦虑,获得更多力量。</p><p class="ql-block">|专家观点三|</p><p class="ql-block">既要教儿童学会谋生本领,又不要太功利主义。应理解AI时代,人生变得越发“不连续性”, 应学“目标”和"策略"的区分。</p><p class="ql-block">现在校园里有许多"A型学生",所谓"A型学生",是指传统观念中那些“好学生”,他们成绩总是能得“A”,但是走出校园后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X型学生“则与之不同,他们的成绩并不一定拔尖,但愿意承担创新风险,勇于尝试新鲜事物。未来社会则更需要"X型学生"。</p><p class="ql-block">|专家观点四|</p><p class="ql-block">什么是"有机教育",在我看来,即顺天时、适童心、不催熟、不"鸡娃",让每个儿童按照其天性发展。每个孩子有他自己生长节奏,有的发展快点,有的慢点,但最终大多会"开花结果"。父母不要焦虑,应静下心来陪伴孩子,在陪伴过程中发现孩子某种兴趣,然后因势利导地提供支持。</p><p class="ql-block">|专家观点五|</p><p class="ql-block">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核心是育人,我们要明白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要做到三点:</p><p class="ql-block">1.关注孩子的终身发展。我们要培养的不是大学生,当今社会不是上了大学就有好的工作好的未来;我们要培养的是能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人,能够适应未来并创造未来的人。</p><p class="ql-block">2.尊重孩子的主体性。我们不是雕刻家,不是画家,不是木匠,而是园丁,既要静待花开,又要松土、施肥、灌溉、剪枝,抓住成长关键期,给予最好的环境支持。</p><p class="ql-block">3.注重孩子价值观的塑造。三十年前与今天对于“好工作”“好生活”的价值判断不同,以往可以为了物质生活而努力,但今天人们会更关注人生意义,关注自我成长。教育中要注重知识和行为下的价值观。</p> <p class="ql-block">班主任转发相关链接到家长微信群,发动家长按时观看</p> <p class="ql-block">家长们通过手机在线认真观看、学习。以下是家长们学习的图片。</p> <p class="ql-block">让每个儿童按照其天性发展。每个孩子有他自己生长节奏,有的发展快点,有的慢点,但最终大多会"开花结果"。父母不要焦虑,应静下心来陪伴孩子,在陪伴过程中发现孩子某种兴趣,然后因势利导地提供支持。我们在教育中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有效地达成目标。我们不是雕刻家,不是画家,不是木匠,而是园丁,既要静待花开,又要松土、施肥、灌溉、剪枝,抓住成长关键期,给予最好的环境支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孩子

家长

焦虑

家庭教育

成长

目标

学习

中要

发展

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