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7月16日】:写 在 前 面</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b> </p><p class="ql-block"> 从西安回来,已经整整一周。</p><p class="ql-block"> 想写写这座城市,这座十三朝古都。想写秦时的明月,汉时的关,唐朝的风。但,当我决定动笔,却不知道从哪儿开始才能更好地诉说这座承载了三千年中华历史的城市的厚重。</p><p class="ql-block"> 可不得不写。因为,情在西安,琴在西安。那就将那些每日的散记重新拼凑整理吧,算是对这次出行的一种梳理,还有,就是对心灵的一个交代。只是,“长安阙”这文题,冠在此处,怕已是不宜。</p><p class="ql-block"> “西安日记”恰如其分,可是落俗;“五朵金花逛西安”实在应景,又显得土。我还是喜欢“长安阙”,喜欢“阙”这个字,以及“阙”中暗藏的那种感觉。是要命的那种喜欢,喜欢得不忍割舍。反正又不是高考作文,无关前途命运,<span style="font-size: 18px;">至于恰当与否,又有什么利害关系呢?</span>反正,也都是用来写着玩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7月4日】:西 安 温 度</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罗山出发的时候,天上正下着雨。空气中弥漫着一丝凉意,那压根就不像夏日的天气。</p><p class="ql-block"> 今日的西安,最高气温33℃,未来几天,将持续飙升。炎热的夏季到西安,其实并不是明智的选择。但因为琴在西安,因为她的盛情,前年约,去年邀,今年请,于是,我们来了。“四人帮”的我们,瞬间便化身为“五朵金花”。</p><p class="ql-block"> 不论相隔多远,不论分离多久,见面没有一丝违和,这,大概就是同学。聚拢她家,将行李塞满她家的各个房间,横七竖八地躺在她家客厅的沙发上。将门窗关闭得严严实实,扯着嗓子K着不成曲调却有情的歌。</p><p class="ql-block"> 西安的小吃,美味。酒,也醉人。8:08时的西安天空,依然有一种耀眼的光亮,像极了主人的热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7月5日】:华 清 宫 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早6:30出发,晚11:00回家。我们一直待在外面,走着他乡的路,吃着他乡的特色小吃,晒着他乡的烈日,挥洒着一轮又一轮的汗水,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再干。</p><p class="ql-block"> 从早到晚,来来回回,兜兜转转,从华清宫——梦回大秦——兵马俑——再返华清宫,只为白居易笔下的那首《长恨歌》。就想看看实景演出,真实地感受一下骊山脚下华清池畔李隆基与杨贵妃间演绎的缠绵悱恻的爱情。</p><p class="ql-block"> 骊山还在,华清池犹存。只是,那个曾被宠冠六宫的女子,最终也没能逃过情断君王侧玉殒马嵬坡的悲惨命运。曾经的红尘一骑,只为博美人一笑。都虚化为了后来的一段白绫,无奈绝尘……</p><p class="ql-block"> 一曲《长恨歌》,千年大唐韵。是长恨歌,让华清宫 “躺着的历史”站了起来。也许,我们只有声临其境地感受一下《长恨歌》, 华清池的旅行才算完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7月6日】:老 城 墙 上</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踩着台阶,一步一步登上老城墙。透过垛口,放眼远方。有风吹来,就像历史的风烟与尘埃。青石板默默地写着古意,老城墙无声地诉说着沧桑。</p><p class="ql-block"> 有一种庄严,就是活在当下触摸历史的风霜。对潘儿戏谑道,替我拍一张照片吧,里面有老城墙,要让我也染上一丝古意。可我,毕竟不是古人,无论她如何拍,怎么都拍不出心中想要的那种姿势和那刻所想。毕竟,有着三千年厚重历史的西安,见证了一个又一个朝代更迭历史变迁的老城墙,谁又能传达出那种厚重呢?是我,有些不知天高,不懂地厚了。</p><p class="ql-block"> 原本,是计划环绕老城墙骑行,然后走走停停。但我们,终不是勇敢且自信的人。坐在观光车上,对面骑行的人,来来往往。有老人,有孩子,也有异国友人。古城墙,对西安人,对异乡人,对中国人,对外国人,没有差别心,给予了同样的微笑与热情。</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天气,多云。坐在车上看老城墙,远处的亭台楼阁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泛着青烟,随着车子的行进的速度扑面而来。仿若历史的风烟,与你擦肩,然后呼啸而过。</p><p class="ql-block"> 可是,当你放眼望去:四周也是高楼林立,车流涌动。传统与现代,就这样截然分开,却又能有机统一起来。也许,这就是西安。不仅仅是西安,谁又能一直活在过去呢?不论是人,还是朝代,最重要的是要着眼当下和未来。</p><p class="ql-block"> 我们用了整整一上午的时间,待在老城墙上。就那么与老城墙对望,与时光对望,与历史对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7月7日】:华 山 之 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登临华山的路线,因为丁丁儿难以克服的心理恐惧,临时改变。</p><p class="ql-block"> 放弃了西上北下攀越最险北峰的打算,和导游交换了意见,补齐了乘索差价,改成了西上西下的安全路线。毕竟,安全才是大于天。</p><p class="ql-block"> 也许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能,而是内心的自我设限,才有了不敢。也许,人生本就是遗憾的艺术。因为有遗憾,我们才会不断地去追求圆满。</p><p class="ql-block"> 坐在索道上,华山雄浑粗犷、险峻陡峭的画面尽收眼底。四周群山环抱,笔直的山峰直插天际。</p><p class="ql-block"> 华山的山上没有尘土,也少有绿荫,仅在石缝处稀疏的点缀零零星星的小草,一座座直戳戳、光秃秃、白花花、赤裸裸的山峰伫立。山似刀劈,壁如剑削,巍然伫立。</p><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西峰—南峰—东峰—中峰的路线,走走,停停。累了,随地一坐就休息,全然不顾那些平日的规矩和习惯。置身山里,一片树荫,一块石板,会给你的身体和心灵,都着上一种美妙的清凉。</p><p class="ql-block"> 烟雾飘渺,轻轻的包裹着原本铿锵的山峰,让它们多了几分少女的婀娜。人在其中,竟有了一种做个仙人的冲动。远处的青山,隐约可见。想起了金庸,想起了他的《笑傲江湖》,还想起了令狐冲。</p><p class="ql-block"> 可是,江湖飘摇,又有几人能够笑傲?华山论剑处,谁又能做到覆雨翻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7月8日】: 长 安 风</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西安的太阳,比家里升起得要晚,落得也晚。六点,对于西安,还是半晚。</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因为大雁塔而来,但塔身正在修缮,想拍出一张雄伟高大的塔身都不太可能。这种短暂的修葺,大概是为了让它能在历史的长河里自然的风雨中<span style="font-size: 18px;">更长更好地</span>屹立。建筑如此,人也大抵相同。适时地审慎自己,清空自己,缝补内心,才能更好地前行。</p><p class="ql-block"> 渐渐西斜的太阳,投射在玄奘大师的身上,那抹光照,让人莫名地想到了佛光。遥想当年,他西行求法,译经著书,以度苍生。几千年过去 ,很多东西都会老,但有些东西却永不会老。比如玄奘,比如他的渡己渡人。</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大雁塔广场流连,天上的流云和地面的音乐喷泉相互映衬。如果细看,那云就像一匹仰面长嘶用力奋蹄的骏马。一直觉得,云卷云舒宜闲看。但当一朵云以一种奔跑的姿态出现,它在你的内心激起了一丝微澜:生命的意义更多的时候在于前进,而不是停留。那一刻,当我仰天看云,我感觉,我也想飞。</p><p class="ql-block"> 我们就那么慢慢地走着,慢慢地等着。等着天慢慢变黑,等着灯光在大唐不夜城渐次亮起,等着越来越多的人流涌动。天色暗了下来,灯火开始阑珊,各种声音响起。大唐的繁荣气象,在步行街的灯火和烟火中,开始复活了起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7月9日】:吃 在 西 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都说西安是一个为了吃就可以来的地方,此话的确不虚。</p><p class="ql-block"> 西安六天,腰围吃粗了一圈。每天,除了一日三餐,上午茶+下午茶+宵夜,一刻不断。吃,成为了这次出行中的头等大事。五朵金花逛西安,每时每刻每地,浑身上下充溢的都是难以抖落的饱胀感。</p><p class="ql-block"> 琴恨不得将西安所有的小吃,让我们都尝个遍。在外吃罢不打紧,又买回家在家做给我们品尝。</p><p class="ql-block"> 她是那种对所有人好唯独忘记对自己好的女子。每天清晨5:20,她就早早起床,紧张有序地为我们准备美食。照顾起人来,没有人能比她更为细致。当你起床后,你会发现所有人的杯子都已经被她倒满了开水,杯盖敞开。她准备的东西,都是五人份。就是吃个西瓜,也会切成五盘。摆放成一朵花后,她就会喊“小玲儿小玲儿,快来拍下来”。每每那时,哪怕我正在洗漱,也会立马停下,拿起手机跑到餐厅,横拍竖拍左拍右拍,然后发到“五朵金花”群,边吃边品评。她,在以她的方式,成全着我这随拍者的喜欢。我,更是想以我的方式,表达对她天天用心准备美食热情款待我们这些同学的感恩,藉以留住某时某刻某情某境,让它成为一种可以定格下来的永恒。想来人与人之间最好的相处模式,大概就是彼此尊重相互成全,让自己成为自己,让别人成为别人。</p><p class="ql-block"> 她是永远停不下来的人,和她一起,你得用小跑才能跟上她的节奏。她走路,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随时准备起跳的姿态。她喜欢着运动装,穿运动鞋。运动气质,与生俱来。当年,她是短跑健将跳远冠军。</p><p class="ql-block"> 就是这样一个动感十足的人,却能够把家里整理得特别洁净。四人帮们戏谑,我和她有得一拼。但真和她比起来,我算不上讲究的人。她家所有的东西,都是整齐的“一”字型。衣柜里的衣服叠得平平整整,然后从大到小码得整整齐齐,就像一个微缩版的金字塔型。她说,这是习惯。想来也许是,其实一定就是。有些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是一生。</p><p class="ql-block"> 当年,她住204室,我住203室。她当了三年的寝室长,我当了一年的女宿委员。信师对校园卫生宿舍内务的要求,是出名的严。天天组织检查评比,周周总结必须点名批评。那时最难当的“长”,应该就是寝室长,最得罪人的“委员”,好像就是女宿委员。记得每周班会课各个委员总结工作之后,挨骂最多的,就是女宿委员。那时,我是不大爱和别人说闲话的人,和谁都不是特别近,和谁也不是特别远,没帮没派,不惹事,更不生非。做完自己该做的事,就低头做自己喜欢的事。三年级那年,女宿委员被人骂得没人愿意干时,班主任找了我,无论如何让我兼着。那时,我是班里的学习委员。每天她们整理完自己的物品床铺之后,女宿委员都要先到各个住室自查一遍。为了不挨骂,更为了不给班级丢分,对于不合格的内务整理,更多的时候,我都是亲自替她们一一地重新整理,但什么都不说。周会总结,没丢分时,就感谢同学的支持配合;丢分时,就检讨是自己大意马虎了。人,都是讲感情的。时间长了,她们也不好意思老让我背锅,尽可能地做到细致认真,然后就无需你去帮忙或者提醒。<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作为任了三年寝室长的琴,首关是她把关,应该做了更多的具体工作吧?</span>那些年轻时的习惯,就这样慢慢地融入了我们的骨血。就如琴所说,成为了她的个人习惯。想改变,也困难。</p><p class="ql-block"> 记得学生时代的琴,大大的眼睛。一说话,声音又脆又亮,歌声极其甜美,她一笑,笑声会传得很远很远,特别有感染力。因为她的皮肤不是很白,我们都喊她“黑牡丹”。她爱唱,爱跳,爱笑。这多年,为了支持爱人的事业,为了孩子的幸福成长,她牺牲了太多太多。那些无私的付出,足以让我们敬佩和仰止。儿子大学后,她重新拾起多年的爱好。一做,就是极致。她挑战不同风格的歌曲,模仿不同的歌手,声线可盐可甜。她唱得投入深情,我们听得陶醉神往。</p><p class="ql-block"> 愿喜欢调制生活的琴,生活永远如她做出的美食一样多彩,内心可以永远一直简单、干净、不染一丝尘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i>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i> 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i> ——后记</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