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个时辰前的兴之所致,现在桌台上书本笔砚,纸绢颜料已是杂乱一团。随着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若不是嗓子感到有点干噎,是想不到在桌子上某个地方还应该有一杯水的。</p><p class="ql-block"> 几天来一直揣摩着试将一幅落款 “戊寅仲秋”,表现预呈祥瑞、秋色丰溢的画作临摹一下。然时隔多年,手生不论,若许工具材料尚未停当,甚至思绪还是一片空白时,就撮盐于火地开始打起了底稿。</p><p class="ql-block"> 四、五只早该丢弃,业已斑驳褪色的画笔,是初中时用过的,羊毛的笔尖形若笤篱,锋芒几许,兴有笔杆上刻印的“上海油画笔厂”几个字与曾经倾注的涂彩岁月,才得以时疏物远的随存身边。一只废弃多时,充斥着现代生活各个角落的塑制品--白色果盘盒盖子,权且委以调色盒角色,几天下来上面几近着满了各种不同的色调,凹陷处附着龟裂颜料的残留,色泽尽都显得那么老陈混暗,尽管说画作的优劣应该与此不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原画本是一幅工笔画,用水彩颜料临摹,虽说是伯仲之间,但亦有方法上的不同。打出底色后给同学显摆的发了一个,对方以简单的一句甄言回怼了心底那片刻的矫饰,由于是初稿,画面留白较多,远处一看,丰硕的秋景璀璨在一片皑皑白雪之中。无怪乎这分明有点折枝尺幅的蕴意所在,理予浅笑安然。</p><p class="ql-block"> 多日高温,在接下来闲煮浑闷的日子里,或许会在心静时能够随颜增色,眉舒趣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