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16年的《玉子印度街拍》影展,很多人来看展没有拿到相册,答应的给一些朋友的,但是,时过境迁,当时的承若已难实现。近期花了些时间,整理成三集,并对每一张照片做了简单注解,发在美篇里,希望大家能喜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墙画 2015年拍摄于印度加尔各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穿着战袍的我 2012年拍摄于印度德里</p><p class="ql-block"> 印度德里清真寺庙,非教徒进入寺庙,要披上庙里为我们准备的披风和头巾。我披上它,仿佛穿上了战袍。</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前言 </p><p class="ql-block"> 【水·茶·奶茶】</p><p class="ql-block"> 蔡侬</p><p class="ql-block"> 算起来认识玉子已经近十年了,那时她刚学摄影,懵懵懂懂朝气蓬勃,对相机充满好奇和新鲜,就像一杯白水单纯、干净、透明。</p><p class="ql-block"> 玉子好学,投到好多老师门下。外出拍照全付武装叮叮挂挂背着一堆器材。拍的照片渐渐不再单薄,渐渐有了颜色有了思考像一杯茶。</p><p class="ql-block"> 几年间玉子去印度五趟不跟团,单枪匹马。对于一个女子来说,在一个陌生国度,每次都呆足二十来天,仅是胆量已不可小觑。</p><p class="ql-block"> 是什么指引着她?不知道。从一幅幅的照片里看到的不是一个浮光掠影的摄影人行色匆匆的光影记录,而是融入这异国他乡市井生活的犀利目光,是在眼下偌大的摄影群里能够独步的背影。挟异国风尘归来的玉子是一杯奶茶,浓郁、醇厚、芳香逼人!</p><p class="ql-block"> 怎样才算是一个摄影人?这个展览也许是玉子的自我诠释。谢谢玉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铃 2012年拍摄于印度圣城普什卡</p><p class="ql-block"> 圣城普什卡,信徒们进入庙宇时,都要摇响门口的圣铃,我并不明白其中更深的含义,我猜想,一定是种神圣的宗教仪式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学 2015年拍摄于印度菩提迦叶</p><p class="ql-block"> 印度菩提迦叶旁的一个村子的一所私立学校的孩子们,排队上学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洗衣工 2016年拍摄于印度瓦拉纳西</p><p class="ql-block"> 印度的低等种姓的工作,一般都是世袭制的,上辈子做什么工作,家族的孩子们也会世袭做这样的工作。当然,洗衣工是世袭制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洗衣工 2016年拍摄于印度瓦拉纳西</p><p class="ql-block"> 图片中这个不大的少年,已经能和父母一道,承揽洗衣工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晒衣 2016年拍摄于印度瓦拉纳西</p><p class="ql-block"> 恒河边洗衣的主要方式,主要是用木棍敲打和把衣服抡起来用力甩在石头上,极少用洗涤产品。后两年去看到,也有先用大容器把衣服用洗涤产品浸泡过后,再清洗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儿童 2015年摄于印度菩提迦叶</p><p class="ql-block"> 贫民窟中一户有钱人家的孩子。他是印度唯一一个不接受我给的糖果和零钱的孩子。第二年我去他家送这张照片的时候,恰逢他父亲中午下班回家吃饭,从我们聊天中得知,他是一家医院的医生,还聊到了孩子的家庭教育等话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采访 2016年拍摄于印度瓦拉纳西</p><p class="ql-block"> 一个修行的巴巴,接受记者的采访。主持人和巴巴对稿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巴巴的住所 2012年拍摄于圣城普什卡街头</p><p class="ql-block"> 围着街边一颗大树,用一些旧蛇皮袋简单围挡,石块垒起,简单铺就,就是几个巴巴的住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修面 2015年拍摄于印度瓦拉纳西</p><p class="ql-block"> 印度大街上随处可见剃头修面的摊子,一把刀和简易的工具就可摆起摊位来。生意极好,虽然不排队,但是,你见到的所有的摊位都会有活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汉 2015年拍摄于印度菩提迦叶</p><p class="ql-block"> 迎面走来的老汉,刀刻一样的面容,怨忧的眼神,来不及细想,举起相机拍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金庙里的义工 2015年拍摄于印度大金庙</p><p class="ql-block"> 每次去印度大金庙,都会看到这位非常有型的大叔。他每次排在收脏碗碟的队伍之首,负责把脏的碗、盘、勺分开来,面部表情严肃,不苟言笑,酷酷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憩 2015年拍摄于印欧恰古堡</p><p class="ql-block"> 印度一个家庭出来旅游,大包小包一大家子,家里其他成员都进入古堡参观游览,留下一人在门口看行李。忍不住疲劳和瞌睡,用脚看着行李,仰头睡下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风景 2012年拍摄于白城乌代普尔</p><p class="ql-block"> 路过一家铁匠铺,我成了两位工人闲暇的风景,他们成了我照片的主人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修行 2015年拍摄于印度瓦拉纳西</p><p class="ql-block"> 这个巴巴在我拍摄他之后的一个小时没有看到他动一下,那一刻真心佩服他的毅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嗮太阳的男子 2015年拍摄于印度菩提迦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背影 2015年摄于印度普什卡 </p><p class="ql-block"> 圣城普什卡,一个残疾男子,尽管自己穷困潦倒,却拄着双拐,拎着省下的食物去喂鸽子。人间大爱!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庙里的寡妇 2015年拍摄于印度马图拉</p><p class="ql-block"> 在庙宇里唱经的寡妇。每天来庙宇里打卡唱经,能领到六毛钱人民币的收入,还有免费午饭供应。碰的巧的话,会有印度有钱人来庙里施舍,给她们发牙膏、袜子等小的生活用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少年 2015年拍摄于印度占西火车站</p><p class="ql-block"> 火车将要离站,我准备拍车窗里的人,小伙子看我举起相机,跑了进来,伸着舌头,做着鬼脸,成就了这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街头寡妇 2016年摄于印度马图拉街头</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印度寡妇所有的家当,失去丈夫被子女赶出家门的印度妇女,让人心酸。</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鸽子 2015年拍摄于印度瓦拉纳西</p><p class="ql-block"> 印度有广场就有鸽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巴巴 2015年拍摄于印度瓦拉纳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休憩 2015年拍摄于印度德里锡克教庙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祈祷的老汉 2015年拍摄于印度瓦拉纳西</p><p class="ql-block"> 那一年我在那里的五天,每天清晨我都看见他在同一个地方,以同样的姿势,盘腿而坐,双手举过头顶,面朝东方,仿佛在迎接太阳。虽然不能理解老人的真正意义,但是我,却真的被电到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农村妇女 2015年拍摄于印度菩提迦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帅气的巴巴 2015年拍摄于印度瓦拉纳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船东 2015年拍摄于印度斯利那加达尔湖上</p><p class="ql-block"> 每天清晨,我要五点钟起床,跟着船家(船屋主人,我住在船屋里)划着小船,去水上集市拍摄,感受他们的水上集市文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沐浴 2016年拍摄于印度瓦拉纳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制作奶茶的义工(1) 2016年摄于印度锡克教金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制作奶茶的义工(2) 2016年拍摄于印度锡克教金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制作印度饼的义工 (一) 2016年拍摄于印度锡克教金庙</p><p class="ql-block"> 金庙每天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不问国籍、不问种姓、不问宗教,一律免吃免住,让我感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伟大的为民服务的精髓。我每次去都会和他们一起做义工(在饼上刷油、用牛粪洗碗,剥豌豆等)。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制作印度饼的义工 (二) 2016年摄于印度锡克教金庙</p><p class="ql-block"> 金庙每天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不问国籍、不问种姓、不问宗教,一律免吃免住,让我感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伟大的为民服务的精髓。我每次去都会和他们一起做义工(在饼上刷油、用牛粪洗碗,剥豌豆等)。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琴师 2015年拍摄于印度瓦拉纳西</p><p class="ql-block"> 瓦拉纳西的巷子里,隐藏着不少这样的音乐吧,卖乐器、鼓,组织一些简单的音乐演出,教外国人学乐器打鼓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街边读报人 (一) 2016年摄于印度马图拉</p><p class="ql-block"> 印度人真的喜欢读报纸,大街上的居民,小店里的老板等,你随处可见认真读报的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街边读报人 (二) 2016年拍摄于印度瓦拉纳西</p><p class="ql-block"> 印度人真的喜欢读报纸,大街上的居民,小店里的老板等,你随处可见认真读报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街边读报人(三) 2016年摄于印度瓦拉纳西</p><p class="ql-block"> 印度人真的喜欢读报纸,大家上的居民,小店里的老板等,你随处可见认真读报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乞丐 2009年拍摄于印度德里</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去印度,遇见乞丐会施舍,但是自己却脱不开身。那日我和儿子被乞丐缠住,幸亏遇见了出租车,赶紧跳上车逃之夭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恒河烧尸 2015年拍摄于印度恒河 </p><p class="ql-block"> 印度人想方设法都要死在瓦拉纳西,即使没有死在恒河边上,也要想办法把尸体运到恒河边上燃烧,然后把骨灰洒在恒河里,这样就可免轮回之苦,直接升入天堂。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晨雾中散步男子 2016年拍摄于印度瓦拉纳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虔诚 2015年拍摄于印度阿姆利则</p><p class="ql-block"> 大金庙边上还有一个圣池,那日我无意中逛到那里。高音喇叭激情亢奋的战前动员,先是念教规教义,然后宣誓,一声令下,数千教徒冲进抽干的满是污泥的水池底部,没有工具的就用双手抓污泥,放进自家的铁锅,然后顶着铁锅,把污泥运上卡车。还看到很多爸爸一手夹着自家孩子,一手扶着头顶的铁锅,一路小跑,……那场景我一辈子也忘不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巴巴 2015年拍摄于印度马图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坐着骆驼车进沙漠 2012年拍摄于印度普什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蓝色 2016年拍摄于印度瓦拉纳西。</p><p class="ql-block"> 印度人喜欢把自己住的房屋涂成各种颜色,除了金城杰伊瑟尔梅尔、蓝城焦特普尔、粉城斋普尔、白城乌代普尔,这四个城市有特定的颜色,其他都随阿三心情,想怎么涂就怎么涂,想涂什么颜色就涂什么颜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顶上风景 2015年拍摄于印度阿格拉</p><p class="ql-block"> 从我住处往下看,只要我能看到的屋顶,都是这般景象。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顶上风景 2015年拍摄于印度阿格拉</p><p class="ql-block"> 从我住处往下看,只要我能看到的屋顶,都是这般景象。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巷色彩 2016年拍摄于印度瓦拉纳西</p><p class="ql-block"> 印度被马克吐温称赞:上帝在这里打翻了调色盘。印度的房屋是五彩斑斓的,印度的女人是彩色的,印度的一切都是有颜色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少年 2015年拍摄于印度瓦拉纳西</p><p class="ql-block"> 喜欢楼梯的节奏,喜欢突如其来的色彩,喜欢少年的姿态,还喜欢右下角的自行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神牛 2016年摄于印度瓦拉纳西</p><p class="ql-block"> 牛在印度是神的象征,它的生活比很多人的生活还要好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记</p><p class="ql-block"> 一百年前马克·土温在他的长篇小说《赤道圈游记》中写道:印度!看过一回之后,即使是匆匆一瞥,也不愿去和世界其他各地的风光做交换!</p><p class="ql-block"> 2009年的夏天,我第一次踏上了印度,这里的一切的一切让我觉得即新鲜又不可思议!真是见了她一眼我就像中毒一样没有办法从经常的念想中把自己从印度拔出来。尽管身处印度的时候,对那里的肮脏混乱等深恶痛绝,可是还是着魔般的、鬼使神差地去了五次!</p><p class="ql-block"> 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去?什么打动你?对不起我的朋友,说实话我真的说不清道不明。有人说上帝在那里打翻了调色盘,我是去欣赏那斑斓的色彩?!有人说她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是去观瞻上千年的古堡、废墟?!有人说那是众神降临的国度,我是去寻找庇护我的神灵?!那里还有世界级的诗人泰戈尔,我去找寻诗人的伟大灵魂并与之穿越沟通,好像是又好像不是!反正我不可救药地迷上了那里。</p><p class="ql-block"> 每次在那边的一个月里,我用脚步丈量密密麻麻的街巷,像当地人一样坐在恒河边晒晒太阳吹吹风。当然一定要去拜访供着各路神仙的千年古庙,奇怪我怎么也能那么安静舒坦?仿佛我的灵魂也能如此地靠近上帝?</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锡克教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还是印度教的轮回,还有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和耆那教,虔诚的宗教信仰,使得那里的人们肮脏却安逸,贫穷却满足,信仰的力量使得他们的精神十分的富足,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喧闹而和谐的社会!我想把我的复杂的感受传递给我的朋友,无奈我的文字和语言太贫乏,怎么也没能准确地表达出来,好在后面的两次我用相机真实地记录下我眼里的印度。</p><p class="ql-block"> 今天在此展出的“印度街拍”,呈现的是我所看见的部分片断,不波澜壮阔,不美丽惊艳,记录的是状态,平淡却真实。并以此来回复朋友们的各种提问希望能帮到您。</p><p class="ql-block">谢谢!</p><p class="ql-block"> 潘锦钰(玉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谢谢观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撰文 潘锦钰</p><p class="ql-block"> 摄影 潘锦钰</p><p class="ql-block"> 后期 蔡 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