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广仁</p> <p class="ql-block">伊春的夏,满眼都是绿色的海洋。圆顶、尖顶型的建筑物,掩眏其间,恍惚异国他乡。宽畅的马路,即使五点下班晚高峰,也决不会堵车。</p><p class="ql-block">上一回来伊春,那是2015年9月。秋风染红、染黄了山林,伊春河水清洌洌地流淌着。由住地附近的伊春河大桥往下斿,沿河堤修筑的健身步道,平整,宽畅。临河一侧,修筑石坡,隔一段,还有台阶可供游人下到河边。外侧绿草如茵,造型优雅的路灯点缀相伴。沿途水流静静地随着你。大约三公里处,就是冬游站,常年有人在此段游泳。往前几百米,就是兴安桥。由悬索兴安桥过河,兴安寺旁的红松林,给我视觉上的饱餐。笔直的树干,由地面往上十几米,甚至几十米,竞无枝桠,浑圆的身材,好似上下也极匀称,只在临近树顶,才慢悠悠伸出些枝杈,也并不像美人松那样细腻柔软,就简单地做个动作,好似模特登场,走到尽头,摆个POSE。</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哲回来再走一里地,有座灯塔,想必是过去运木料的交通红绿灯吧。灯塔附近,有一座漂亮的雕塑,一个俄罗斯美女,左手抱罐,右手持瓢,裸女洗浴。水罐里不停地哗哗流注。下游不远,又一座石桥,连接着河心岛休闲山庄。大门紧闭,不得入。长长的缓坡由河床延伸上河堤。</p> <p class="ql-block">这一段约二公里,出现了一组雕塑群,依次摆开,造型呈现出儿时的欢乐游戏场景:跳皮筋,弹溜溜,扣泥碗,甩纸牌,踢健子,抓拐籽,跳人马,打弹弓,结绳,勾网,滚铁圈,滑冰车,撞拐,捉迷藏,老鹰抓小鸡,掰手腕,打老牛……这些个儿童人物,形象生动,个个欢喜,勾起记忆中的穷苦却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河堤上的这组以孩童游戏为主题的雕塑,让人看后都会有亲近感,回想起那些玩伴儿。那时候的孩子们没有什么像样子玩具,可那些自制的土玩具和游戏常常使大家乐此不疲,虽然我们两鬓渐白,但至今回想起来,还是那么津津乐道。感谢这组城市雕塑的设计者,让我们重新拾起童年珍贵的回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培训中间有半天,上大菁山风电场学习。车行三个半小时,沿途翠绿入帘,有人醉氧,我却醉了眼。久居西北,大漠黄沙,是主色调,一下子融入这绿色的海洋,被淹没,一时不知所措呢。询问风场值班人员,他们8个人,两班倒看19台风机,上14天,歇7天。想必也是枯燥的。好在这群年青人,热爱生活,也好学乐业,丹麦维斯塔斯风机质量也是杠杠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往下就是安华桥,健身广场上,唱歌的,跳舞的,舞彩带的,摆地摊哟喝叫卖的,整个一个欢乐大集会。这比上次来时,感觉热闹红火多了。我问了当地人,都说是疫情把离乡打工的人们又揽了回来,我看也是,也不是。毕竟,故土难舍,林都氧吧,旅游城市,吸引了全国各地追求健康的游客,也促进了服务业的蓬勃发展。伊春的百姓,朴实中,融合了温和悠闲的安适文化基因,还有体育之乡的乡魂乡俗吧。红松体育馆和林都体育场就在住地跟前。每天走过,都会看到滑滑轮的,练田径的,都有教练指导训练,让人们也期待着国人强身健体,参与全民健身运动越来越普及。</p> <p class="ql-block">昨天下午下课早,楼下超市小老板看我们喜欢工艺品,自告奋勇,开车拉我们去美江木艺厂参观。大开了眼界。老板王美江是福建人,把南方石雕技术,引进东北木雕业,北沉香是主材料,题材丰富,精品不少。有同伴买了宝瓶葫芦和平安果,木质油润,光照半透明,松香宜人。我选了一快原木料,巴掌大小,只为顽石般的纹路和造型,还有松香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毕,好心的超市小老板执意送我们去晚餐餐馆,真是一个好导游。五人吃了四个菜,大盘足量,才二百元。</p><p class="ql-block">感谢伊春,保留了绿水青山,也保留了纯朴民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