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0, 0, 0);">作为一位中国画家来说,笔墨不仅是一种绘画技巧,还是画家个人品格、修养素质、审美情趣诸方面的外在表现,是一种心手相应的感觉、领悟与把握。一个能真正驾驭笔墨的优秀画家,不应局限于像古人那样自足于笔情墨韵的把玩,还需要通过笔墨的节奏、力度、韵律等,充分体现现代人的精神气质与丰富的思想。</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0, 0, 0);">方圆先生的山水画,一种对自然和山水永恒的冲动,深深地感染着我。他曾激动地对我说过:“每当投身入大自然,我的生命立刻感到充实。大自然以它瞬息万变的气象,千姿百态的景观,启我心灵,发我情思,拓我胸襟,开我眼界。”他依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古训,步履高原之巅,涉足大河源头,陶养胸中浩然之气。方圆在向往山水精神之旅中,那烟云雾霭,重山叠水都是他对宇宙自然的认识和人生情怀的表述,是他心灵远游的载体。这种思考和追求,可以理解为是他创作的精神主导,并通过笔墨语言表现出来的是画面上那永恒的苍茫和梦幻般的旷远。“在清澈回旋的河川面前,我听到了智者之灵的教诲。于是我就把这些印象记录下来,便成就了这些意境不同,表现手法各异的画作。”</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0, 0, 0);"><span class="ql-cursor"></span>山水画创作已成为方圆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需要沟通,基于此,画家方圆以自己的水墨语言引起人们的遐想沉思与精神共鸣。经验告诉我们,空间是无限的,而可以付诸感官的对象却是有限的。因此,方圆认为虽然可以用流动的方法观察感受空间对象,但难免表面化,只有经过形而上层面的探求总结,才能使形而下的形态向永恒的“大美”转化。事实上也只有这种产生于黑白之间,虚实之间,物我之间的永恒运动才是真实的时空,这种时空上的大美才是永恒的。精神与物质统一的天地之大美地获得,靠的是心灵对天地万物的静观,而静观悟道的审美方式又反过来作用于心灵。方圆先生对这一意境的抵达,靠的不是什么潜意识的搜掘,也不是对他人成法的沿袭,它,来自于大自然的启示。从这一意义上讲,大自然也是所有艺术家最慈厚的导师。它将自己的一切毫不保留地显示给每一个走近它的人,然后要求艺术家用最准确、最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出来。</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0, 0, 0);">方圆先生的山水画,深得近代山水画大师黄宾虹先生精神之三味,黄宾虹的精神首先是贴近自然,他毕生走遍大江南北,因此发出“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秀”之感慨。方圆的笔墨也在转益多师之后具有了自己的风格,他不仅得黄宾虹、黄秋园、陈子庄等山水画大师的“浑厚华滋”之意,而且更显雄浑恣肆之韵味。</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0, 0, 0);">且看他的作品,有时采用顶天立地的满构图,饱满丰富,富于张力,而且节奏明快,松紧适宜,水墨对比强烈,富于笔情墨趣。大山深处,白云绕眼,秋林摇曳,时隐时现,似闻一派天簌之声,准确地刻画了山水的季节特点。有时画面采用高远法全景式构图,开合有致,主峰实兀独立,辅以群山环抱之势,深具北宋山水的遗韵。勾勒以中锋用线为主,皴擦粗犷而浑然一体。</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0, 0, 0);">方圆先生的画之所以出色并引起画界的关注,这得力于他的书法功底。有40多年书法功底的他临摹不缀,时临时新,积功既深,用力弥笃。他从魏碑、墓志铭入手,融颜真卿、米芾、王铎的行草于一炉,从中领悟书法的疏密、聚散、轻重、开合大小、虚实等等。正是基于他书法在笔线、结字和通篇章法上的独特性,他的画也是以书法笔意写出。也正是基于对上述诸家的整合,使他的创作在不断丰厚的同时,实现了从激扬到沉潜的升华。由此我联想到明清之际的几位大书家王铎、倪元璐,傅山,他们固然以书名世,但其所作山水,实在不俗,意境之远,格调之高,较之当时的画坛名手竟不遑多让。作为现代山水画的一代宗师,黄宾虹和陆俨少的书法也是让当今一些号称书法大师者汗颜无地的。</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0, 0, 0);">方圆先生直从书法演画法的山水画作品,皴处线条繁复,不皴处即天片空白,金石味颇足,缓而涩,结而屈,似写似擦而出,墨的浓淡不是靠水来调节,而是靠线速运使,竟显书法的起、承、转、合之美,虽干裂而不枯索,润泽苍郁,风神凛然,达到“以书入画”的笔线效果。</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0, 0, 0);">“艺术的每一座山头都有一位大师把握着,要想争得一席之地,毕竟不是太容易的事。”这是方圆先生在画上的一句心得,好在他正勤勤恳恳地努力、思考,在传统与造化、古典与现代之间,努力寻找自己的样式。他正奋力地在攀登艺术巅峰,我们从那大山大河中,似听到远山的呼唤。</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