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折断的小黄花 <p class="ql-block"> 户外活动,逸博发现一支折断的小黄花,于是将花茎埋在土里,期望看到小黄花在园子里继续生长。并在花的旁边放了一块小石头当做指示牌,用来提醒小朋友不要踩到它,他的行为引来同伴的关注……</p> <p class="ql-block"> 回到班级,我和孩子们就逸博的发现和行为展开讨论,孩子们更大的关注点在石头指示牌上……</p> <p class="ql-block">千雅:指示牌太小,小朋友根本看不见;</p><p class="ql-block">闫妍:我感觉可以做大一点,这样就容易被发现了;</p><p class="ql-block">诗涵:可以找一块大一点的石头,在上面写上保护小花;</p><p class="ql-block">一莀:我们可以用的材料有很多啊,纸壳、木板、卡纸……</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一系列讨论,孩子们决定从以下三方面开始着手准备</p><p class="ql-block">1.做什么形状的指示牌</p><p class="ql-block">2.指示牌用什么材料</p><p class="ql-block">3.做的过程需要用到哪些工具和材料</p><p class="ql-block">4.编写指示标语</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尝试</p><p class="ql-block">孩子们在区域里选取了酸奶纸、卡纸、图画纸、纸壳等材料制作。</p> 指示牌不见了 <p class="ql-block"> 一场沙尘暴过后,孩子们发现前几天做的的指示牌不见了,于是我和孩子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讨论:</p><p class="ql-block">指示牌哪里去了?</p><p class="ql-block">浩宇:被风吹走了吧!</p><p class="ql-block">庆航:被其他班级的小朋友拿走了</p><p class="ql-block">于储:被小蚂蚁当做食物搬走了。</p><p class="ql-block">一莀:我们重新做一个吧!</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经过讨论,我在区域里又投放了一些新材料,等待幼儿发现和使用。</p><p class="ql-block">第二次尝试:更换材料</p><p class="ql-block">浩宇:我们应该做一个重的,这样风就吹不走了!</p><p class="ql-block">欣淼:还可以做的大一点,越大的东西越重。</p><p class="ql-block">銘泽:用木板吧,风吹不走,下雨也不会变形</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第三次尝试:</p><p class="ql-block">指示牌放哪里?</p><p class="ql-block">对于这个问题,孩子们有自己的观点</p><p class="ql-block">给小蚂蚁做的指示牌,应该放在蚂蚁窝旁边,如果是给小鸟做的,应该挂在树下,如果是给大树做的,就应该贴在树干上……</p><p class="ql-block">讨论后,孩子们将自己的想法付出行动。</p><p class="ql-block">有的直接将指示牌的一部分埋在土壤里;</p><p class="ql-block">有的用葵花秸秆,雪糕棍等给指示牌做了支架;</p><p class="ql-block">有的将指示牌粘贴在树干上;</p><p class="ql-block">还有的用毛根做了挂件,挂在树枝上……</p> 双面指示牌 <p class="ql-block">第四次尝试:双面指示牌</p><p class="ql-block"> 过了几天,孩子们一起查看他们的指示牌是否还在原地时,有的小朋友发现指示牌画面对着墙,还要绕过一棵树,转一圈才能看到指示牌内容,这样太不方便了。于是闫妍提议做双面指示牌,这样,小朋友在哪一面都可以看到提示内容,而且看起来会很漂亮,孩子们大多感觉这是个不错的提议,于是也开始尝试做双面的指示牌。</p> 多功能指示牌 <p class="ql-block"> 起初,孩子们做指示牌,是单纯的为了提醒小朋友们保护小花,经过多次计划,讨论,实施行动,孩子们由一开始只给小花做转变成给小树,小鸟,草地,滑梯,台阶,树屋……各处都做了相应的指示牌……</p><p class="ql-block">指示牌的提示也不单单是保护,还多了一份友好的提醒</p><p class="ql-block">如:我给小花浇浇水</p><p class="ql-block">喝水请排队</p><p class="ql-block">不要摘树叶</p><p class="ql-block">小心,这棵树有刺……</p><p class="ql-block">对于指示牌怎样摆放,悬挂,安插,孩子们也付出了很多努力,如使用什么材料可以防风沙,防雨水,指示牌站不住怎么办,了很多材料,克服一个又一个难题,想怎样让指示牌看起来醒目,美观,结实,耐用……</p> 指示牌时装秀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在制作指示牌的时候,对于形状也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p><p class="ql-block">给花做指示牌就可以设计一个花的形状的,</p><p class="ql-block">给水渠做指示牌,可以做一个小鱼形状的,</p><p class="ql-block">给大树做指示牌,可以设计一棵树的形状</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宇鑫:我们可以在指示牌上图上好看的颜色;</p><p class="ql-block">妞妞:我们可以在区域里选一些喜欢的东西粘在上面,用来做装饰;</p><p class="ql-block">周杨:漂亮的指示牌才会吸引小朋友…………</p> <p class="ql-block">活动分析与思考:</p><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是幼儿在户外玩耍过程中的一个偶发活动,这正凸显了本次活动的自由、自主、自愿的原则,一个孩子小小的行为能够引发其他幼儿的关注,这体现了这次活动的社会性和趣味性,因为有趣,幼儿愿意讨论,参与,并付出实际行动。因为有共性,幼儿愿意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克服遇到的一系列困难,最终从单一的保护小花的活动拓展为为幼儿园的各处场景、植物,小昆虫等设计指示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儿童的认知来源于与环境的互动和对环境的自发性,幼儿的发现源于幼儿的无意注意,但活动开始是幼儿有意注意的行为。</span></p><p class="ql-block"> 指示牌在幼儿周围环境随处可见,特别是带有绘画表征或者文字提示的指示牌,<span style="font-size: 18px;">对于大班幼儿,无论是认知水平,还是对事物的理解程度,亦或是对象形符号,各种表征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和认知,所以,当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或环境充满好奇时,就会将自己已有知识或经历和自身生活自然而然的产生联系,这也就是幼儿游戏带有生活化色彩的表现。</span></p><p class="ql-block"> 整个活动的开展是幼儿不断产生新问题,又不断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幼儿由一开始发现指示牌太小,决定做一个大的指示牌——指示牌不翼而飞——做一个防雨防风,不易丢失的指示牌——双面指示牌,这个过程幼儿通过多次讨论,不断的寻找各种材质的材料,重新计划、设计、制作等,并在这个过程中考虑到美观,醒目等问题。幼儿呈现出的无限能量,作为老师,不由的感叹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品质。</p><p class="ql-block"> 当然,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也将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很好地理解。如:指示牌不见了,可能被风吹走了,所以要做一个重一点的指示牌;水渠旁边可以设计一个小鱼造型的指示牌,因为小鱼生活在水里等等。这些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学前儿童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在幼儿的思维空间,即使是无生命的物体或动植物都跟人一样,是有意识、有情感、有思想的,</span>所以,当我们在开展有效的活动时,既要考虑幼儿的发展特点,也要考虑幼儿的经验水平,还要考虑幼儿的意识和情感,不应以成人的认知和思维阻碍幼儿的行为,儿童的成长需要成人的正确支持和引导,但这并不和儿童自己有强烈的求知欲与探究欲相冲突,儿童属于独立的个体,所以,活动中幼儿需要反复探索,不断的积累和总结经验,不断的发现各种问题,不断的提出新的解决办法。</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一直有一个想法——在幼儿园门口做一个大大的指向标指示牌,孩子们在计划的过程中甚至已经讨论好了要用什么做支架,用什么做指示牌,每个孩子自己担任什么角色,负责什么工作,都已有了初步的打算,但由于后期各种活动的冲突,以至于孩子们的这个计划落空,作为老师,倍感惋惜,虽然孩子们毕业了,没有机会再实施这个计划,但孩子们的这个愿望,我会带领下一届孩子们一起完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