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继2019年与执古两人从江西门上防火界穿越到赤水仙后,今年又在善和的精心规划下,从江西上堡方向以走一条成熟的路线“重上井冈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5月1日,劳动节假期的第一天,艳阳普照;善和、爱桃和我一行三人自桂东县城驱车经东洛乡过江西门坳口;90公里后,到了江西省崇义县上堡镇的赤水村上山路口停车场里。</p> <p class="ql-block"> 登山伊始,就走上了一段茂林修竹掩映下的山间曲径水泥小路,一公里左右后到了遮阳蔽日而又静谧的蜿蜒小径上,顿感山里山外的不同天地:<span style="font-size: 18px;">山里阴沉逼仄,山</span>外丽日晴空。</p> <p class="ql-block"> 往上走,路途上时不时可遇到一段“包浆”已久,人工开凿的石阶路;踩上去很容易打滑,一不小心就有摔倒的可能,走这种路段真不可大意!大家只能一步一脚印的缓慢向上登。</p> <p class="ql-block"> 又二公里,到了山腰上一块平坦的三角草坪上,这里有一岔路口,往左一条茅窝草隙的的小路便是去桂东东洛乡的小水村,而直走是上赤水仙的“阳关大道”,此时再往右透过树林间隙看过去,隐隐可窥到上堡方向的山峦远景了。</p> <p class="ql-block"> 一公里后,到了足迹依稀的山麓坳口的山脊上,看着左边那高耸入云的“石笋”状无名山峰和右边那惟妙惟肖像“人猿泰山”似的赤水仙山峰,是那样的熟悉,很是激动!</p> <p class="ql-block"> 虽然在烈日带点闷热的山林中,翻山越岭特别费力的登爬上来;但此刻我喜欢通过自己的毅力和不畏惧感获得的大汗淋漓的痛快,因为 “人生就是与困顿周旋”的感触!</p> <p class="ql-block"> 记得二年前“双人”山脊穿越赤水仙的壮举,既是跳石蹬又是攀峭壁,恐高的我,双腿不听使唤地发抖,当时是那样的无助和绝望,但咬紧牙关还是完成了穿越的首秀,那惊心动魄的经历,使我回来后做了一场噩梦,失足跌入了无底深渊,那梦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挥之不去呀;想来这次是多么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 登上眼前就几步之遥的赤水仙山峰,又是经过了悬崖峭壁上的几十级石阶后,方到较为平缓的山脊上。</p> 突然前方一棵绽放在岩缝上艳红的杜鹃花,我随即拿起相机对着它咔嚓、咔嚓......的就是一阵乱拍,那明媚和鲜活的花姿迷得我久久不愿离开。 <p class="ql-block"> “辉哥,快跟上来”,走在前面的同伴又在打喊了,此时我又落在了队伍的后面,善和戏谑我是“好色之徒”,错!应是“好摄之徒”也,哈哈。</p> <p class="ql-block"> 沿着山顶上风化裸露的石路一里左右后,往右绕过去,看到了山窝里几间还有形蒙的石屋已是断壁残垣,屋堂上杂草丛生。</p> <p class="ql-block"> 朝石阶小路下去,距离房屋不足5米的路旁,是一口永不干涸的高山神奇水井,我伸手一“瓢勺”上来咕噜咕噜的喝下了肚子,那份清凉,那种甘甜爽口,真舒身爽心啊!</p> <p class="ql-block"> 走进房屋,随处都是垮塌的屋檐,满地的瓦砾碎片和石砖零乱不堪,一股凄凉感油然而生;突然在一间前屋里的一堵墙壁上,靠着一块写有“华仙峰寺”的石碑,是为这里的正名了,但桂东人俗称它为“赤水仙场”。 </p> <p class="ql-block"> 据说从前这里藏过匪,解放前夕也曾是湘赣边区游击队的活动据点。如今,物换星移几度秋,历尽沧桑的它,无言的记录着这里的善与恶、荣与辱的变迁。 </p> <p class="ql-block"> 从山窝寺庙里过来,望着前方的高峰,此时几个人的精神又振奋起来了, 最后一段路程的冲刺大家用尽洪荒之力不一会儿就登上了最顶端,其立有“华仙峰”石碑为证,海拔1741米。</p> <p class="ql-block"> 站在高山之巅,无遮无挡,360度转体一尽览,齐云山、仙缘桥、氾水山......湘赣名山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大美赤水仙,风吹身上,衣袂飘飘,环顾近前,石崖耸峙,眺望远山奇峰突兀,连绵不绝。</p><p class="ql-block"> 我挥舞着双手,向着大山呼唤,情不自禁的大叹一声,江山如此多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