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的阳光的美篇

指尖的阳光

<p class="ql-block">三佳居民区总支部委员会,组织党员踏上了一次红色之旅,前往嘉兴南湖参观革命纪念馆,学习践行党的革命精神,重温党的光辉历程,追溯红色记忆,感悟红船精神。</p> <p class="ql-block">一把锤头,一把镰刀,我们总能轻易说出党徽的模样,可其中的意义,我们同样需要铭记!</p> <p class="ql-block">刚步入到纪念馆场地外,大家就被这外观庄重大气,气势恢宏的纪念馆所吸引,并以纪念馆为背景,大家集体留下了珍贵的照片。拾阶而上,纪念馆圆形序厅里,一艘红船浮雕栩栩如生,顶部硕大的镰刀锤头图案在灯光的照耀下,更加鲜艳夺目。大家分别沿着“开天辟地”“探索救亡图存道路”“中国共产党成立”等专题仔细展览,他们时而驻足观看,里面窃窃私语,言语间透露出对先人们的敬佩和为了理想而不惜牺牲的战斗意志。一幅幅丰富的实物、图片、雕塑和光电设备,详实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以来的历史全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进革命纪念馆,大家都怀揣着一颗激动的心认真观看了中国共产党建立、发展的珍贵资料和历史文物,充分感受了党的光辉历程。从步入纪念馆的那一刻起,眼前呈现了党的百年发展历程的生动历史画卷。</p> <p class="ql-block">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举行,会议的主要议程是成立中国共产党。展墙上的浮雕用鲜明的形象展示出来自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代表13人,代表全国53名党员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当时共产国际的两名代表荷兰人马林和俄国人尼柯尔斯基也参加了大会。在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党纲和决议,选举了中央局,并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在这一天正式的成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位于上海市兴业路76号的中共一大会址。进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共一大代表群像浮雕,真实地反映了参加会议的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等13名中共党员代表,还有包惠僧及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15个人的面容。大厅中庄严肃穆。这些人当中最年长的何叔衡45岁,最年轻的刘仁静只有19岁。15位与会者的平均年龄28岁,正巧是毛泽东当时的年龄。也正是这十几位朝气蓬勃的有志青年,在这一天建立了可以说改变整个中国面貌的共产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5名中共党员代表及共产国际代表群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南湖边,一艘根据与会者回忆由原型实物仿制的红船静静的停靠在岸边,仿佛在无声的讲述着那段风雨如磬的岁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大家在参观之余,纷纷驻足瞻仰,在红船前拿着党旗合影留念,记住这历史性的时刻,纷纷表示要以实际行动把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为核心的“红船精神”留在心间。</span></p> <p class="ql-block">南湖逆浪荡红船,风雨兼程近百年。</p><p class="ql-block">伟绩丰功心永记,复兴圆梦颂锤镰</p> <p class="ql-block">一天的红色之旅虽然短暂,但大家收获良多。无论是在一大会址还是在南湖红船上,大家在瞻仰中忘记了时间,不时地驻足观看,凝神思索,或用手机拍摄下一张张珍贵的图片,带回家细细思索,并在瞻仰中深受教育和鼓舞,大家能够亲身到党的梦起航的地方看一看,追寻着我们入党的誓言和最初的梦想,感到无比的光荣。同时也深感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在感到无比自豪的同时,也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任重道远。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借鉴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脚踏实地,踏实工作,就一定能够践行使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p> <p class="ql-block">  “探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之旅,三佳居党总支全体党员重温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更让党员学习到了先辈们为了党和人民不畏艰险无畏生死的优良精神。 在今后的社会实践里,党员们定会将党的宗旨时刻牢记在心,展示于行。 以人民为首位,时刻谨记“ 为人民服务 ”,以更饱满的精神、更严谨的态度迎接党的百年华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