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

绿色田野·费佑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崇拜人民英雄,敬仰人民英雄。我到过家乡及各地的一些烈士陵园,去纪念那些为了国家民族而捐躯的烈士,祭奠那些牺牲在祖国各地的英灵。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但今天我要告诉你的是令我最强烈心灵震撼的一处地方~韩家哨烈士“陵园”。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你肯定会说,我没听说过这个地方呀!在哪?是的,这座烈士“陵园”以前鲜为人知,与其说是一座烈士陵园,其实就是一片烈士墓茔。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烈士墓茔坐落在我的家乡、滦州市榛子镇东南六里、远离滦水依依的滦州城一个偏远角落,东依跌宕起伏的九隆山麓;南傍风景秀丽的陡电储水池;西可远眺陡水长流;北可俯瞰整个韩家哨的村庄和土地~烈士们曾经浴血战斗的地方。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里没有高大雄伟的纪念碑,更没有苍松翠柏、绿茵花草簇拥的纪念堂。我明明知道这里和全国各地庄严肃穆、四季松柏掩映的烈士陵园无法相比。但我还要说,这座烈士陵园在我心里独具光彩,令我心灵深处震撼;这是使我痛彻心扉的地方;是我心目中的圣地。我每年必去瞻仰祭奠……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伫立在烈士墓前,除了油然而生的敬仰外,更有深深地沉思与内心的触动~每每想起这个烈士陵园的营造者和守护者韩家哨村王学敏老人,都会令我肃然起敬!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年逾古稀的王学敏老人花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耗尽了一辈子的精力和心血,把1941年牺牲在本村的八路军冀东游击大队战士及本村不同时期牺牲的烈士集结、迁葬在一起,而营建了这座烈士陵园。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里埋葬着52名烈士的遗骨。从这里我仿佛看到了抗战时韩家哨的战火硝烟,看到了端着刺刀、奋不顾身、英勇扑向敌人的战士,看到了他们在扣动扳机,把愤怒的子弹泄向敌人,把冒着滋滋青烟的手榴弹抛向敌人。站在这里使我仿佛置身于炮火硝烟的战斗中,给我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感。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曾经,战火纷飞,人如蝼蚁般脆弱不堪。那些视死如归,英勇杀敌的战士,抱着哪里黄土不埋人的决心,把一腔热血洒在了韩家哨,默默无闻地长眠于异乡这块土地上。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王学敏老人~一个普通的再不能普通了的农民,看上去老实巴交、纯朴、谦和。从他脸上纵横的皱纹和善良的眼神看,旧日的贫苦劳累曾经压弯他的腰。他出生在那儿,从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走来。他用了几乎一辈子生命的光阴一直守护着这些烈士的忠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不知道他的英雄情结缘何如此执着。我只知道尚不谙世的王学敏就曾经历了那次残酷的战斗:1941年初夏,在那艰苦卓绝的抗战相持阶段,这里的一场血与火的洗礼~韩家哨“5·14”战斗。经常在韩家哨一带活动的八路军冀东游击大队三支队遭到数十倍于己敌人的包围。为了掩护群众转移,在队长李臣带领下与敌人殊死搏斗,最后42名战士只有18名突围出去。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王学敏和部分乡亲逃出村子躲在南山果园,回来后他亲眼目睹了倒在血泊中的战士。他们有的被炮弹炸的血肉模糊,手里仍然拿着手榴弹欲投向敌人;有的手握钢枪,仍旧保持着战斗的姿态……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迹,是他历久弥新的记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些倒下的英雄,他们的英灵每时每刻都在撩动着他的心,一直是他心里深深的痛。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当年,他们为了我们牺牲。现在我们应该为他们做一点什么呢?”他心里每时每刻都在想着烈士,装着烈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不知道当年他心里是怎么想的。我只知道当时韩家哨村北就是日本鬼子的封锁线;村北不足二里就是日本鬼子炮楼。一个年仅十岁的孩子,在那个血与火的环境里,就曾经大胆地在凶残敌人的眼皮底下,随父亲和乡亲们一起亲手将牺牲的八路军战士遗体安葬在陡河桥北沙坨等处。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从那时起,在他幼小的心灵里记住了每个牺牲在这里战士的音容笑貌,记住了他们的名字和籍贯,记住了他们什么时候、哪次战斗、在哪里牺牲、埋在哪里。52名烈士是如何牺牲的,他都了如指掌。以后43年来,他更没有停止过寻找烈士事迹的详细资料。老人脑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档案库……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于是就有了今天的这座烈士陵园。这里每个墓茔前都方方正正矗立着一个汉白玉墓碑;每一块墓碑都见证着那段历史;每块墓碑背后都有一位年轻英雄。李臣、高兴、王世昌……碑前镌刻着醒目的烈士的姓名、籍贯、牺牲时间和地点……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不知道他如此执着守候烈士英灵的初衷是什么。我只知道除了刻骨铭心的韩家哨“5·14”战斗经历外,他又曾讲过这样一件事:1965年春,唐山市古冶区一位老人来韩家哨寻找自己儿子的遗骨。他带着老人来到安葬烈士桥北沙坨一处地方。根据老人的描述特征,他准确无误地帮这个老人认领了自己的儿子~烈士高兴。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从那时起,他萌生一个念头:把散葬的烈士聚集在一起,为烈士建陵园,立墓碑。这样烈士的英名既能永世长存,亲属寻找起来也方便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有时烈士的亲人只知道他们在外牺牲了,却不知道他们牺牲在哪里。烈士也有父母,有亲人的啊!他们是受人敬仰的英雄,也是父母的心头肉,是儿孙的爸爸、爷爷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不知道他是怎样完成了这样一项“宏伟”而又“艰巨”的工程的。我只知道他是那样的执着。他从来没有想过放弃。他所付出的那份坚持让每一个人敬佩。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为了获得完整无误烈士的资料,他找来几个人,一块儿查阅资料、调查走访,考证“5·14”牺牲在本村的烈士姓名、籍贯。如果打听到哪里还有冀东游击大队的人,不管多远,他们都去了解情况,先后与60多人座谈,对于籍贯在当地的烈士,则逐户调查,落实他们的情况。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以后他又两迁烈士墓。一开始考虑烈士散葬不利于祭奠,早在2006年秋,他在村里的支持下,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将烈士集结、迁葬到了自家的一块环镜幽静的河滩地,又精心制作了52块墓碑。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让他始料未及的是,陡河雨季若发水时,烈士墓将面临被淹的危险。这让他心里很不踏实。于是他又用自己的一块承包地,换了山上一大块荒地。他每天除草、铲石头、平整,开辟出了一块新墓地,在村里的支持下和村民们一起将烈士们重新迁葬到这里,并在陡河水库资助下,又重新树立了52座汉白玉墓碑,还向政府申请树立了三块烈士陵园标志的汉白玉大墓碑。青龙山林场无偿支援了52棵柏树苗他整齐地栽在了烈士墓两旁。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43年来,王学敏老人的烈士情结始终未断。他说:“只要我不死,我就看着他们,我就是这帮人的守护人”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不管严寒酷暑、风吹日晒他都要去烈士墓地除草、浇树、整理,没事也要转一圈,有时一天就去三四次。“从我家到墓地走小路是1080步,走大路是1360步”。从自己家里到墓地这两条道,他不知“丈量”了多少遍,都踩“烂”了。每到清明、春节他都准时去祭奠烈士们。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感动我们啊!老人好样的,他的付出值了。之后,每年清明或春节这座烈士陵园里都蹁跹着许多鲜花和红领巾。从各地来这里祭奠烈士的亲人、群众和团体络绎不绝。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他的初衷实现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作者简介</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