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五夫镇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崇安县)东南部,自然环境幽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人烟稠密。</b></p><p class="ql-block"><b> 五夫古镇自古就有"邹鲁渊源"之称,是理学宗师朱熹的故乡,朱子理学的形成地,朱熹在五夫从师就学长达40余年。是重要历史文化名镇,历代名人辈出,境内遗址遗迹丰富,是武夷山武夷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 部分,系国家历史文化名镇。</b></p> <p class="ql-block"><b>万亩莲池,又称“莲花之乡”。</b></p> <p class="ql-block"><b> 兴贤书院位于兴贤古街,建于南宋孝宗年间(1163-1189年),是为纪念理学先贤胡宪而构筑,朱熹学有所成后,曾在该书院讲学授徒。之所以名为“兴贤”,民间传说有兴贤育秀,继往开来之意。书院门牌高耸,构筑精巧,造型古朴,全部建筑共分三进,前进为正堂,分下廊与上厅,下廊设有两厢房,二进为书院,分左右两院,正进为文昌阁。</b></p> <p class="ql-block"><b>兴贤古街</b></p> <p class="ql-block"><b> 刘氏家祠始建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初建时祠址在府前村,与屏山书院并列。元初毁于兵燹。清光绪六年移建现址。朱熹曾为刘宅写了两幅褒颂功德的对联,祠门上方嵌刻“宋儒”、“刘氏家祠”石雕,门楼砖雕艺术精湛,古风犹存。</b></p> <p class="ql-block"><b> 兴贤古街早在中晚唐时即具雏形。到了宋代开始兴旺,在南宋后期,达到鼎盛时期。当时店铺商肆密布,名人学者云集。古街由6个街坊组成,全长1000余米。街中牌坊林立,石坊门上镌刻着多位历史名人手书的横额。</b></p> <p class="ql-block"><b> 下梅村名字中的“梅”字取自村口一条叫做梅溪的小河,山环水抱便是“梅溪下游的村落”了。</b></p> <p class="ql-block"><b> 下梅古民居,是福建省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组成部分,下梅古村位于武夷山市区东南十二公里处,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明清风格的古民居集砖雕、石雕、木雕艺术为一体,外观古朴,乡土气息浓郁,形成别具特色的建筑群,900多米的人工运河穿村而过,沿河两河建有凉亭阑杆美人靠,古街、古井、古码头、古建筑、古民居、古集市、加上古风淳朴的民情风俗,造就了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b></p> <p class="ql-block"><b>下梅:一座埋没在武夷山(崇安县)深处的小山村,一座有着江南风情的小山村,一座为了茶存在的小山村。若你对小桥流水、老屋青瓦的古镇情有独钟,若你急需一方寰宇,以沉淀心境整顿心情,那么,下梅古镇必然是你不成错过的当地。</b></p> <p class="ql-block"><b> 种茶,卖茶,品茶成了这里的生涯。就这么走在青石板的小道上,抚摩着明末的砖雕,看着清初的木雕,一路嗅着前史的滋味,渐渐的行走着,感触这生命的沉着。</b></p> <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清代康熙年间,下梅村的望族邹氏带领村民开辟了一条以下梅村为起点,最终到达俄罗斯恰克图的万里茶道。随着晋商万里而来,求茶购茗。下梅渐渐声名鹊起,成为享誉东南的茶市。日日三百余条竹筏入村,两岸上千家茶店开张迎客,南来北往的万千茶商购货交友。钟鸣鼎食之盛、市列珠玑之光、门盈罗绮之富,堪称“小苏州”。</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