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课标》是指导教师执教的重要依据,学好《课标》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学习是一个常学常新的过程,常读《课标》能够帮助我们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暑假,我重新翻阅了《数学课程标准》,通过自主学习,结合工作经验,理论联系实际,我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一、数学教学的核心是经历抽象</p><p class="ql-block"> 《课标》的首页指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量关系指的是数与代数,空间形式指的是图形与几何!简单来说,数学就是研究数与图形的学科。数与图形从何而来?从具体的表象中抽象而来!因此,我认为数学教学的核心是经历抽象。比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课标中反复提到教师不仅要教学生认识这些数,更应该引导学生经历从相同数量不同种类、大小、形状、整体和部分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让学生们感受到数的大小只与个数有关,与其他无关。这是数的抽象。又比如:在教学图形的认识时,课标建议我们从生活中的物体入手,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形状特征,从生活中的物体中抽象出图形。这是图形的抽象。《课标》中强调的四基四能三会六素养的落实也离不开抽象的过程。一个公式的获得需要经历从不同的算式中找到共性,从而抽象出公式模型的过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获得需要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经历中抽象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总之,我认为数学教学的核心是经历抽象。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抽象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经历抽象的过程,提高学生抓住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二、数学教学的关键是找准角色</p><p class="ql-block"> 《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找准自己和学生的角色定位,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自觉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如何准确的扮演好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我有几点自己的理解: </p><p class="ql-block"> 1、备备备,课堂教学组织者的法宝。为了扮演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一定要在课前备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课前问卷调查、私下谈话等方法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活动经验和学习情况,以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和生长方向,设计出合适的教学情景和核心问题。除了备学生,教师还应该备教材,教师可以通过翻阅整个小学阶段的教材来整体把握小学阶段的教学知识,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梳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设计出合适的数学活动和练习习题。</p><p class="ql-block"> 2、问问问,课堂教学引导者法宝。国家级数学名师华应龙老师认为:数学教学应该把“冰冷的美丽”转化为“火热的思考”。要把冰冷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火热的思维活动,离不开教师的引导。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围绕数学里面的四基四能三会六素养来设计,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起点和生长方向,适时的降低和抬高问题的难度,设计出有开放性、发散性和有深度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人人都能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3、静静静,课堂教学合作者的法宝。作为课堂教学的合作者,教师要适当的保持沉默,做一名静静陪伴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首先,教师要充分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思维活跃的可能性。然后,教师要为学生创造生生互问互答的交流机会,让学生在交流探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作为静静的陪伴者,教师要把控住生生交流互动的节奏,在交流互动中,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坚决不取而代之;需要教师适时点拨讲解的知识点,教师应该及时传授。</p><p class="ql-block"> 以上一些观点就是我在今年暑假重读《课标》后的一些个人的理解和感悟,虽然很浅显不深刻,但于我来说亦是一次个人的突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