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家风,是一种言传身教,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风不仅承载着祖祖辈辈对后代的期望,也传承者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p><p class="ql-block"> 也许您会觉得岁月平凡,没有什么惊世的波澜,更没有起伏的篇章。但就是在这柴米油盐的每一天里都蕴含着温暖、和谐、正直、善良……那一件件貌似微小但充满着爱的故事,正在诉说平凡家庭的质朴家风。</p><p class="ql-block"> 《传承红色经典 弘扬优良家风》栏目第一期上线了!本期由合阳县城关幼儿园的党员教师李艳分享县委书记焦裕禄的家风小故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红色家风故事</b><b> </b> </p><p class="ql-block"> 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的女儿焦守云眼中,焦门家风是这样的—— 热爱劳动、艰苦朴素、不搞特殊化。 </p><p class="ql-block"> 要热爱劳动,不能不劳而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焦裕禄一有时间就领着孩子们去劳动,参加小秋收,参加拾麦穗,把收到的这些东西全部让它颗粒归仓。那时候生活艰难,焦裕禄就领着孩子们房前屋后种瓜种豆,在吃不上肉的年代,到处都是草,就领着孩子们养了一群小兔子,既增添了生活乐趣,又体会了劳动的艰辛。 </p><p class="ql-block"> 要艰苦朴素,不能跟别人比吃比穿,要比就比学习比进步。那个时候,焦裕禄孩子们的衣服都是大的穿了小的穿,小的穿了再小的穿,一直到它不能穿。毛主席接见的时候,焦守云穿的是一件姐姐穿小了的衣服,而且袖子上补丁摞补丁。焦裕禄平时对孩子们的要求很严,笔记本要换的话,一定要让他看,非得正面、反面都写了,才给换一本。铅笔一直用到捏不住了,焦裕禄再做一个铁皮的小圆筒,套在铅笔上,就这样一直把它用到最后,实在是不能用了再扔掉。 </p><p class="ql-block"> 领导干部的家属孩子不搞特殊化。焦裕禄对妻子要求很严,不能收受任何东西,公家的东西,一分也不能占。当年就因为妻子到食堂提了一壶开水,他就说了她一顿:“人家大老远把水拉回来,你去提了用,你可是方便了。你知道嘛,你是县委书记的老婆,你不能带头破坏了办公的秩序。”因为这一壶水,他做了一个决定,所有住在县委大院的家属全部搬出去。焦家的第二代、第三代,谁也没有搞特殊化。 </p><p class="ql-block"> 老一辈革命家的家教、家风故事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它们告诫党员干部:只有廉洁公正、摒弃私心,才能把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信任,变成为国家奉献、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我们要把这些优良传统继承好、发扬好,让它们成为党永不褪色的“传家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