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近百年已然过去,在岁月痕迹的洗刷之下,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激情澎湃的故事已经渐渐远去。但是从这里诞生的我党第一位报务员、第一批报务员、第一批电教员,他们的故事如红色电波的星星之火在神州大地散播,永远无法被扑灭。</p><p class="ql-block">1928年,秘密交通员在上海和江西革命根据地之间往返一次,需要两个多月时间;而电报,只需要一秒钟。那一年,党中央决定率先在上海建立无线电台。10月,在莫斯科参加完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周恩来匆匆赶到上海。周恩来托付了两个人,一个人钻研制作无线电收发报机,另一个专门学习收发报技术,一个负责硬件,一个负责软技术,他们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强和张沈川,这对“黄金搭档”承担起周恩来交给的重任。近百年已然过去,在岁月痕迹的洗刷之下,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激情澎湃的故事已经渐渐远去。在新的使命降临之时,张沈川正沉浸在上海法商电车3000多工人大罢工的胜利喜悦中,直到有一天他接到中共上海法南区委通知,当晚到公共租界三马路(今汉口路)惠中旅馆,周恩来要约他谈话。</p><p class="ql-block">第一次见到周恩来,张沈川对当时的对话记得十分清楚。张沈川在新中国成立后写的《“地下”无线电波》回忆文章里,记录了与周恩来的谈话。</p><p class="ql-block">“过去在什么地方念书?参加过哪些政治活动?什么时候入的党?由谁介绍的?”周恩来详细询问了张沈川的情况,并向他布置了重要任务:“党现在派你去学习无线电通信技术。明天起,你归黎明(顾顺章)领导。”周恩来说着,指了指坐在一边的顾顺章。</p> <p class="ql-block">1928年10月下旬开始,李强潜心钻研技术,组装收发报机,而张沈川则开始寻找学习发报技术的方法。与研制电台不同的是,收发报是一项技巧,如果没有好的实践环境,很难熟练掌握。</p><p class="ql-block">1个多月后,张沈川寻觅到一个好机会。国民党6军司令部办的无线电学校招生,“巧”的是,台长兼校长刘鹤年是他在青岛反帝斗争组织“青岛惨案后援会”中的旧识,张沈川也因此顺利成为无线电学校的学员。</p><p class="ql-block">深得刘鹤年信任的张沈川不但以优异的成绩在无线电学校第一期结业,还获得留在第6军电台见习收发报的机会。见习期间,张沈川不仅把第6军电台经常使用的密码背了下来,还在深夜一个人值班时将两本军用密码表全部抄了下来,交给了党组织,这也为中国共产党第一套电台密码的诞生埋下了伏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