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姥姥突然生病了。开始的时候是嘴角流涎,目光呆滞,逐渐发展到走路不能迈步,迈步容易跌倒,只能脚擦着地,由人搀扶缓慢的往前蹭,口齿不清,语言难出。医院诊断为小脑萎缩。医生也是无能为力,说小脑萎缩是不可逆的,只能减缓其萎缩的速度。又找了当时省城的有名中医,开的汤药和成药大多是补气血,养肝肾,活血化瘀的,吃后没有丝毫作用。</p><p class="ql-block">“脑为髓之府”“肾主骨生髓”,小脑萎缩肯定是脑子得到的营养不够,才会萎缩的,但是医生开的那些补气生血,填精益髓,活血化瘀的中药为什么会不好使呢?当时一整天满脑子想的都是这些。</p><p class="ql-block">苦思冥想的时候,看到了桌边毛以林教授的《步入中医之门》,这里面毛以林教授着重讲解了经络辨证。我突然有了灵感,脑髓是由肾精化生的,小脑萎缩会不会是因为肾和脑传导骨髓的这条通路堵了呢?而连接脑和肾的通路是督脉,为什么不试着去打通一下督脉呢?但是用什么去打通督脉呢?</p><p class="ql-block">混沌迷茫之际脑袋里蹦出了两味药:独活和羌活。它们一个治疗腰以上风寒湿痹,一个治疗腰以下风寒湿痹,没准这一上一下可以打通督脉也说不定呢。于是整个方子我最先写上的是这两味药。</p><p class="ql-block">有时灵感来了真是一发不可收拾。走路不稳,肯定有风邪呀,书上不是写“黄芪主大风”么,别管这风是什么风先给用上;大风去了小风怎么办啊?隐约记得听老师讲过,蝎子和蜈蚣可以祛风、搜风、通络,再写上;再去补补肾,当时我的思维还很浅薄,认为越贵的药,肯定疗效越好,尤其是动物的血肉有情之品,于是想到了鹿茸和阿胶,用鹿茸感觉太温热了,索性改成鹿角胶,温和一点;再加当归、熟地,补补血,补补精,反正没坏处嘛;再加个甘草调和诸药。</p><p class="ql-block">于是开出了以下方子:独活10g,羌活10g,黄芪30g,蜈蚣2条,蝎子4个,鹿角胶15g,熟地30g,当归15g,甘草10g。</p><p class="ql-block">这个方,姥姥吃到第2付的时候,小脑萎缩的症状状就大为改善;吃到第4付的时候,病就好的差不多了;吃到第5付的时候,大腿筋有抽痛的感觉,姥姥有点害怕,不敢再吃了,打电话问我怎么办,我当时也不清楚怎么回事,硬着头皮让接着吃;结果7付的时候大腿筋抽痛好了,人也恢复如前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