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与读(13)

毛歌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最近几年,一直流行“时间管理”这样的概念,很多人举办各种讲座,参加学习的人不在少数。我见过学习之后真正努力精进的人,也见过太多只是把学习作为一个任务完成了事的人,他们的人生一如既往,虽然他们谈论“时间管理”的时候口若悬河。我就在想一个问题,像我父母亲他们那一代人,生活在偏僻的山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夏天忙得脱一层皮,冬天喝着米酒在炉火边微醺。如果问他们一个关于“时间管理”的问题,他们会怎样回答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个崽女要喂大啊!”</p><p class="ql-block">“这是日子啊!”</p><p class="ql-block">“不过好日子,不辛苦,人生有什么卵意思啊!”</p><p class="ql-block">“你们三兄妹的学费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他们质朴的回答,他们围绕一个叫做“日子”的东西,围绕着一个叫做“家庭”的事物,每一天支付自己的毅力、体力和时间,他们早出晚归,在春天播种,在秋天收获。他们绝不抱怨艰辛,因为艰辛是日子的一部分,绝不偷懒,因为自律自觉是他们命运的品质。从“时间管理”的核心来说,我的父母亲以及他们那一代人,是最懂得如何自我管理的人,而这一点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要事第一》《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这三本经典作品中被反复强调。我一直以为,与其花一大笔钱去参加各种讲座,还不如花很少的钱把这三本书买回来,不断深入阅读,如同进入宝山一样。有个做“时间管理”的人,我问他读过这三本经典吗?他说没有。我欣赏他的诚实,却为他没有读过这三本经典而忧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时间管理”这个概念,只适合于那些丧失自我管理的人,只适合那些从来不在自己身上做工而希冀于某些手段和技术来解决人生问题的人。没有个人管理,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没有需要承担的人生角色,没有信徒般(在英语词源学里面,信徒和纪律同源。)的生活信念,一切“时间管理”都是幻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对任何唾手可得,快速,出自本能,即兴,含混的事物没有信心。我相信缓慢,平和,细水流长的力量,踏实,冷静。我不相信缺乏自律精神和不自我建设,不努力,就可以得到个人或集体的解放。”</p><p class="ql-block"> ——卡尔维诺&nbsp;《巴黎隐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禅,是一种绝对的自律的生活,任何一个自律的人,他都有一种禅的状态。你想达到某种境界,你就需要遵循实现这个境界的基本原则。我举个例子,有个朋友说他喜欢读书,尤其是聂努达的诗歌,但是他只是喜欢,他的喜欢没有体现在自己的行动中。他的书架上没有聂诗人的作品,他也不知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想在你身上去做</p><p class="ql-block">春天在樱桃树上做的事情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样的话语是多么的热烈而丰腴、坦诚。阅读一样需要自律。自律和个人管理的反义词不是松懈,不是懒惰,而是对生命不敬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文原创,毛歌微信号:maoge196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