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父亲 为纪念父亲诞辰100周年而作

开心就好

<p class="ql-block">  当日历翻到2021年7月10日,农历六月初一,是父亲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日。</p> <p class="ql-block">  凝视父亲的照片,那慈祥、善良、宽容、淳朴、高尚品德和一身正气扑面而来。</p><p class="ql-block"> 对父亲的思念,常常于不经意间走进梦里和父亲相见。</p> <p class="ql-block">  父亲姓名韩秀,原名韩培哲(按家谱排“培”字辈),字子明。1921年6月初一出生于山西省古县岳阳镇槐树村。</p> <p class="ql-block">  根据家谱,父亲排“培”字辈,系琦公卅八世孙。</p><p class="ql-block"> 山西省古县韩姓系洪洞李堡韩文后裔,再往上追逆,韩文系宋代丞相韩琦的后裔。</p> <p class="ql-block">  琦公即韩琦, 韩琦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有名将领,是北宋中期的一位贤相。</p><p class="ql-block">主要成就:抵御西夏、庆历新政、治理蜀地。</p><p class="ql-block"> 韩琦一生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p><p class="ql-block"> (图片来源:《韩氏宗谱》)</p> <p class="ql-block">  《韩氏宗谱》始修于韩文。</p><p class="ql-block">韩文既韩忠定公明弘治、正德年间户部尚书、兵部尚书。洪洞韩氏因为科举与仕宦的成就盛于明代。明清时期在当地有重要的社会影响。</p><p class="ql-block"> 韩文79岁时作《垂教遗言》,提出“清白传家“为我子孙贻安悠久之计”,将“清白传家”作为传家至宝。</p><p class="ql-block"> 图片来源:《韩氏宗谱》</p> <p class="ql-block">  爷爷韩文忠,小时候上的是私塾,秀才。一生忠厚待人,与族人和睦相处,在族中享有较高威望。</p> <p class="ql-block">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年仅16岁的父亲,与许多热血青年一样毅然投入抗日的革命队伍。在山西洪洞苏堡参加决死四纵队机枪连,战士。</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网络)</p> <p class="ql-block">  山西青年抗日决死队是1937年8月1日在太原正式成立的协会,又称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为“山西新军”的一部分,由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一纵队、第二纵队、第三纵队和第四纵队组成,为山西省牺盟会领导的抗日武装。</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网络)</p> <p class="ql-block">  因工作需要,1938年-1940年父亲调到山西安泽第一区公所任交通员。 (图片来源:网络)</p> <p class="ql-block">  1941年2月,父亲母亲结为革命伴侣。</p> <p class="ql-block">这个窑洞,就是他们当年的新房。70年后,母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说道:那个时候没有请假,更没有蜜月,婚后第二天,我们就奔赴各自的战场。</p> <p class="ql-block">  后来,这个窑洞被当地政府用作教室,给学生上课。后面的墙上依稀可见黑板残留部分。</p> <p class="ql-block"> 1941年-1942年,日寇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达到了疯狂的程序。我抗日根据地。党政军的通讯联系,日益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解放区的交通局、交通站,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p> <p class="ql-block">  1941年6月,安泽县上多沟南梁庄成立了岳洪(一区)交通站,父亲任交通站站长。</p> <p class="ql-block">  父亲被任命为安泽一区地下交通站站长,负责和川至城关的通讯联络工作,抗战时期,交通站是党和军队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及时传递情报、命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任站长的6年里,他带领交通站的同志们,无数次穿越敌占区和封锁线,胜利完成任务,受到安泽县委表彰。(摘自《不可尘封的记忆》古县老区建设促进会、古县县委党史研究室编)</p> <p class="ql-block">  1987年,父亲在《华北地区太岳区交通邮政史料回忆录》选编(第一辑)发表的回忆文章。</p> <p class="ql-block">  1947年-1948年,父亲被认命为安泽石印厂经理</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网络)</p> <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石印厂神奇般地编印了大量抗日的报刊和图书,在宣传、教育、团结人民;争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伟大事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网络 )</p> <p class="ql-block">  (图片来源:网络)</p> <p class="ql-block">  父亲和母亲,1946年3月摄于和川。</p> <p class="ql-block">  1948年10月29日,华北局作出《准备外调干部及补充干部缺额的决定》,要求太行、太岳两区党委组织选调一批得力干部组成一个区党委,包括党、政、军、群、省、地、县、区的全套班子,随部队挥师南下(摘自《长江支队回忆录》。</p><p class="ql-block"> (图片来源:网络)</p> <p class="ql-block">  1948年冬,父亲和母亲响应党的号召,报名到新区工作;报名后他们到安泽县和川(县政府所在地)照相馆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1949年4月21日,毛主席一声令下,“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百万雄师过大江!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这是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在辽沈、淮海、平津战役后亲自签发的命令。</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网络)</p> <p class="ql-block">  南下的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出发前十几天,一方面报名南下的同志秣马厉兵,整装待发;另一方面单位领导与远征的同志互致临别赠言,合影留念。父亲和母亲回到家乡告别亲人,和爷爷、兄嫂合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远征意味着离开家乡和亲人,生离死别两茫茫。</p><p class="ql-block"> 爸爸妈妈到姥姥家,与姥姥姥爷和舅舅告别留影</p><p class="ql-block"> 1949年3月10日从安泽的和川镇出发,迈出了南下征途的第一步。</p> <p class="ql-block">  父亲和母亲以及太岳区南下干部在山西长治集中,然后出发到河北武安与太行区南下干部会师组建长江支队。许多人在看到这幅照片时,无不感到震撼。这震撼是照片穿越时空而给后人留下的心灵激荡,是南下干部那简朴服装与英雄气概之间的巨大反差在后人心中激起的思考波涛。</p> <p class="ql-block">  中共华北局从太行、太岳两个老解放区选调4500多名优秀地方干部,在武安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p><p class="ql-block"> 1949年4月25日,正式从武安舍利塔下徒步出发南下福建。</p><p class="ql-block"> (图片来源:网络)</p> <p class="ql-block">  1949年3月23日,父亲和母亲摄于武安县城。</p> <p class="ql-block">  南下途中爸爸的留影,以及同战友们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49年8月5日,父亲和母亲随长江支队到达建瓯。</p><p class="ql-block"> (图片来源:网络)</p> <p class="ql-block">  1949年8月-1951年4月,父亲任东峰区区长</p> <p class="ql-block">  解放初期,东峰区土匪猖獗,因为这里曾经是国民党东南训练班所在地。解放初期,国民党溃败时潜伏一批特务分子、反动军官,还有社会残渣和一些散兵游勇,他们勾结反动地主恶霸,组成了以当地著名的土匪吴金龙为首领的“反共救国军福建前线特击司令部暂编第三师”土匪团伙,盘踞在顺阳乡的九仙山一带,破坏人民政府支前征粮,残酷杀害向人民政府靠扰的积极分子。</p> <p class="ql-block">  桂林村宣传栏上介绍国民党“东南训练班”</p><p class="ql-block"> 遗憾的是,那个时期的剿匪没有详细介绍和宣传 。</p> <p class="ql-block">  当年东峰区桂林村矮庙旧址。在这曾与土匪发生激烈的战斗。</p> <p class="ql-block">  矮庙前的大树啊,你是那个年代的见证人,当年土匪是多么作恶多端,疯狂杀害我们的战士、乡干部和农会积极分子。杀害了霞镇乡乡长徐烈,活埋溪东村农会积极分子三人(名字不详),杀死了坤口情报员魏金龙、桂林村农会积极分子谢姑妹、打死东峰进步女青年叶XX,伏击解放军,袭击区公所干部,拦截送粮船只,火烧区公所等等。他们终究受到人民政府的镇压,1951年春,活捉了土匪首领吴金龙,判处死刑,至此东峰的匪患基本肃清。</p> <p class="ql-block">  1950年被土匪放火🔥烧毁的区公所旧址。</p><p class="ql-block"> 2017年国庆节,我们姐妹到建瓯探寻父亲曾工作战斗过的地方,现存的东峰区公所旧址。</p> <p class="ql-block">  父亲回忆在建瓯东峰剿匪的手稿。</p> <p class="ql-block">  1951年4月,父亲在建瓯县委工作。</p><p class="ql-block"> 1952年4月,建瓯县成立供销合作社,任命父亲为县供销社主任。</p><p class="ql-block"> 1955年4月,父亲任建阳专区供销社主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父亲在建瓯工作时期的留影,以及与同事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爸爸妈妈到福州后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56年6月父亲仼省供销合作社办公室副主任、省农资公司经理直至离休。其间为支援工业建设,被认命为省冶金工业厅办公室副主任。</p> <p class="ql-block">  省供销社给父亲的表彰</p> <p class="ql-block">  父亲从1968年起就当任福建省农业生产资料公司经理至1983年离休(早期的任命书已丢失)。</p> <p class="ql-block">  1968年,那个时期福建省农业生产基础薄弱,农民们种地是不用化肥和农药的,农业生产发展很缓慢,生产效率不高农作物的产量也非常低。</p> <p class="ql-block">  国内外农业发展实践证,化肥、农药投人的多少是直接影响粮食和棉、麻、油等经济作物产量的决定因素。</p> <p class="ql-block">  化肥被称为“粮食的粮食”,是粮食增产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保证农业生产高产稳产,在我国化肥、农药生产自给不足的情况下,开始向国外大量进口化肥、农药,以保证农作物稳步增产。</p> <p class="ql-block">  父亲与港商洽谈有关业务。</p> <p class="ql-block">  由于粮食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因此化肥农药的使用也同样具有季节性强的淡、旺季特点。可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化肥、农药的生产,是不分季节的常年生产。要</span>保证充分农业生产资料储备,就需要建设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仓库储存。</p><p class="ql-block"> (图片来源:网络)</p> <p class="ql-block">  对于农资物资的储备,父亲看问题具有前瞻性,又有眼光。 1976年通过父亲的努力,在马尾争取了一块划拨地,成立马江公司。于1979年建成了占地面积为27473.66平方米,建筑面积11126.35平方米的农资公司马江仓库。这是当时的建设工地。</p> <p class="ql-block"> 马江公司始建于1976年,占地面积为27473.6平方米,建筑面积11126.35平方米。  2008年,父亲重访马江农资仓库。</p> <p class="ql-block">  在父亲的主导下,福建省农资二级站分别建成的仓库有:福州农资站连江路仓库、厦门海沧农资仓库、邵武农资站仓库、福安赛歧农资站仓库、龙岩农资站仓库。</p> <p class="ql-block">  父亲和母亲离休后,情系家乡的发展和教育事业。为家乡建学校捐款、为家乡建设发展出谋划策。</p> <p class="ql-block">  1988年4月15日,向古县捐款,为家乡办学慷慨解囊。</p> <p class="ql-block">  古县党史办,来福州向父亲搜集有关抗日战争时期,交通站的资料。</p> <p class="ql-block">  华北地区太岳区交通邮政史料回忆录编以及母亲的部分回忆文章已印成册</p> <p class="ql-block">  这是父母亲南下时,用过的用品,现在已捐赠给古县革命历史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2014年,我们姐妹带着父母亲对家乡的思恋,来到了父母亲的故乡。遍访父母亲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代表父母亲探望父老乡亲。</p> <p class="ql-block"> 这个窑洞,就是当年父母亲结婚时的新房,后被当地政府作为小学教室使用。</p> <p class="ql-block">  姐姐们从老家带回家乡的特产,父亲高兴的唱起了歌。</p> <p class="ql-block">  1992年,参加建瓯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写《峥嵘岁月》座谈会</p> <p class="ql-block">  1992年12月,《峥嵘岁月》正式出版。</p> <p class="ql-block">  参加长江支队二大队二中队驻建瓯五十周年活动座谈会</p> <p class="ql-block">  1997年《长江支队回忆录》正式出版。</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记述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随第三野战军十兵团挺进福建、按管福建、建设福建的历史事实。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灿烂辉煌的历史画卷中重要的篇章。他不仅写下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历史光辉的一页,也是为福建人民留下的一份十分宝贵的精神遗产。</p><p class="ql-block"> 父亲作为编撰此书二大队二中队的联络员。</p> <p class="ql-block">  父亲参与了长江支队回忆录编撰委员会关于发书方案的讨论和制定。</p> <p class="ql-block">  发书这个环节,是非常细致和繁锁的工作,搜集通讯地址、电话号码,住在外地的父亲都是亲自到邮局寄发,可不像现在有顺丰,一个电话就上门服务。住在福州的父亲和母亲均逐个电话通知对方到家里来取,还没有来取书的,如有公交车可到达,父亲都是亲自把书送上门。人人都说,父亲是个热心的人。</p> <p class="ql-block">  建瓯已成为二大队二中队老一辈长江支队队员的第二故乡。1998年建瓯遭受特大洪水灾害,父亲在这次捐款活动中承担了大量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  这次捐款收据文件正本和收据,以及父亲和母亲的一些珍贵的文物已捐赠给建瓯南雅长江支队会师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1999年父亲和母亲参加长江支队二大队二中队建瓯黄华山纪念碑揭幕仪式。</p> <p class="ql-block">  父亲离休后,参加老年大学学习。</p> <p class="ql-block">  父亲离休后获得的荣誉</p> <p class="ql-block">  获1992年老体协先进个人</p> <p class="ql-block">  带领省供销社退休人员参加老体协举办的比赛活动,获奖后留影。</p> <p class="ql-block">  离休后,每年春节,父亲和母亲均热心组织二大队二中队的春节团拜会,我们家的孩子也成了团拜会的基本群众。</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自制的签到本,还有团拜会的经费使用情况,帐目完整、公开、透明。</p> <p class="ql-block">  经过几次团拜聚会后,老一辈们达成共识,要把老一辈在革命工作和战斗中结下的友谊一代一代传下来。于是,便在寄发《长江支队回忆录》搜集通讯录的基础上,做一个二大队二中队的通讯录,按地区进行分工搜集。</p> <p class="ql-block">  这是父亲手工绘制的通讯录。</p> <p class="ql-block">  最后印刷成册</p> <p class="ql-block">  省老干部局为父母亲举办金婚庆典。</p><p class="ql-block"> 父亲和母亲,终于穿上了婚纱。 彰显了他们对婚姻忠诚坚守、勇于担当的优秀品格和良好操守,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这是爸爸妈妈钻石婚,老干部局增送的纪念品。</p> <p class="ql-block">  重阳节,父母亲参加省供销社举办的游园活动。</p> <p class="ql-block">  游园活动项目:夹弹珠。</p> <p class="ql-block">  2011年,父母亲参加长江支队第一届春节联欢会。</p> <p class="ql-block">  全体起立,高唱国歌。</p> <p class="ql-block">  遇到老战友,格外高兴。</p> <p class="ql-block">  父亲九十大寿</p> <p class="ql-block">  母亲为父亲九十大寿,精心准备好了发言稿。</p> <p class="ql-block">  跟父母亲一起南下刘国亮叔叔,发表贺词,那一年的六月初一与7月1日党的生日,恰好是同一天。父母亲的战友们都表示羡慕,能与党的生日在同一天,是多么无比的幸福啊。</p> <p class="ql-block">  父亲原单位领导前来祝寿</p> <p class="ql-block">  原单位同事前来祝贺。</p> <p class="ql-block">  二大队二中队的二代,也来贺寿。</p> <p class="ql-block">  原宿舍老邻居也来祝寿</p> <p class="ql-block">  点亮生日蜡烛</p> <p class="ql-block">  父亲和母亲互相祝贺</p> <p class="ql-block">  父亲九十大寿,子女们和父母亲合影</p> <p class="ql-block">  在孩子们的导演下,拍出了一张具有革命的浪漫主义情怀的相片。</p> <p class="ql-block">  牵手相伴</p><p class="ql-block"> 幸福一生</p><p class="ql-block"> 这是父亲和母亲结婚75周年纪念</p> <p class="ql-block">  爸爸妈妈结婚75周年,孩子们与父母亲合影。</p> <p class="ql-block">  2014年父亲不慎摔倒,造成左髋骨关节大骨折,94岁高龄进行置换人工关节手术,将受伤的一支腿吊起来,不能翻身,不能移动,父亲愣是一声不吭地挺了下来,且顽强地坚持康复训练。</p> <p class="ql-block">  康复期间,已是92岁高龄的母亲,在子女的陪伴下到医院照顾父亲。</p> <p class="ql-block">  乐观开朗的父亲和母亲</p> <p class="ql-block">  爸爸,我们都盼着您早日康复回家。</p> <p class="ql-block">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能顺利的接受记者采访,父亲在病床上积极的准备着。</p> <p class="ql-block">  父亲在省立医院接受《记住抗战老兵的声音》节目记者采访。</p> <p class="ql-block">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特为抗日老干部颁发纪念章。</p> <p class="ql-block">  父亲住院期间,春田大哥和部分长二代来医院探望父亲。</p> <p class="ql-block">  2014年,父亲生日。</p> <p class="ql-block">  2017年,老年报记者采访父亲和母亲。</p> <p class="ql-block">  老家来客人了,父亲很高兴,也勾起了父亲的思乡情节。</p> <p class="ql-block">  爸爸妈妈和戈锐叔叔</p> <p class="ql-block">  母亲节这一天,看到孩子们来给母亲献花,爸爸很高兴。</p> <p class="ql-block">  爸爸住院期间,妈妈到医院陪着爸爸。</p> <p class="ql-block">  和魏福如叔叔在省立医院。</p> <p class="ql-block">  和李堆金叔叔在省立医院。</p> <p class="ql-block">  爸爸去看望,同在医院住院的秦光叔叔,两个老战友相见,无比的激动。</p> <p class="ql-block">  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幸福时光。</p> <p class="ql-block">  给爸爸过生日</p> <p class="ql-block">  2019年春节大年三十。</p> <p class="ql-block">  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  爸爸妈妈的纪念章</p> <p class="ql-block">  这张书桌,依然留有父亲浓浓的气息,这张亲历他笔耕的书桌,将承载着我们的思念,每每回到家中,仿佛看到父亲端坐在书桌旁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父亲是一个从不麻烦别人的人,多年来有事自己扛,父亲是一个不会做饭也从没有做过饭的人,也是找不到家里钱的人,但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点事也迁就着别人,住院期间与他同住在一起的病友原省文联主席、著名散文家郭风都称赞爸爸是个大好人。</p> <p class="ql-block">  父亲的一生,是屈已待人,和善的一生,是宽厚包容、淡定的一生,是吃亏忍让,快乐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在我印象中,父亲话语不多,对外人缘极好,每天忙于工作,对子女的吃喝拉撒很少过问。家里一切均由母操持。</p> <p class="ql-block">  父亲的一生始终不渝坚信共产党,对党忠诚,光明磊落,无私无畏,廉洁奉公,永远把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求功名利禄,严于律己,兢兢业业,无私奉献。</p> <p class="ql-block"> 再大的篇幅,再多的相片,也装不尽我们对爸爸妈妈的思念。 </p><p class="ql-block"> 愿您和妈妈在天堂一切安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