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父

伊韵

<p class="ql-block"> 伯父是一名人民教师,但他也更像一个农民,他总是在教书之余,去干家里的农活。他拥有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更拥有中国传统的美德,他善良,勤劳,节约……他继承了爷爷的勤劳,勇敢和正直,也继承了奶奶的温婉,贤淑和知性,他作为父辈的老大,他的优良品质也给兄妹做了表率,起到了引领作用。</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的记忆并不是很清晰,只记得他吃得粗糙,穿得简朴,在家乡的村小教学,也算是家乡的知识分子,咱村的大部分年轻人都是他的学生,周围的人都称呼他——大廖老师。</p><p class="ql-block"> 后来伯父调到乡中心小学教学, 我中师毕业后也分配到此学校,我们当了两年的同事,那时对伯父的记忆更加清晰。老家到学校步行要1个多小时,交通并不太方便,即使有公路,但那时的交通工具很少,所以他总是步行到学校。周一去,周五回,每次去的时候,用一个小背篓背着一周的食物,也无非就是一点米,肉,菜,周五的时候便背着一个空背篓回去,周末又在家做两天农活,周而复始。他决不会去店里买点零食,买点水果,或者新新肉,他不抽烟,不喝酒,不娱乐,他总是那么简单的、节约的过着寡淡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们都调离原来的学校,调到一个交通方便,离家更近的学校。当时,他已经50来岁了,校长或许有些质疑,觉得他一个农民形象的教师,是否能教好书呢?或许很多人都那么看待他,是不是靠关系来的这个学校呢?所以校长说:"我们今天去听廖老大的课。”十来个教师来到伯父的教室,我也去了,这是我第一次听他的课,但给我印象非常深刻。当时他教的一年级数学,他上课的时候声情并茂,生动有趣。工整漂亮的黑板字,还算可以的普通话,最让人惊叹的是他的简笔画。因为是一年级的数学,图形结合当然会让学生学习得更轻松,为了这一教学目标,他用不到1分钟的时间画了十来只小兔,栩栩如生,生动有趣,下面坐着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喝起彩来了。是的,他证明了自己,哪怕五十来岁了,我也是有实力的,没有谁能看不起我,我穿着朴素也好,我吃得粗糙也好,我周末干农活也好,我也是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下课了,校长说:“没想到老廖的简笔画这么好”,有人道“黑板字也很漂亮呢!”“普通话也还行。”“没想到眨个眼睛,黑板上就一排小白兔了!”……那是我唯一一次听伯父的课,当时就想学学小兔的简笔画,可是一直没有学,总觉得来日方长,只是生活没有那么多的来日方长。</p><p class="ql-block"> 退休后的伯父完全过起农村生活,我们总说让他到城市里来享享清福,但他总说在老家种点小菜,养几只鸡,免得去买。每到过年过节,他总是把小菜鸡蛋带来给兄弟侄女。他就这样生活着,直到生病。生病期间,他总是表现出对生死的豁达,表现出他的坚强,但我们知道他的内心其实也恐惧离开,他只是不想让家人为他担心。</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他的生活简单朴实,他的工作兢兢业业,他对旁人谦逊友善,他对家人温柔和善,他对子孙严而有爱,他唯独没有好好对自己。</span></p><p class="ql-block"> 伯父的一生是劳苦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也算幸福的一生,幸福于儿孙绕膝,兄弟和睦。只是我们还是觉得遗憾,遗憾他走得太早,还没有真正的享受生活;遗憾大孙女还没有拿到第一份工资给他买一斤糖。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当儿子媳妇,弟弟妹妹,侄儿侄女意识到这一点时,您已远去。此后,您已不在我们的生活中,只在我们的记忆里。都说好人一生平安,只愿伯父能去天堂,去一个没有病痛的地方,愿他的来世不光有优良的传统品质,还能学会享受生活,对自己好一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20年前的伯父,左三</p> <p class="ql-block">伯父今年的生日,五兄妹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