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晨光照学府,气温三十五。</p><p class="ql-block">心中有梦想,身累不觉苦。</p> <p class="ql-block">往返路途中,行色急匆匆。</p><p class="ql-block">犹有凌云志,心羡侠客行。</p> <p class="ql-block">老师本领高,开课很精巧。</p><p class="ql-block">全员都互动,气氛带高潮。</p><p class="ql-block"> 一一一一三小老师开课</p> <p class="ql-block"> 本次讲课的主题是:</p><p class="ql-block"> 构建有活力有深度的课堂</p><p class="ql-block"> 一一开封市基础教育教研室</p><p class="ql-block"> 高红霞</p> <p class="ql-block">老师讲用心,学员听认真。</p><p class="ql-block">手脑笔齐用,惜时如惜金。</p> <p class="ql-block">老师课件好,内容更精巧。</p><p class="ql-block">为了学得牢,心思费不少。</p> <p class="ql-block">讲课要点概览如下……(为方便大家学习今天的内容,图片按授课先后顺序出现……)。</p> <p class="ql-block">课件内容:</p><p class="ql-block"> 优秀,从上好每节课开始</p><p class="ql-block"> 1有意义(扎实)</p><p class="ql-block"> 2 有效率(充实)</p><p class="ql-block"> 3生成性(丰实)</p><p class="ql-block"> 4 常态性(平实)</p><p class="ql-block"> 5待完善(平实)</p><p class="ql-block"> 一一一一叶澜教授</p> <p class="ql-block">课堂的随机生成是老师应具备的知慧!老师用大量的例子让我们信服高效的课堂该有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1 庄稼地里的七星瓢虫……,</p><p class="ql-block"> 2 邓稼先为何用颤抖的手签字的愿因思考?</p><p class="ql-block"> 3 机智?急智!(国家战略决策,代表国家利益。)</p><p class="ql-block"> 4 柳咏的《望海潮》中。为什么不用“珠帘翠幕"而用“风帘翠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之一句话,一一课堂的随机生成性,考查的是老师的课前预设和课堂上的应对能力…</p><p class="ql-block">老师的观点:常态性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有知有识,识见不够深不行。</p><p class="ql-block"> (靠知识点+套路赢不了当今的高考。)</p> <p class="ql-block">案例分析发人深省:</p><p class="ql-block">做人要看得开些,格局大些!</p><p class="ql-block">(一本书,一院子,一辈子,能不傻吗?)</p><p class="ql-block"> 教师要把心胸打开,视野越来越开阔!</p><p class="ql-block">要有格局,不矫情。人非圣贤孰能无过?</p><p class="ql-block"> 越真诚学生越喜欢,成熟而强大的心理是一种境界。</p><p class="ql-block"> 要教学生会的和不会的,讲一些背后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1课堂上教师是教学生使学生有强烈的问题意识!</p><p class="ql-block">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p><p class="ql-block">2课堂要去教师的主导化而不是去教师化。</p><p class="ql-block">3课堂要以学习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学生喜欢。</p><p class="ql-block">4 课堂上要追求高认知行为而不是高活动行为。</p><p class="ql-block">5课堂上是放手而不是放纵、放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高考命题特征和今后趋势:</p> <p class="ql-block">至诚教诲,娓娓道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 应对情境化试题。打通学生知识之间的隔核,促进知识间的融合,二是打开学生的思路,促进学科知识与社会实践的融合!</p><p class="ql-block"> 2 教师要有建立情境的能力,学生要有去情境化的能力。老师既要教“形″,更要教“神"。学生不仅要有知,更要有“识"。</p> <p class="ql-block">高考命题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人力,资源,政策,分析能力。</p><p class="ql-block">学生去情境化能力不够,灵活应变能力和综合答题能力不够。</p><p class="ql-block">有什么样子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高考=真实情境+具体任务!</p> <p class="ql-block">讲什么?不讲什么?该怎么讲?</p><p class="ql-block">哪些讲得深、哪一些讲的浅丶哪一些讲的巧?</p><p class="ql-block">考什么?不考什么?怎么考?</p> <p class="ql-block">老师建议:</p><p class="ql-block">要精准教学,讲学生不懂的!</p><p class="ql-block">重点问题讲的是否到位,不在于讲了多少内容。不要在同一个较浅层次上一直重复。</p><p class="ql-block">学生的每一个错误都有价值,纠正更有价值。</p><p class="ql-block">自己安排的教学内容,自已问的问题,含泪也要讲完,其实自己也知道很没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问的很深入,呈现要浅出!</p> <p class="ql-block">秦琼卖马Vs涛声依旧!</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唱得壮气不足?经过老师的分析我们终于感悟:哦!因为这更加真实地反映他当时的心情!有新的发现和感悟这样的课才深得人心……</p> <p class="ql-block">这话说的真好!</p><p class="ql-block">理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学以致用才是目的!</p> <p class="ql-block">不是把书讲透,而是讲活!</p> <p class="ql-block">为综合运用而教。</p> <p class="ql-block">以新考熟,成于规范。</p> <p class="ql-block">老师期望:</p><p class="ql-block"> 1 希望每天改变一点点,就会有一点点的改变!</p><p class="ql-block"> 2 静下心来,往远处看,往深处看。</p> <p class="ql-block">清晰的专业表达!</p> <p class="ql-block">风清拂面过,玲珑如花开。</p><p class="ql-block">结语含期许,课程入心来。</p><p class="ql-block"> 一一一一三小老师、风玲结课。</p> <p class="ql-block">祝福满至诚,未来更可期。</p><p class="ql-block">君心知我心,不负凭栏意。</p> <p class="ql-block"> 胸中有梦想,眼里有光芒。</p><p class="ql-block"> 脚下路坚定,未来可丈量!</p><p class="ql-block"> 我们都是教育路上的追梦人!!!</p> <p class="ql-block">附:开班仪式上优秀教师代表</p><p class="ql-block">一一市直三小贾晓黎校长发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尊敬的领导、专家、老师们:</p><p class="ql-block">大家上午好!</p><p class="ql-block">很荣幸能代表全体学员在此发言。此次培训,未曾出发,便已神往于培训地点——河南大学。首先神往于这片土地的历史渊源:这里曾是《清明上河图》中繁华富丽的东京汴梁,曾是晏殊、欧阳修、苏轼、曾巩、王安石等吟诗作赋,论政谋国之地,北宋的文采风流滋养了河南大学独有的典雅和书香;其次敬仰她的百年风华,自1912年建校以来,即使在硝烟弥漫的抗战时期,河南大学辗转多地弦歌不辍,颠沛流离依然书声琅琅。在民族危难之际坚持文化命脉的守护、担当和传承,河南大学,堪称我大中原的“西南联大”;同时,我更神往并仰慕于她的学术思想、学术深度和学术气质。“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首任河大校长林伯襄提出“以教育致国家于富强,以科学开发民智”,到冯友兰、范文澜、周守正、朱绍候等一个个熠熠生辉的学科奠基人,以及今天被广为人知的多次做客央视文化节目《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的学者王立群、港澳区区徽设计者肖红等,河南大学文化厚重,辉映古今,文脉千年,绵延不绝。选择这所历史渊源深厚、文化氛围浓郁、风骨百折不挠的大学,相信一定会有丰富多彩的培训内容与我们相遇相知。在此,也感谢新密教育局领导三年多来,克服疫情期间出行困扰,带领我们从华师大、河师大、河南大学远路寻芳,近处采果,一路同行,精心安排。感谢你们独具慧眼,感谢你们用心良苦!再次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p><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们将在此进行为期七天的学习。我们深知,“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唯有不断学习,充实自我,才能永葆丰盈、能量不竭。</p><p class="ql-block">我们深知:“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和优秀的同行们朝夕相处,让我们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群而不党,君子之风。</p><p class="ql-block">我们深知:“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所有的学习,如果不能落地生根,终是镜花水月。纸上得来,更需躬身力行,才能始于梦想,基于理论,成于实干。</p><p class="ql-block">各位老师,在前段时间火爆出圈的电视剧《觉醒年代》中,辜鸿铭、李大钊、蔡元培、陈独秀以教育者的觉醒焕发了青年的觉醒和时代的觉醒。辜鸿铭说“我们中华的学校是教人明辨是非,激发向美向善情感,遵守道德的地方!”李大钊的“以吾人之青春,柔化地球之白首”,蔡元培的“欲看明日之社会,先看今日之校园”让我们思考教师的本真、学校的本真、教育的本真。百年风云过,人间草木青。人虽远去矣,言犹在耳旁。先贤圣哲振臂高呼的教育言语,愿我们亲之、信之、追之、用之,终身仰慕之,笃行之。</p><p class="ql-block">各位领导,承蒙厚爱,我们以语言表白,更愿意以行动致敬!</p><p class="ql-block">在此,我代表全体学员郑重表态:</p><p class="ql-block">一日为师,终身学习,做学识丰厚的教育人!</p><p class="ql-block">千帆竞渡,百舸争流,做不忘初心的追梦人!</p><p class="ql-block">生逢盛世,不负盛世,做立德树人的引路人!</p><p class="ql-block"> 谢谢大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优秀学员的学习感悟</p><p class="ql-block">1 第二组 新密二高范彩霞 7.14学习感悟</p><p class="ql-block"> 今天听了来自开封市基础教育教研室高红霞老师的《构建有活力有深度的高中课堂》,我收获颇多,有很多思考.高老师说自己是干了很多年却依旧认真的老师!是呀,干了这么多年教育,我们没有太多的选择,那就让我们滋养教育,让教育滋养我们吧!</p><p class="ql-block"> 高老师从五个方面展开课堂,利用一个个真实的教学案例让我们理解:优秀,从上好每节课开始——有意思(扎实)、有效率(充实)、生成性(丰实)、常态性(平实)、待完善(真实)。同时结合北京四中刘长铭校长一节好课的四有标准:有知识,有方法,有生活,有境界,让我们理解如何让课变得丰实,立体……反观自己的教学,我不是正好犯了这样的错:为了追求课堂知识有意义,而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孩子们是否觉得有意思才能去听去学?面对尖子生,我自己是否做到了在课堂上有机智更要急智,重视学生的高认知行为,来自然生成课堂,丰实课堂呢?</p><p class="ql-block"> 高老师结合自己10多年来的高考阅卷经验和参与高考考试细则制定的实战经验,总结了高考命题特征,高考命题的变化,分析了目前教学现状和课堂教学中学生欠缺哪些能力,教师如何做到精准教学,深度教学来突破教学,厘清认识。整个讲座过程中,我一直边听边思考对照自己,以后我也要多抽空读书,勤思考,我想,高老师最后说的这段话也是我以后努力的方向,并与诸位共勉:作为教师要勇于学习,敏于思考,精于研究,善于交流,勇于展示。专业方面要有独特的专业视角,敏锐的专业思维,精准的专业判断,清晰的专业表达。新课标,新高考需要高战位、大视野,深思考、真情怀的明理之师,明日之师。 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好自己,绽放教育智慧,教出更多更优秀的学生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 第二组:新密二高 王磊</p><p class="ql-block"> 很荣幸再次聆听魏宏聚教授给我们上的《课堂教学切片诊断》,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魏老师主要讲了以下几个方面:预设和生成的处理,准确和专业的诊断,传统评课的弊端,如何实现整节课的有效或高效。然后给出了课堂教学中十二个公共核心教学设计:1.前置性作业设计,2.教学目标预设与续写,3.情景导入,4.教学目标呈现,5.有效提问,6.教学中生成事件的处理,7.小组合作的有效性,8.教学结构与教学线索,9.重难点意识,10.教学过渡艺术,11.板书设计,12.结尾。在讲座中,魏老师用了大量的实例和课堂实录节选,边看实例边分析,明晰生动,没有学科和学段的违和感,非常有创意。在讲到重难点环节预设和生成的处理中,强调板书的作用:1.有应对生成的意识与智慧,生成是教学中的必然现象,应重视生成,并有应对、利用生成的意识。2.结合预设目标,以板书强化重难点并应对生成。3.板书之后,要与预设进行对比评价。4.多媒体不能代替板书。</p><p class="ql-block"> 魏教授的讲座内容好,但我觉得应用起来效果会更好,这会让老师在分析课堂教学切片的过程中,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去探讨、琢磨、优化、实践,从而逐步完善课堂中的不足。我们的老师教研的热情特别高,只是我们的评课更多的是基于经验的基础上评价,缺乏依托的标准,这样进步的速度太慢,事倍功半,费力费时,收效微小。如果能用这种方法切片剖析,可是全方位的观察啊,能够让目标预设合理明晰,课堂结构设计清晰,语言表达准确简练,导入新颖有效,小组合作恰当高效等等,被分析一次,或者在专家的指导下分析别人一次,再探讨研究怎么改进,对个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提升都是持续的推动。</p><p class="ql-block">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够努力,而是思维方式需要更新,找到正确的方法再去努力,必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成就更好的自己。感恩遇见,期待成长。</p><p class="ql-block">3 第四组 东大街小学周卫红 </p><p class="ql-block"> 叶澜教授一节好课的标准是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北京四中刘长铭校长一节好课的标准是有知识、有方法、有生活、有境界。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是否做到了高效、精准和有深度?在课堂上我能用心讲课,讲准知识点,讲清易错易混点,以学生为中心,但更多的是停留在较浅知识层次上的重复,没有深入浅出,把学生自然带到深处,不是以学习为中心。 </p><p class="ql-block"> 面对真实情景和具体任务的高考形势,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想首先应该做的是课堂上要创设有情境的教学,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去学习。其次,课堂要做到精准、高效、有深度,能够抓住重点问题,善于捕捉学生的错误,给学生以鼓励和帮助,让学生潜滋暗长。最后要勤于学习、善于研究、勇于展示,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p><p class="ql-block"> 教育是慢的艺术,也是等待的艺术。做一个追梦人,我一直在奔跑的路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第一组学员 尖山初中吴慧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着课改,自己的英语教学工作已经到了瓶颈期了,只听到无奈的、沉闷的敲击声,今天我仿佛在昝老师和魏老师的指引下找到了开启光明大道的钥匙。</p><p class="ql-block">人生要想更精彩,必须有一个个的短期规划,然后付诸行动,激情饱满地、独具一格地、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这样,再平凡的岗位上都能成就不平凡的自己。另外,昝老师的读后续写在课堂中的运用让我又一次沉下心来,慎重考虑如何把读后续写的方法运用到课堂中,为当下孩子们学英语难解除燃眉之急。同时,教师必须明白,我们既教书,又育人,以我们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教师要有超越教材的境界,能够给学生比教材更多的东西。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一个学生,真正地爱每一个学生,要对自己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对学科教学有真知灼见,具有创造性。</p><p class="ql-block">魏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是课堂教学环节的进一步规范化。通过观察不同教师的课堂导入,我们归纳出:导入要根据学情,设计有一定难度的疑问点,激起学习兴趣。这样的导入才引人入胜,且显得厚重。课堂教学结束后,一定要看回应来检测学生是否能解决先前提出的问题。</p><p class="ql-block">另外,板书设计也要遵循四个原则:1. 有空间布局</p><p class="ql-block">2. 有艺术加工</p><p class="ql-block">3.要进行内容脉络化加工</p><p class="ql-block">4. 板书和教学活动同步</p><p class="ql-block">以上的归纳总结,我们从来没有见到过,且在评课时也没有规范化,费时低效。</p><p class="ql-block">魏老师让我们的教学活动更规范化,课堂效率更高效,为我们一线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魏老师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研究型学者的做事风格,只要细心严密就可以把小事做成惊天动地的大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第一组学员 尖山初中吴慧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着课改,自己的英语教学工作已经到了瓶颈期了,只听到无奈的、沉闷的敲击声,今天我仿佛在昝老师和魏老师的指引下找到了开启光明大道的钥匙。</p><p class="ql-block">人生要想更精彩,必须有一个个的短期规划,然后付诸行动,激情饱满地、独具一格地、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这样,再平凡的岗位上都能成就不平凡的自己。另外,昝老师的读后续写在课堂中的运用让我又一次沉下心来,慎重考虑如何把读后续写的方法运用到课堂中,为当下孩子们学英语难解除燃眉之急。同时,教师必须明白,我们既教书,又育人,以我们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教师要有超越教材的境界,能够给学生比教材更多的东西。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一个学生,真正地爱每一个学生,要对自己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对学科教学有真知灼见,具有创造性。</p><p class="ql-block">魏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是课堂教学环节的进一步规范化。通过观察不同教师的课堂导入,我们归纳出:导入要根据学情,设计有一定难度的疑问点,激起学习兴趣。这样的导入才引人入胜,且显得厚重。课堂教学结束后,一定要看回应来检测学生是否能解决先前提出的问题。</p><p class="ql-block">另外,板书设计也要遵循四个原则:1. 有空间布局</p><p class="ql-block">2. 有艺术加工</p><p class="ql-block">3.要进行内容脉络化加工</p><p class="ql-block">4. 板书和教学活动同步</p><p class="ql-block">以上的归纳总结,我们从来没有见到过,且在评课时也没有规范化,费时低效。</p><p class="ql-block">魏老师让我们的教学活动更规范化,课堂效率更高效,为我们一线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魏老师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研究型学者的做事风格,只要细心严密就可以把小事做成惊天动地的大事。</p><p class="ql-block">6第一组 </p><p class="ql-block">苟堂初中 李改霞</p><p class="ql-block">聆听魏宏聚教授给我们上的《课堂教学切片诊断》,收获满满。 魏老师主要讲到课堂教学中十二个公共核心教学设计:1.前置性作业设计,2.教学目标预设与续写,3.情景导入,4.教学目标呈现,5.有效提问,6.教学中生成事件的处理,7.小组合作的有效性,8.教学结构与教学线索,9.重难点意识,10.教学过渡艺术,11.板书设计,12.结尾。在讲座中,老师利用大量的实例和课堂实录切片,一一进行诊断分析。尤其是老师强调板书的作用:1.有应对生成的意识与智慧。2.结合预设目标,以板书强化重难点。3.板书之后,要与预设进行对比评价。4.多媒体不能代替板书。对我的触动很大,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总是会淡化板书的作用。而今天听完讲座,我再次对板书有了新的认识,板书是教师的基本功,更是浓缩着教师的艺术和智慧。一手规范、美观的粉笔字,是一个教师过硬的基本功的展示。板书浓缩着教师的教学智慧。如果一位老师潜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法,就会浓缩并体现在板书设计上。该给学生们呈现什么内容,怎样呈现,怎样布局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反复斟酌,精心设计,一个好的板书,必然是浓缩的,是直观的,是形象的,是概括的,纵观全课、了解全貌,抓住要领,层次清楚、条理分明、主线清晰、枝蔓有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第九组 赵清霞</p><p class="ql-block">现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方便。教师把课下做好的课件直接进行课堂演示,既能节省板书时间,又能给学生带来美的视觉效果,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但是,过分依赖课件,课堂上经常不板书。不仅没有给学生强化知识,也加剧了学生轻视书写的不足。</p><p class="ql-block">现在上课使用多媒体成了标配,白板展示的同时,黑板彻底凉凉!前两年自己参加的赛课活动深有体会!经过精心准备的一节课,精华最终都会浓缩在板书上!构思巧妙的板书不仅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而且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给教学增加美的因素,可谓一举多得。</p><p class="ql-block">课件展示不能替代黑板板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第五组 新密市市直第三小学 贾晓黎</p><p class="ql-block">长期主抓高中语文的高红霞老师的培训题目是《构建有活力有深度的高中课堂》,但正如她所说,所有学科的课堂,所有学段的课堂,都需要有活力,有深度。</p><p class="ql-block">课堂怎样有活力、有深度?高老师从叶澜教授“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谈起——课堂要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接下来,高老师引导老师思考:讲课之前,学生是什么样子的,讲课之后,学生又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学会了原先不会的,发生了变化,才能称得上有深度有活力课堂。所以,一节课上,教师设计的一个个问题必须有深度,有活力,一个个有深度有活力的问题搭建起课堂的有效支架。溯本求源,有深度、有活力的问题设计,必须基于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度研读的基础上。例如课堂上,引导学生品析柳永的《望海潮》诗人描写钱塘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为什么用“风帘翠幕”不用“珠帘翠幕”;又如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描写周瑜的英雄功业,为什么要写“小乔初嫁了”?……这些问题的背后,指向的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语言建构的背后,是思维提升,是价值取向,是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为运用而教,为迁移而教,才能带领语文教学的方向从知识语文走向思维语文、文化语文和审美语文。</p><p class="ql-block">叶澜老师说,优秀,从上好一节课开始,那么,上好一节课的前提,让我们先从研究每一篇教材开始吧!“深”在教材研读中,才能“活”在课堂设计上;“深”在教师的精神境界中,才能“活”在每个学生的心灵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