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自然 <p class="ql-block">科学的教学七种类别,观察规律、观察共性是学习科学的基础,是培育孩子科学思维的根本。经过前面一天半的理论指导、教材解读,今天曹老师带领大家进入自然,实地学习,感受观察自然的魅力,也体验到科学教学是要理论、实物、操作相结合,改变老师的教学观念。</p> 观察学习 <p class="ql-block">曹老师实地指导教学,自然中现身说法。贫瘠的山地首先生长的是针叶林,再经过自然演变,群体交替,最终会被阔叶林代替,这是自然规律。</p> <p class="ql-block">观察自然。感受微风拂面,曹老师提问谷风形成原因,老师们探讨交流,谷地气温上升快,热空气上涌,气流形成。曹老师运用实例说明,让老师们体会到,只有先亲身感受后,面对问题才会更能用心思维,解决问题更加得心应手,教学也就事半功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曹老师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还为大家讲解了山地形成的原因、山涧横纵都是经过日积月累,山水冲刷而导致的自然景观。所以我们要培养的孩子要有善于观察,积极思考的能力,把生活现象当成理所当然,就不能培育出新时代拥有创新能力的接班人。</span></p> <p class="ql-block">观察虫类。所有的虫都是昆虫吗?昆虫其实只是虫类一种,老师们教育孩子要做一个会观察的人,自己也要有观察的能力,身教大于言传。每位老师都俯下身姿,认真观察遇到的各种虫类,根据观察的虫类共性为这些虫子分类。</p> <p class="ql-block">我们还幸运的遇到捕食成功的一只蜘蛛,喜气洋洋口衔食物得胜而归。</p> <p class="ql-block">观察菌类。辨别各种菌种,了解生长环境。</p> 实践收获 <p class="ql-block">这次实践观察学习,老师们其乐融融,把枯燥变生动,让学习变灵动。曹老师身教言传的指导,融入自然的感受,让这群始终对科学不得其法的老教师们,感受到了学生学习的源泉。老师们从思想上转变了以前教学的模式,知道了科学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培育孩子科学家的思维,培养孩子的探究能力。每位老师都发自肺腑的表达了感激之情。</p><p class="ql-block">我们老师就是要不断学习,好像这大山的一颗青松,风吹我不倒,雨淋我不怕,光晒我不热,为祖国河山撑起一点绿,为绿植小草挡下一片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