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1980年底入伍,到2016年《战友报》停刊,我一直是《战友报》的忠实读者,也是《战友报》的热心作者。一路走来,《战友报》伴随我从一名战士成长为一名师职干部。《战友报》是<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我心目中的良师益友,是我人生的指路明灯,尽管它停刊了,但作为一名特殊“战友”,将永远铭记我心。 </span><b style="color: rgb(51, 51, 51);"> </b></p><p class="ql-block"> 刚入伍时我在北京军区工程兵某部连队当通信员。通信员有一项主要工作,就是收发报纸书信,这给我读报用报创造了便利条件,每一期《战友报》到了连队,我总是抢先浏览一遍,自己认为好的文章、有用的文章,先留下个记号,等连首长看完了,悄悄剪下来做成剪贴本,方便今后学习使用。那时候《战友报》最受欢迎了,因为它是军区自己的报纸,写的都是基层官兵的人和事,无论新闻报道、诗歌散文或者言谈杂乱,都离官兵很近,它点燃了无数爱好写作者的梦,许多官兵更是跃跃欲试,我就是这其中的一员。文章写了不少,变成铅字的不多,有的也是一些豆腐块、小边角,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象和记忆。</p><p class="ql-block"> 1985年3月,战斗英雄黄登平发表了《热血男儿一席谈》文章,在军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于是我组织部分官兵、家属开了个座谈会,以读后感的形式给《战友报》寄了一组稿件,《战友报》全文给了刊登。这一下惊动团首长,一个电话把从军务股帮助工作的我调到宣传股,尽管后来因种种原因,没有分管新闻报道这项工作,但《战友报》刊登的这组稿件,让我从连队走进了机关,从一名军事干部定型为政工干部,更激发了我写东西的热情。这些年无论我在哪个岗位、从事哪项工作,无论是做基层干部或是领导干部,都会结合工作给巜战友报》写稿,所写内容也是多样,既有新闻报道,也有理论文章,既有言论杂谈,还有诗歌散文。《战友报》对我很厚爱,多次被评为宣传报道先进个人,还被骋为特约通讯员、特约撰稿人。也是因为这些,我先后参加过军区、陆军组织的“理论宣讲团”,被陆军政治部骋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被全军《政工网》骋为“建言献策”特约撰稿人,让我的军旅路不断出彩。</p> <p class="ql-block"> 利用报纸指导工作,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战友报》一直坚持这一办报宗旨。预备役部队由于组建时间短,法规制度不够完善,在建设和实践中遇到了许多难点问题。为了宣传报道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发展的典型事迹,研究探讨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巜战友报》专门成立一个部门负责巜战友报》后备军版面和《华北民兵》杂志。1998年我任预备役某团政委后,结合工作突际,起草了一些探讨性的文章,编辑部很重视,每一篇文章都要反复调研、多次推敲。有时为了一篇稿子,编辑们经常深入到预编单位,和预备役官兵搞座谈、作交流。针对顶备役部队预编在城区人员难集中、时间难落实、训练热情不高的实际,我起草了巜加强住城市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思考》;围绕党委班子建设,撰写了巜当前预备役部队党委班子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围绕预备役干部队伍建设,起草了巜当前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围绕提高作战能力建设,起草了巜对提高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思考》、巜预备役部队遂行军事任务中开展政治工作应把握的问题》;对预备役部队基层党支部建设、政治教育落实、抓典型工作、争先创优工作、“三战”工作、战斗精神培育等几十个问题作了研究探讨,巜战友报》《华北民兵》都作了刊载。巜按照五句话总要求,扎实抓好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巜坚持以科学观为指导,努力加强预备役部队全面建设》等还作为重点特约稿件推出,在预备役部队中引起了广泛关注。</p> <p class="ql-block"> 一张报纸有没有高度,思想性、指导性强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高质量的言论稿件。《战友报》紧贴部队建设实际、着眼官兵需求、围绕倾向性问题解决,专门设立了《战友论坛》《军事纵横谈》等栏目,并从机关和部队遴选一批有思想高度又爱好写作的官兵担任“特约撰稿人”,有力加强了报纸的言论宣传。这个栏目因为刊登的文章短、质量高、针对性强,很受官兵欢迎。2010年,部队广泛掀起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争做学习型党员干部”的高潮,针对一些同志不知道学什么的问题,我撰写了《学习要向战斗力聚焦》,提出把学习的重点放在提高战斗力上来,让学习力真正转化为战斗力。针对一些单位爱搞花架子、爱开现场会的情况,我起草的《新年慎提新口号》、《要下大力克服形式主义》、《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实干上》,分别在《战友论坛》上刊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二十世纪初,部队兴起了网络建设的热潮,一些领导干部对网络建设缺乏了解,我起草了《领导干部要做建网用网管网的明白人》,号召各级领导干部要在科学建网、有效用网、依法管网上下功夫,做建网用网管网的明白人。部队安全预防一直是个大问题,我先后撰写了《心存侥幸招不幸》《小题也要大做》《莫把人之常情当借口》等文章,因题目新、针对性强、文章短而深受官兵喜爱。</p> <p class="ql-block">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战友报》已停刊七年,我也成了一名军休干部。前几天,和马誉炜主任相聚,他让我写一写和《战友报》的故事。当我再次翻阅厚厚的《战友报》剪贴本,看着一篇篇熟悉的文章,那一件件感人的事迹、一段段优美的故事、一张张亲切的笑脸又在我面前闪现。我感慨、我动容、我怀念,军旅路上相拥奔途的战友,一路给予引领的领导,无私帮扶的亲人朋友,这些也必将激励我不忘初心,振奋精神,重整行装再出发,去追寻人生新境界,向着风光无限的远方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