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家三泉

禅定

<p class="ql-block"> 笔者去过济南的趵突泉,也游过无锡的惠山泉,至于杭州的虎跑泉,她是我的邻居,隔三差五,抬脚即到。</p><p class="ql-block"> 众所周知,上述三泉乃泉中之冠,位列三甲,游客络绎不绝。然而,在我的心目中,名不见经传的洪家三泉却最有韵味。</p><p class="ql-block"> 洪家三泉座落在淳安县西的鸠坑乡,乳洞村。她地处浙皖交界,从杭州上杭黄高速,驱车两小时至宋村出口下,然后跨过有华东第一悬链拱桥之称的南浦大桥,约十分钟的车程,即到了乳洞村。乳洞三泉就在她的村东头。</p> <p class="ql-block"> 说起洪家泉不能不提乳洞和乳洞庵。乳洞村原名洪家村,村民以钱姓居多,上世纪80年代因重名改为乳洞村。上世纪七十年代,距洪家村东南约两三百米处还有个乳洞寺,俗称乳洞庵,庵边有个洞,因洞里乳石钟钟,故称乳洞,寺因洞名,流传千年。</p> <p class="ql-block">  乳洞寺建于唐光化二年,其年资与杭州的灵隐寺和虎跑的定慧寺相仿,是淳安县唯一的唐代寺庙,千百年来香火不绝。寺旁十几米远有个乳洞,是僧人生活用水的水源,该洞冬暖夏凉,乃夏季避暑的绝佳之地。据光绪淳安县志记载,清康熙名士周上治曾这样介绍过此洞:“由南村源行走八里许,得洪家泉,水根从下而上,波纹若花,游鱼数尾出石涧,……有桥过乳洞庵,庵前后栽艺竹,有桃萼,然房宇几扇幽可憩,而僧偶出,悄无人声。因启旁扉外二十余步,既乳洞在焉。片石横亘,缕缕作表玉色, 水乳重,滴人衣,凉透肌骨。此洞所由也,而其中大石下颓如柱,旁有龟宛然,右行丈许,则大岩拗挹,烛照之,作诸体光相而竟不可名。左有泉一区,可供僧茗汲,仰视穹窿,奥辟益奇怪可探,而地滑涩难进,遂止。相传昔有僧秉火深入洞门七日,闻有篙楫声乃返。又某年水涨,有漆瓯器浮出,或见之碑记传之,故老亦不知果否也。然此洞实清凉,创辟有天然之异。而以境过邃,来人少,故名不大彰,毋亦有高隐之旨与,于是,同人揭磕序饮,复渡桥,憩洪家泉,久之乃去。”</p> <p class="ql-block">  1987年邑人钱若虚亦曾写过一篇《乳洞的传说》发表在《杭州民间文学》,文章不长,现照录如下:</p><p class="ql-block"> 乳洞的传说</p><p class="ql-block"> 遐迩闻名的洪家乳洞,坐落在淳安县西部浙皖交界的千岛湖畔,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洞边原有一座古刹,因洞而名“乳洞寺”。自古以来,每逢盛夏,文人雅士云集于此,吟诗泼墨,堪称盛事。相传这洞是一个和尚发现的。</p><p class="ql-block"> 唐昭宗光化年间,洪家村南海拔近千米的研田岭有座寺院,内有数十个和尚。一日,老方丈的师弟下山化斋,途径洪家村不远的地方,突然狂风大作,暴雨劈面而来,离村尚有一段路,和尚躲避不及便钻进了路边的一个山洞。时值酷暑,和尚蹲在洞口,只觉阵阵凉风从背后袭来,他甚觉好奇,便折身往里爬去。洞黑黝黝的,伸手不见五指,往里掷了块石头,好久方听见声音,和尚知道洞很深,并且有水。他不敢再往里摸,看看外面已风停雨住,就退出山洞返回了寺院。当晚和尚把这新奇的发现告诉了老方丈,并劝他亲自下去看看,如若适宜就把寺院搬往洞边。正为寺院连连遭劫而担惊受怕的老方丈听了师弟的话,不免心动,就和几个有头脸的和尚商量,第二天便让一个小和尚挑了一担蜡烛和师弟一道下山来山洞实地察看。</p> <p class="ql-block">  三个和尚进得洞来,只觉凉爽似深秋,眉眼顿开,吩咐小和尚秉烛引路。师兄俩沿着通幽曲径,尾随而入。洞分三层,他们先看了上层的旱洞,再游了中间的气洞,最后才兴致勃勃的去下层观赏水洞。</p><p class="ql-block"> 三洞之中水洞最深,与旱、气二洞相比,又是一方天地。师徒三人,但见洞中多姿多彩,景色各异:仰观头顶,乳石钟钟,神形有别;环顾四周,玉柱冰榭,云幔飞瀑;俯视脚下,流水潺潺,群鱼游跃。好一个人间仙境。三个和尚如痴如醉,一路评评点点,走走停停,他们忘记了时间,也不知走了多少路程,一直走到遂安城边。听到武强溪里的竹棹声,才省悟到距洞口已经很远了。看着筐里的蜡烛也所剩无几,和尚们连忙寻找出路。天晓得!一路进来只顾赏景,没留意归途的和尚,在宛如迷宫的山洞里哪能不迷路啊?情急之下,师徒三人,像热窝上的蚂蚁在山洞里乱转。蜡烛用尽了,只好忍痛点燃自己的手指当灯。后来十指烧没,两眼也被烟熏瞎了,结果三个和尚都死在洞里,变成了三条鱼。从此洞里就有了没有眼睛的鱼。</p><p class="ql-block"> 老方丈死后,寺院的新住持,遵照他的遗愿,不久就把寺院迁到了山洞,并对山洞进行了拓展,在整修山洞时,住持见乳石钟钟甚是可爱。便把山洞取名为乳洞,新修的寺院也就称之为乳洞寺。从那时起,享誉干年的避暑胜地--洪家乳洞就诞生了。 </p> <p class="ql-block">  言归正传。据笔者实地考察,洪家三泉的水源很可能皆来自这个乳洞,只是它的暗流各有歧途,造就了它们千秋各异,品形鼎立的别样风貌。</p><p class="ql-block"> 从外观看,洪家三泉都像个“井”,井圈皆以青石围成,却各呈姿态。其中左下泉以圆着形,以涌泉著称,其水从地下喷涌着翻滚而出,冬天水雾弥漫,远观雾柱,缭绕数丈始弥散开去。</p> <p class="ql-block">  此泉往右,跨过小溪平行约廿步即右下泉。它以头圆身方着形,颇有老僧坐禅之态。此泉最令人费解的是:其水久雨不涨,大旱不干,我行我素,全无盈缩之期,永远不缓不急潺潺而行,就像个远离红尘的老僧,任凭云卷云舒,我自阿弥陀佛。</p> <p class="ql-block">  然而,三泉之中以“上水坎”最奇——土居这里五百多年的洪家村人巳习惯把三泉俗称为水坎。此泉呈长方形分为两格,均以青石围成。上格略大,且头上还有个半月型的小窗,可窥入内侧约十许步之游鱼嘻戏其中。以前,上格之水,专供村人挑水饮用,严禁洗刷衣物等以防污染水源,如有人斗胆违禁,必遭人责骂。相较而言,此泉的外格略小些,是专供村人洗刷相对干净东西的地方,如洗菜、刷碗等,其他如浇地取水、洗马桶等必须到格外下游的地方去完成。</p><p class="ql-block"> 有人称此泉为尤物,乃上苍造化之功。它冬暖夏凉,笔者实测:冬天摄氏14度;夏天摄氏15度,和距此泉上方约三百米左右的乳洞泉水温基本一致;每年最热的七月和最冷的一月水温正负最多不超过1.5摄氏度。这只是其一。</p><p class="ql-block"> 其二、理化生物指标全部达到或优于国家直饮水标准。它清澈夺目,甘冽醇润,难怪村人夏天多半不烧开水,径自到此取水直饮,且从来不闹肚子。千百年来,凡途径此地,或慕名而来洪家泉者,此水坎是必到的打卡地。或洗个手,然后以手代勺,兜几口泉水祛暑解渴。前几年,有朋友不相信此水的神奇,硬是拖着笔者为其带路,专程驱车两百公里来体验此泉的魅力。时值酷暑,我让他在第二格外面的水中站立五分钟,以考量他的体魄,若超过十分钟,我赌他一条中华烟。朋友1.78米的海拔,86公斤的身板,当即伸出毛茸茸的大手,食指一勾:一言为定。结果三分钟不到,他说要抽烟提劲,六分钟不到,他脸色发青,牙磕颤战,伸出左手让我扶他上岸。他说他认输,中华烟在车里你自己拿。</p><p class="ql-block"> 其三、据说该水能美容还能治病。美容?这个我没有体验过,不敢妄下结论,但此水冬天不裂手却是事实。至于用泉水治病,笔者是医生,还真亲眼见到过。大约是1987年,有个在杭州工作的朋友,因患胃病久治不愈,病休在老家,其时,有某医生嘱他每天早上空腹喝一碗洪家泉的泉水,坚持三个月,或许可缓解疼痛。说实话,当时我也不太信,甚至是还有点担心,但后来我亲眼看到他每天早上拿着一只搪瓷碗去洪家泉喝水,并亲耳听他说现在胃部不疼了,过不了多久就去杭州上班了。</p> <p class="ql-block">  平心而论,洪家三泉没有趵突泉北方汉子般的粗涌犷喷,也没有虎跑泉江南闺秀那么涓细雅致,而她却更像未施粉黛的清纯少女,淳真而朴实,自然而略显娇羞。我想,如果有人一定要在她们之间比个美妍高低的话,我以为,若抛开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不论,仅从水质的本身而言,或许无论是外观口感还是理化指标,洪家三泉的水质都将远远把位列三甲的大佬们甩出数里地。</p><p class="ql-block"> 周上治说:“此泉有天然之异,惜入境太邃,来人少,故名不大彰”。确实,生活在康熙王朝的周老先生可谓一语中的,把洪家三泉“名不大彰”的原因总结的很到位。然而,时代变了,如今,两百多年过去,昔日的太邃之境,已成通衢大道,干黄高速和杭黄高铁巳通到了家门口,具有天然之异的洪家三泉,我相信,随着游人的增多,其名必将大彰于天下。</p><p class="ql-block"> 2021.7.13. 若虚 挂笔于临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