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是一群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读完高中的五零后,四十七年前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那些鲜花一样的笑脸,那些纯真的不可亵渎的友情,他们都珍藏在心。今天,在建党百年的日子,他们相聚在一起,重温青春岁月的美好时光,回顾高中时期那些难忘的记忆,也践行他们许下的承诺:时光不老,我们不散!</p><p class="ql-block"> ——本期编辑 风铃</p> <p class="ql-block"> 2021年6月26日,是我们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下乡47周年纪念日!正值建党百年,举国欢庆! 在回忆我们光阴里的故事时,我们也回顾党的百年风雨,历经沧桑巨变得以国富民强;展望未来,党的第二个百年计划已经扬帆起航,在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征程中,我们虽然年逾花甲,但也必将迈着铿锵的步伐,手相挽,心相牵,老当益壮,踏出时代的最强音!因为我们同学当中有许多党员,他们在各自的岗位践行一个党员应尽的义务,起到模范带头作用。</p> <p class="ql-block">张春明,中共党员,著名的中医,教授,曾供职兴安盟卫生学校。退而不休,依然工作在乌兰浩特市矿泉社区,为人们解除病痛。多年来,一直苦心专研医术,攻克许多疑难杂症,为生命撑起一片绿荫,为广大患者排优解难!秉承孙思邈大医精诚的理论,内外兼修,德艺双馨,受到众多患者和家属的信赖及表扬,得到中医界专家的认可,也得到各级政府的表彰。</p> <p class="ql-block">2009年,张春明教授在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个人专著《老年中医保健》,此书一经面世,免费提供给老年大学的学员们及需要的人群,受到广大群众的推崇和热爱。此书,不仅为人们护卫自身健康提供了方向和方法,也为子孙后代留存了养生保健的良方。在弘扬中医文化,精湛中医医术方面,张春明教授一直在做着不懈的努力,他孜孜以求,刻苦专研,经常有论文发表在国家级期刊。荣获各种荣誉不计其数,被兴安盟盟委聘为技术职称鉴定委员会委员。</p> <p class="ql-block"> 学党史,不忘初心,历久弥坚。</p><p class="ql-block"> 同学当中有许多党员,以往聚会时谈论的话题多是对过去的回忆和人生的感慨等等,而这次聚会却大不相同,基本都是围绕建党百年,回顾党史,唱响红歌等内容。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我们国家从贫弱到富强的蜕变进程,见证了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的傲然崛起,我们虽然没有经历硝烟弥漫,血染丰碑的战争时期,但我们在大半个世纪以来,亲眼目睹了党领导下的人们军队的英雄壮举。时间临近八一建军节,特此问候曾是军人的同学们,尽管我们出生在和平年代,但是,在危、难、险、重等关键时刻,到处都是军人的身影,为保卫国家利益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牺牲了许多军人的生命,付出了辛勤的汗水。</p> <p class="ql-block">近日,郑州地区洪水泛滥,灾情严重,人民军队一马当先,日夜不停,奋战在灾区。一幕幕军民联手抗灾的镜头感人至深,令人禁不住想起98洪水,5-12地震中抢险救灾的场面,同时耳边响起《为了谁》这首歌,为了谁?他们不是为了自己的亲人朋友,而是为了人民,为了国家。也许是上了年纪,也许是发至心底的感动,真的觉得军人才是最伟大的人!</p> <p class="ql-block">刘洪奇,军人,中共党员。曾工作于兴安盟检察院,著名的指纹鉴定专家。</p><p class="ql-block">1972年,初中刚刚毕业的刘洪奇,在文学方面就才华初绽,县文化站发现并给了他施展才华的工作。几年后,满怀雄心壮志的他不甘于平淡的编写工作,毅然投身军营,一展英姿。谁知他才华横溢,再次被部队分配到宣传部门,从事部队的文化宣传工作。在此期间,他开始自学文化课以及军事,侦察等方面的各类书籍,并对指纹鉴定产生浓厚兴趣,这为他退役后在突泉公安局,兴安盟检查院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2021年,60多岁的刘洪奇尽管已经退休,但依然在为公安刑侦案件的侦破做着不懈努力。</p> <p class="ql-block">王景生,军人,中共党员,原兴安盟技术监督局局长。</p><p class="ql-block">1976年,下乡期间,曾代表集体户参加了吉林省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并荣获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平日里表现突出,积极进步,于1977年应征入伍,服役于北京武警部队,参加了毛主席纪念堂的建筑工程实施,这是难得的工作机会,在施工过程中,王景生不怕苦,不怕累,积极肯干,多次得到部队领导的表扬和鼓励。退役后工作于兴安盟技术监督局,工作认真踏实,严谨自律,公平公正,做到了一名共产党员该做的事情。</p><p class="ql-block">他不仅是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更是同学们的主心骨,多年来为同学们解决了许多生活中的困难,付出许多心血,同学们对此非常感激。</p> <p class="ql-block"> 这次聚会,我们唱红歌,唱军歌,讲故事,说笑话,仿佛回到那个青葱的年代,忘记了生活的琐碎和烦恼。生活本就苟且,大家一致认为我们照顾好自己,维护好健康,别拖累孩子和亲人是我们的首要任务,至于诗和远方也许就在我们的每一次聚会,也许就在我们的一日三餐,也许就在我们的一书一椅,一杯清茶之中。所以期盼着再次相聚,回顾以往。青春已经逝去,唯有童心不老才能永不散场。</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我们聚会时的精彩瞬间,留于此处,以供重温。</p> <p class="ql-block">喝酒也不能忘了拍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酒佳肴只是我们倾述友情的媒介</p> <p class="ql-block">边吃边唠,有许多说不完的话。</p> <p class="ql-block">男生的酒量——不得不服</p> <p class="ql-block">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p> <p class="ql-block">无障碍碰杯</p> <p class="ql-block">女生甘拜下风,喝茶都十分矜持。</p> <p class="ql-block">和女生碰杯,特别强调风度!</p> <p class="ql-block">喝吧,喝吧,喝啥都醉!哈哈……</p> <p class="ql-block">本文作者:</p><p class="ql-block">贾大民,原突泉县人民医院政工科干事。1969年考入突泉一中,1974年毕业,响应国家号召到巨力公社插队,1976年返城就业于突泉县人民医院药剂科,后调任政工科干事。经岁月沉淀,喜欢游玩也喜欢安静读书,偶尔习作小文慰己慰心,也慰未来时光。</p> <p class="ql-block">本期编辑:</p><p class="ql-block">袁静波 笔名 风铃,出生于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曾工作在大兴安岭,国家一级木材检验员。文海诗轩传媒副社长,内蒙古兴安盟诗词学会会员,突泉县作家协会会员,突泉县政协文史资料编辑室编辑。喜欢闻风而动,动必悦耳,闲暇时光愿在心灵的花园里修篱种菊,拈花一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