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领粮,这个词可能现在的年轻人听不明白了,粮食是花钱买的,怎么是领的呢?</p><p class="ql-block"> 的确,现在的年轻人是搞不明白的,因为他们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个时代。</p><p class="ql-block"> 1978年改革开放前,由于物资短缺,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城乡居民的生活口粮都是按人口计划供应的。</p><p class="ql-block"> 1965年6月份以前,我家在黑龙江绥化农村,口粮是年底前生产队根据秋后一年的收成,在完成向国家上缴的商品粮任务后,剩余的粮食生产队按所辖人口的总数拿出每口人的平均数,再分配给家庭。比如我家5口人,每人每年300斤X5口人=1500斤。这1500斤粮食总量包括了玉米、高粱、谷子、小麦等品种的不同数量(黄豆是经济作物,不在口粮之内,另行按平均数分配)。这些口粮都是原粮,没有磨成粮食,各家领回去之后,还要自行进行加工才能变成米和面。所以,那时的黑龙江农村家庭,家家都会有储粮的粮仓或粮柜,就是把一年中暂时吃不完的粮食储存起来,等需要时再去加工成米和面。</p><p class="ql-block"> 那时黑龙江农村年底分口粮,是不用花钱的,是按家庭人口平均分配的。</p><p class="ql-block"> 分口粮的时间在每年的10月份左右,即在庄稼收割脱粒完以后,并按计划交完了公粮。</p><p class="ql-block"> 分口粮的场面非常壮观。记得搬家前一年的分口粮,正好赶上三哥从铁力回来,老爹就带着三哥拿着米袋子去了,我也就跟在后面。</p><p class="ql-block"> 此刻的生产小队队部的大院里,哇!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五六个大粮仓矗立在小队部房前,粮仓上分别用红纸黑字写着“玉米”、“高粱”、“谷子”、“小麦”等粮食品种。粮仓前的十几个人在忙乎着为各家分口粮。他们有的在粮仓里往外搓粮食,有的在给各家米袋子装粮食,有的在过秤,有的在帮各家把分到的粮食搬到院外,真是忙的不可开交。他们要连夜把口粮分掉,防止下雨把粮食淋湿。</p><p class="ql-block"> 粮仓前,全小队上百户人家的几百人在这里排成了长队分口粮。当轮到我家时,老爹和三哥拿着米袋子装口粮,一袋一袋,装了十来个袋,大概有1500多斤吧。家里的那辆大哥买的大国防鹰把自行车派上了用场,车梁上和后托架上都载上了米袋子,三哥在前面扶车把,老爹和我在后面推着,用了三四次往返才把口粮运到了家。</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1965年夏季,我家搬到了铁力干馏厂,吃上了商品粮,不是像绥化农村那样每年分口粮,而是按月到粮店去领粮。</p><p class="ql-block"> 领粮,要凭粮本,全称是《城镇居民粮食供应本》。粮本,大小尺寸约是一本书的一半大,硬纸壳封面,里面是年度内12个月每个月的供应表。户主名是三哥,(我们是奔三哥投亲才迁入的户口),共6口人。父母和三哥、三姐算成年人,每月计划供应各26--30斤不等的粮食,我和五弟算学生每人每月各供应18--25斤不等的粮食,其中细粮(大米、白面)各3斤,豆油各2两。“五一”、“十一”和春节时,每人当月各增加细粮2斤和豆油一两,6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多供应2斤细粮和一两豆油。如果外出,可以把粮本中粮食定量换成粮票,粮票又分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面额有10斤、5斤、1斤、2两和1两不等。外出时要带上粮票,全国粮票在全国各地的餐馆都可以用,比如一个馒头除要五分钱,还要二两粮票。出门在省内就用地方粮票了,比如去省城哈尔滨就用“黑龙江省地方粮票”就行了。</p><p class="ql-block"> 进城第一次领粮,是三哥带我去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厂在铁力县的东面,距县城五公里,行政区划上属于铁力镇东岗街道居委会。之所以叫东岗街道,是因为我们这里相对县城地势高一些。</p><p class="ql-block"> 60多平方公里的工厂(包括农场),又分成厂区(生产区)、生活区两大区域,中间由省道的县建设大街南北分开,厂区在南,生活区在北。生活区约有两三千户近万人口。生活区内布局完整,学校、幼儿园、医院、粮店、商店、理发店、浴池、俱乐部、职工宿舍、招待所、派出所等一应俱全。整个生活区市政设施完备,三纵六横的道路十分通畅。</p><p class="ql-block"> 粮店,座落在生活区中心大道的西侧,东侧对面是我后来曾工作过的职工俱乐部,南侧是县第四百货商店,北侧是厂图书馆。我家五号楼,也和粮店同处在中心大道上,相隔七八百米左右。</p><p class="ql-block"> 粮店是一幢红顶红墙大屋顶的房子,有点类似俄罗斯的建筑,好多的屋顶,好多的门楼。正面左侧竖挂着“铁力县第六粮店”的牌匾,走进店内,哇!好大的粮店大厅啊!正面是五六个领粮窗口,左右两侧分别是“大米”、“白面”、“挂面”的细粮区,和“玉米面”、“玉米碴子”、“高粱米”的粗粮区及“豆油”、“香油”区。</p><p class="ql-block"> 三哥领我进了粮店,告诉我先拿粮本去窗口开票,每月的细粮要一次性领完,粗粮可分几次来领。记得大米、白面分别是一毛七分五一斤,挂面是一毛八分钱一捆/斤,高粱米和玉米面分别是八分钱一斤,黄豆油是两毛五分一斤。</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付粮员、营业员、驾驶员、听诊器的“三员一器”,是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时期最吃香的职业。因为那时物资短缺,人们的生活需求是按计划供应的。比如城里每家每人每月多少粮食、多少细粮、多少猪肉、多少烟酒、多少棉布、多少烧材、多少煤炭等都是有定量的。人们的定量不够要想得到更多的需求,就得找关系要么要主管部门领导批条子,要么有这“三员一器”的特殊关系可以得到一些平常人定量以外的需求。在那个年代,假如你有一位驾驶员的朋友或亲属,你家的大事小情出行,可就方便多了,因为那时既没有出租车,也没有私家车,只有公家的单位才有车。你要有一位售货员的亲属和朋友也不一般,烟酒糖茶的供应,你可以不用票就能买到。你熟悉一位医生也很重要,家里人的大病小灾到医院,比如别人拿不到的好药你可以拿到,别人没有床位住院你可以拿到床位。在中国人吃饭问题最大的粮食供应上,粮店里的付粮员如果是你的亲属或好朋友,那你就是能人了,很多人就会非常羡慕你,因为你可以拿到别人定量之外的大米白面和豆油,你家的生活质量就会比别人好一些。</p><p class="ql-block"> 那时,人们把这些能办别人办不到的人叫“有关系”,能批条子的叫“有实权”,物质上能互利互惠的叫“关系户”,能融通方方面面实权单位的叫“关系网”。</p><p class="ql-block"> “一招鲜,吃遍天”,好像有道理。在那文体活动同样匮乏的年代,如果你在这方面有其特长将会受到领导和人们的普遍青睐和优待。</p><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初期,由于少年时期对篮球的酷爱与练习,使我的篮球技术有了一定基础,初中刚一毕业就被选入了厂篮球队。在厂队的那几年间,一直打主力场场首发,在每年的比赛中,特别是经常与伊春粮食局、绥化木材加工厂、铁力林业局和铁力县等多支篮球队来厂比赛中,由于我年轻有力量和得分多,在赢得比赛上发挥了突出作用,也就成了篮球场上的明星。那时,在厂内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知道我是厂队篮球打得好的9号,都会向我投来羡慕的眼光。</p><p class="ql-block"> 粮店,就在灯光球场的东南侧,距离也就200百米,无论白天还是夜晚,一有篮球比赛,几位付粮和开票的大哥大姐一定会到场的。孔哥,别人都叫他小孔,是我非常好的朋友和大哥,他既是个球迷,凡有球赛必到场,同时又是个影迷,凡晚上有电影他也必看完才骑车回森铁家中。后来我到俱乐部工作时我们还隔三差五地小聚喝点一元糠麩 *。刘哥一口很浓的山东话,他和瞎陈哥(因他有眼病,眼睛经常睁不开,大家就都叫他瞎陈)虽然不太懂球但也场场不拉。郭姐(她老公黄忠印,非常喜欢看我打球和画画)和孟嫂(老公孟宪刚曾是小学书记,后来和我很熟,她儿子外号叫孟老三和我也很要好,是我从机修车间把他调到车队先当修理工,后又考票当司机的)以及冯主任(因他比较胖,都叫他“冯胖子”)等,都会来观看篮球比赛的,并都是我最忠实的粉丝。</p><p class="ql-block"> 在那一段时间,我每月去领粮,这几位对我崇拜的球迷无论谁在开票,都会在定量之外多给开一袋面粉或二三十斤大米和一斤豆油。尽管也是同样花钱,但是你是买不到的。这对改善我家生活作用很大。一提到领粮,老妈每每都会夸奖我一番,其实那是我有什么能耐,而是这些好人帮助的结果。你说在那个年代,文体活动很少,只是为了喜欢看比赛,这些人就不求索取地热心帮你,何等难能可贵呀!在物质生活条件好了的今天,估计像这样的好人可能不多了。</p><p class="ql-block"> 往事虽已过去,可曾经帮助过我家的这些大哥、大嫂、大姐们我仍然记得,但愿这些好人一生平安!</p><p class="ql-block"> 【一元糠麩】东北话,小酒厂用糠麩酿出的散装白酒,一般一元一斤。</p><p class="ql-block"> 图为小兴安岭美丽风光。我们的工厂——铁力木材干馏厂就座落在小兴安岭南麓的山脚下,前面是一望无垠的松嫩大平原。图片选自《百度图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