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明中都,皇陵,龙兴寺,小岗村

美友12583876

<p class="ql-block">  明中都位于安徽省<a href="https://baike.sogou.com/m/fullLemma?lid=171130&amp;g_ut=3"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51, 102, 204);">凤阳县</a>,为开国皇帝<a href="https://baike.sogou.com/m/fullLemma?lid=64249060&amp;g_ut=3"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51, 102, 204);">朱元璋</a>在自己的家乡凤阳所营建的第一座都城。始建于洪武二年(1369年),于洪武八年(1375年)罢建,共营建六年之久。明中都占地面积为50多平方公里,有内、中、外三道城,其内城宫城(皇城)比北京故宫大12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明中都严格按照《周礼·考工记》设计,具有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等布局特点,以一条南北中轴线贯穿全城。朱元璋下诏在凤阳营建中都时,在全国调集能工巧匠、军士民夫等,不少于百万之众,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在<a href="https://baike.sogou.com/m/fullLemma?lid=674767&amp;g_ut=3"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51, 102, 204);">中国古代都城</a>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悲情的都城。出于种种原因,明中都没有彻底建成,也没有正式启用,在失去了原有的政治光环沦为“陪都”后,又先后经历李自成的纵火、清前期的降格、“破四旧”的洗礼,再加上风雨的侵蚀、岁月的变迁,明中都大部如今仅剩下断壁残垣。</p> <p class="ql-block">明皇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其父母和兄嫂而修建的陵墓,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城南七公里处。初荐号英陵,后改称皇陵。</p> <p class="ql-block">皇陵碑皇陵碑乃“大明皇陵之碑”的简称。位于皇陵神道南端西侧,洪武十一年七月建。该碑由碑首、云盘、碑身、驼峰和鳌坐五部分组成,通高6.87米。历经600余年,仍屹立原处,完好无损。原有碑亭,久毁,柱础石尚在。洪武十一年,命江阴侯吴良督工新造皇堂,朱元璋嫌原碑记皆儒臣粉饰之文,恐不足为后世子孙戒,乃亲撰碑文,重立新碑,全文1105字,追述其家庭出身,本人经历,元末农民起义和他参加起义军的情况,以及东渡大江,统一全国的简略过程。</p> <p class="ql-block">皇陵石像生列于皇陵砖城北门内神道两侧。为32对,自北向南顺序为麒麟2对、石狮8对、华表2对、石马及控马者6对、石虎4对、石羊4对、文臣、武将、内侍各2对。民国22年(1933年)曾对石像生作过一次整修。1对内侍和1对控马人缺头,均从颈端启槽补上,一组石马及控马人身部开裂,也凿洞眼以铁扒加固。“文化大革命”初期,石像生遭到破坏。17对石兽被推倒4对,32条兽腿断缺,4对底座残损,6对石人,1人倒地,1人上部断裂,华表均被推倒,断成2至3截,石马及控马人被砸得残缺不全,仅存1人3马完好。1981年7月、1983年4月和1985年6月相继修复,除1马及1个控马人外,余皆恢复原貌。石像生均系整块石料琢成,质地坚硬,呈黑色,有红筋,皇陵石像生历经600余年,至今石人衣着、扣带、石兽毛发等纤细部分,仍如新刻,极为清晰。石像生造型逼真,刻工精细。</p> <p class="ql-block">小岗村,位于安徽凤阳县东部,隶属小溪河镇,距京沪铁路4公里,距省道307线7公里,距明光、临淮两个淮河航运码头均20公里。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有“中国十大名村、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等美誉。以前却是一个出了名的穷村。1978年,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2004年,时代先锋,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基层干部沈浩同志到小岗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带领全体党员、民众进行新的创业,小岗村又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十八个血手印,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新征程</p> <p class="ql-block">凤阳凤画 </p><p class="ql-block"> 安 徽 省 凤 阳 县 一 带 流 传 的 民 间 绘 画 形 式 。 多 以 凤 凰 为 主 题 , 象 征 吉 祥 、 幸 福 , 一 般 绘 制 成 中 堂 形 式 于 春 节 时 张 挂 。 据 传 明 代 初 年 朱 元 璋 做 了 皇 帝 , 便 将 他 们 家 乡 濠 州 改 为 凤 阳 府 。</p><p class="ql-block"> 自 古 以 来 , 人 们 对 凤 凰 总 报 有 神 秘 与 崇 敬 之 情 , 所 谓 “ 凤 凰 衔 书 ” 是 帝 王 受 命 于 天 的 瑞 应 , “ 凤 鸣 朝 阳 ” 喻 贤 才 遇 时 而 起 或 稀 世 之 瑞 等 。 传 说 中 又 有 “ 雄 为 凤 、 雌 为 凰 ” 之 说 , 转 为 “ 帝 为 阳 凤 ” , 所 以 朱 元 璋 将 家 乡 改 为 “ 凤 阳 ” , 实 有 自 喻 受 命 于 天 的 意 思 , 而 凤 阳 人 画 凤 画 除 了 象 征 幸 福 、 和 谐 、 吉 祥 之 外 , 大 概 也 有 这 层 将 凤 凰 与 皇 权 观 念 结 合 起 来 的 涵 义 。</p><p class="ql-block"> 凤 画 在 画 诀 上 有 “ 蛇 头 龟 背 , 九 尾 十 八 翅 , 鹤 腿 鸡 爪 如 意 冠 ” 之 要 领 。</p> <p class="ql-block">凤阳花鼓形成于安徽省淮河两岸,主要分布于凤阳县燃灯、小溪河等乡镇一带。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p><p class="ql-block">凤阳花鼓作为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传统民间表演艺术自明朝兴起流传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它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边歌,一男一女,男敲小镗锣,女打小花鼓,有时增加乐器伴奏。</p> <p class="ql-block">龙兴寺,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城北凤凰山日精峰下,为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明朝开国皇帝敕建,是明朝皇家寺庙。朱元璋出家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寺初建之时,规模宏大,占地1282.5亩,向有“僧童骑马关山门”之说,寺由中都名匠营建,雕刻精细,规制宏传,等级甚高,是中都城的重要建筑之一。寺宇楼阁规模极为宏丽壮观。据《大明洪武实录》载,有佛殿、法堂、僧舍之属凡三百八十一间。加之朱元璋御制龙兴寺碑文,御书“第一山”碑,更加增加了龙兴寺威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