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追求幸福是一个人毕生的事业,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是一名教师毕生的追求。教育是教师用追求幸福的态度及行动带动学生追求幸福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幸福因爱而生。</p><p class="ql-block"> 2021年7月13日,许昌市兴业路小学陈会平副校长带领德育处主任、班主任等一行四人来到成都参加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南京师范大学研究中心举办的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综合素能提升与阅读教育”高端研修班的培育活动。</p> <p class="ql-block"> “美丽的蓉城欢迎您,巴蜀文化吸引您”开班仪式上,张智老师热情的欢迎大家的到来,在热烈的掌声中,我们新学员正式开班。</p> <p class="ql-block"> 何捷:福建省作协会员,闻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福建教育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研究员。作家,全国写作教学名家。全国新作文写作联盟盟主。福建省语文学会小学专委会秘书长,常务理事。福建省作协成员。福建省语文学科教学带头人。福建地区“游戏作文”“百字作文”创始人,提出“写作教学进行时”这一全新作文教学主张。《语文教学通讯》等近十家期刊的封面人物。先后撰写文章一千六百余篇发表于《人民教育》等期刊,在北京,西藏,宁夏等十余省市公开示范,讲座数百场。已出版《何捷老师的游戏作文风暴》等三十余部个人专著、专辑。</p> <p class="ql-block"> 你可以生气,但怎样生气,化解人与人之间的尴尬,这是一门艺术。《班主任情绪管理专题》为我们讲解怎样不生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核心作用——小孩怕你 </p><p class="ql-block">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p><p class="ql-block"> ——《道德经(十七卷)》</p><p class="ql-block">附加作用——不喜欢你 </p><p class="ql-block"> 表现:不听,不看,不动,不来往……</p><p class="ql-block">隐藏自己——折磨自己</p><p class="ql-block"> 平均年龄,76岁,59.3岁</p><p class="ql-block">生气——百害而无一利</p> <p class="ql-block"> 从古典名著《水浒传》中找典故。</p><p class="ql-block"> 怎样以超低水平中完美逆袭,我们可以学习最牛班主任——宋江。</p> <p class="ql-block">爱可以改变一切——冰心</p> <p class="ql-block"> 戒除“二分”,我们在教育孩子只有对错之分,做事太极端。</p><p class="ql-block"> 其实对错之间,走第三条路——换个思路</p><p class="ql-block"> 来日方长,各美其美</p><p class="ql-block"> 孩子的未来不可预估,因为“一个学生18岁不会写作,可能终生不会写作,但是未来不影响他们将来多元发展。”</p> <p class="ql-block">生气时,你可以;</p><p class="ql-block">出去走走,练练肌肉;</p><p class="ql-block">出一身汗,喝一杯酒;</p><p class="ql-block">约上好友,相聚吹牛;</p><p class="ql-block">实在不行,还有三招;</p><p class="ql-block">一哭、二闹、三上吊;</p><p class="ql-block">搞笑,胡闹!</p><p class="ql-block">上午的讲座在何老师的打油诗中结束,在幽默中收获知识,增长见识,也获得了管理班级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 董兰芳: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实验初中副校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浙江省首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浙江省名师网络工作室德育学科优秀带头人,浙江省智慧型班主任讲师,浙江省师德标兵,《班主任》杂志封面人物,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A证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获浙江省首届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初中组冠军,金华市优秀班主任、磐安县首批特殊教育津贴人才等荣誉。董老师积极倡导“教育,要从走进学生的心灵开始”,“做幸福的教育者”,受邀在各地各校做“班集体建设”“班主任专业成长”“师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讲座百余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谈话开始,董老师抛出了一个个尖锐的社会问题,让我们触目惊心。</p> <p class="ql-block">从心理学角度,首先要读懂孩子,走进心灵。</p><p class="ql-block">1.成熟性和幼稚性并存</p><p class="ql-block">问题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的家庭,小学阶段老师的在孩子心中很重要。</p><p class="ql-block">初中阶段,孩子心中最重要的人物就变成了同学,同伴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强大了。</p><p class="ql-block">高中阶段,逐渐成熟。</p><p class="ql-block">2.假想的观众和个人神话</p><p class="ql-block">相恋的三要素:亲密、激情、承诺。很多老师和家长把早恋搞错了。</p><p class="ql-block">孩子关注自己的发型、衣着、举止……这些行为不全是早恋行为,可能是自己假想有观众的存在。</p><p class="ql-block">不能在公共场合批评孩子,因为孩子有假想观众,他会丢人。所以一定要顾虑学生的面子问题。</p><p class="ql-block">3.情绪反应:开放与文饰相互交织</p><p class="ql-block">初中时期:脾气暴躁——暴风骤雨时期</p><p class="ql-block">4.思维品质:片面性和表面性</p><p class="ql-block">初中异性阶段——小狗式恋爱</p><p class="ql-block">高中已经基本成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缘来不可拒</p><p class="ql-block">缘去不可留</p><p class="ql-block">缘来惜缘</p><p class="ql-block">缘去随缘</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相遇,便是缘。我们这一群有志于班主任事业的优秀同行,将从今天起航,认真学习汲取营养,努力找寻自己更好的模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