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乌拉盖草原游(四)昭庙和北五台山 老柯游记

辽代石窟“真寂之寺”即林东后召庙石窟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查干哈达苏木,北距辽上京遗址15公里的山谷中,距赤峰300公里。 这里是佛教胜地,现存浮雕佛像110尊。石窟开凿在桃石山东南面陡壁上,分中、南、北三窟。窟前是清代续建的-庙“善福寺”。中窟眉额刻“真寂之寺”四个大字,为辽代开凿石窟的题名。“真寂”二字与中中窟内释迦牟尼“圆寂”之意相合。窟内释迦卧佛像周围有佛弟子像若干。窟壁有千佛像百余尊,形象各异,南窟雕像中间为佛,骑狮子和象的文殊、普贤二菩萨分列两边,又有供养人服侍,窟门口有金刚力士像。北窟分内外两室,外室雕像同于南窟,内室造像均为浮雕,有佛、弟子和供养人,两侧刻有胡服装束力士像一对,颇具特色。 桃石山谷口两侧缘石壁立有两尊金刚力士浮雕,十分生动,一东一西,各自把定金刚杵,足踏耐熏二鬼。<div>以上为网上介绍,说得热闹,我们去了北五台山看到桃石山,有人爬上桃石山,却没听说石窟。看来我们只是去了一部分:七锅山国家地质公园。</div> 七锅山国家地质公园 占地30 平方公里,核心景观有号称北五台的昭庙及其南山七锅山、别楞山、天龙山、双峰山、将军山、圣象山、天蓬山、鼓山、点将台、桃石等等。 真寂之寺位于群山之中。圣水、别愣、灵岩三山鼎立,自然造就一个箕形山谷。灵岩山从谷地骤然拔起,悬崖峭壁,十分险峻。 一桃形巨石 耸立在峰顶崖端,风吹欲动,雨打欲摇,长年与日月为伍,和云雾结伴,正面望去,宛若鲜桃,而侧面相看,则如鸡雏凌云。<div>从七锅山看桃石,像!</div> 冰河期,冰川载着石板移动,遇到巨石阻挡遗落在这里,形成漂砾,桃石山上的桃石也属于漂砾。 昭庙外围 据说石窟寺外,桃石山下的峭壁上,凿有一处石窟,但这石窟不是供奉佛像的,而是当时看护石窟寺的僧侣居住的“宿舍“,至今也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看到网友照片,塑像微带笑意,使人啧啧称奇。 <div><div><br></div></div> 和平吉祥塔 和平吉祥塔,名不虚传,时时有飞鸟环绕。 护法神 六字真言 在岩壁和巨石之上多有清代阳刻梵文:“六字真言”。 <br> 如意弥勒佛 拱桥 昭庙前的圣水井:与桃石山南北并行相对的一段,叫阿拉申敖拉,即圣水山,山下正对着后召处,有一眼清泉,甜极、凉极。据说当初盛逢庙会,每天万人全用此水。 圣水井亭子的顶棚 在圣水井旁我发现了昭庙!沿此拾级而上,或从旁边绕道而上即是昭庙。 据传,唐僧西天取经回国后,其弟子在这里布道。契丹人的“真寂之寺”,曾经是大辽王朝的皇家寺庙,香火缭绕,馨香缕缕,随着契丹人衰败,寺庙被毁。清代重建定名“善福寺”,喇嘛颂经赐福,成为信徒膜拜之地。 因不好拍神堂,只好拍拍外围。 召庙始建于辽代,由石窟和外殿两部分组成,石窟开凿于辽代,史称--真寂之寺,外殿建于清代,名为善福寺,是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召庙分为前召和后召,后召名为“真寂之寺”。前清时巴林王扩建后,清帝御赐“善福寺”匾额。石窟部分及其唇连的七间大殿保存尚好,属契丹文化珍迹。 召庙坐西向东,这与契丹族“朝日”习俗相符。七间大殿,宽二十三米,深六米余。正面壁上百数十浮雕神像中间,穿有三窟。以正中一窟为最大,三个石窟内均有雕像。<br> 昭庙群山环绕,东望圣水山,西望别楞山、南望七锅山。<div>有兴趣者,可爬“阎王道”,转“桃石”,钻“再生洞”“金龟洞”,望“金龟探海石”,踏“萧太后车道”、饮“圣水井之水”,领略自然造化之神奇。</div><div>登圣水长春亭,妙善亭,赏和平吉祥塔、大佛台与聚莲宝塔,感受人文景观之乐趣。</div><div>我来前没做功课,地陪介绍过于简单,游玩时间较仓促,被小领队“贴身警卫”,按时返回,也只能蜻蜓点水了。</div><div>(资料摘自网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