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救”在你身边——城关中学七(9)班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秋风秋雨

<p class="ql-block">  “快来人,快来人啊,救命了!”有人倒地却又手足无措,这样的场景你是否曾见过?抑或亲身经历过?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倒地者的生命力逐渐散去。这样的事时有发生,也许下一个就会出现在我们的身边。那么,是否有方法可以挽回这么一条生命呢?答案是有,心肺复苏作为一种广泛应用在现代急救中的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延续倒地者的生命,使得专业人士可以及时赶到并救助倒地者。习得这一项技能,有助于我们在社会上及时地挽救他人生命,利人且利己。</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新昌县人民医院七号楼四楼,城关中学七(9)班的学生们,在专业医生以及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心肺复苏技术与AED体外除颤仪的使用。</p> <p class="ql-block">上午10:20,同学们陆陆续续到达了教室,医生正在教室中央准备道具假人,同学们跃跃欲试,假人的吸引力很大,每隔一会儿就有一圈人凑过去围观。</p> <p class="ql-block">道具准备好,大家靠墙围成一圈,医生首先声明心肺复苏技术十分危险,使用于正常人身上极易发生意外,因此,当我们在街上看到有人倒地,应该先上前询问,唤醒,如无反应,则默默计数5~7s,手置于颈动脉上,耳贴于口鼻旁,细听其呼吸,若无任何生命体征,则指定人呼叫120,另指一人去取最近的AED体外除颤器。使用心肺复苏术促使血液循环,模拟心脏功能。双手交叉,双臂伸直,下手掌翘起,置于倒地者,以手按压其胸骨中下1/3交界处,快速下压三十次后,将一只手置于倒地者的前额,然后用手掌推动,使其头部后仰;将另一只手的手指置于颏骨附近的下颌下方;提起下颌,使颏骨上抬,用手清理倒地者的口腔,并做两次口对口密封的人工呼吸,模拟肺部功能。如此一个周期,反复循环直到专业人员赶来。标准的心肺复苏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倒地者生命安全。</p> <p class="ql-block">接着是AED体外除颤仪的使用教学。研究表明,心脏骤停大多是因为心室颤动,在心脏完全停搏之前,有一段心率极其不稳的阶段称为室颤,是心源性猝死的元凶之一。此时的患者,心脏射血功能无法正常使用,需要及时用电极片电击来矫正心率,促使其恢复工作,目前,大多公共场合已经配置了傻瓜式语言体外除颤仪-AED。它一般装在一个红色的小方包里,为了其更好的工作,医生首先将患者置于平坦的空地上,按照说明书正确放置两片电极片(患者右胸上部及左胸下部),接入插口,AED自动评估、工作。使用者只需按照语音指导来操控机器即可,非专业人员在约30分钟的学习下就可以学会它的使用。</p> <p class="ql-block">尔后,我们分成两组体验了心肺复苏术和AED的使用,以及学习了七步洗手法,起初同学们不标准动作甚多,但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大多能够达到使用标准。在本次的学习中,同学们切实地感受到了习得心肺复苏术的必要性,同时也为学习了一项实用性技能而高兴,最后在同学们快乐的跟医生和老师合了影宣告了活动的圆满结束。</p> <p class="ql-block">张家钰/文 丁一刚 梁琰琰/摄影</p>

倒地

心肺

除颤

复苏

置于

使用

同学

体外

医生

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