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县红色双馆开馆

润泽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百年风雨兼程,百年风华正茂。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加强老区人民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老区革命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雷峰镇蕉溪老区村的“蕉溪之战纪念馆”、盖德镇下寮老区村的“八斗堂革命历史陈列馆”分别于建党百年前夕正式开馆。</p><p class="ql-block"> “蕉溪之战纪念馆”位于原游击中队活动点的“火旺堂”,总面积约800平方米,馆内布置有图文版、实物展柜、声屏影像、红色讲堂等。</p> <p class="ql-block"> 1949年6月上旬,永德仙人民游击队蕉溪游击中队在雷峰蕉溪成立后,积极带领人民群众反“三征”,并配合西南乡人民政府开展减租减息斗争。同年9月25日至27日,国民党反动势力和土匪联合进犯蕉溪村,妄图剿灭蕉溪游击中队。在永德仙游击队指挥部和闽粤赣边区纵队第8支队第4团第26连的支援下,经过三天的激烈战斗,敌匪被击毙5人,击伤20多人,击退了敌匪的进犯。游击队员牺牲1人,受伤多人。“蕉溪之战”的胜利,极大鼓舞了游击队战士和民兵、人民群众的斗志,增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必胜的信心,为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德化作出了有力的贡献。1985年,雷峰蕉溪村被确定为革命老区村。</p> <p class="ql-block"> 图为1932年中共地下党活动据点&nbsp;</p> <p class="ql-block">  “八斗堂革命历史陈列馆”是原中共地下党活动据点的“八斗堂”,总面积200多平方米,A馆以图片和实物等集中展示了1932年至1934年,红二支队革命志士与当地群众浴血奋战、组织苏维埃农会、开辟地下交通站、爆发下寮大弯格战斗、开展革命斗争等历史事件。B馆以图文主要展示中国共产党创建百年来的历史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盖德镇下寮村的变迁情况和未来展望。八斗堂宅院始建于公元1752年(清乾隆壬申年),距今已近270年。1932年春末地下党员李其森(盖德村人)等到下寮村开展革命活动。发现八斗堂宅院地处下寮村东北侧的旮旯角落,偏僻隐秘,宅大房多、人少无杂,出入便捷,群众革命觉悟又高,因而确定八斗堂为中共地下党活动据点。而后地下党李其森、李凤朝、林书作、林万地等人经常出入八斗堂,组织成立苏维埃农民协会(即时俗称“农会”)。发展寇家碧、寇修杉、寇兴佩、寇家陞、寇修卓、陈双、吴信等会员数十人,核心人员分工负责发动民众,开展抗征活动,掩护地下党政要人员接头联络、传递情报,为工农红军筹粮、作向导等地下工作,开辟了由盖德——泗荣乡(下寮、下坑、上坑)——大坂——苏坑的地下交通线。1934年为配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斗争,根据中央指示,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和红二支队主动出击,在德化县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4月初,红二支队政要人员李剑光(支队政委)、粘文华(支队政治部主任)带领“红二支队”潘月花(女,机要员、卫生员)等战士秘密驻勤八斗堂多日。4月14日李剑光同志率领红二支队战士在丁墘村镇压了国民党德化党部执委。5月初,又在德化剿灭了到处敲诈勒索、民愤极大的土匪连长和国民党暗探。5月下旬,红二支队还抓捕了民军营长弟弟,缴获了不少枪支弹药。同年初夏,发生下寮大弯格遭遇战,打垮国民党德化县保安队,部队毫发无损转移入永春。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革命斗争转入低潮,地下党继续以八斗堂为据点,百折不挠地为革命活动提供物资供应、情报传递等做出应有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两馆在建党百年前夕开馆,既生动展示了老区革命斗争的史绩,也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通过纪念馆和陈列馆的开馆,冀望广大党员、老区人民能通过学习研究地方革命史,从中汲取政治智慧和营养,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p><p class="ql-block"> (德化县老促会 黄润泽)</p>

八斗

支队

红二

老区

地下党

革命

德化县

蕉溪

盖德

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