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可可托海,听名字像是海,可她不是海。她是一个休憩灵魂、高洁轻灵的净土。这里山的沉稳,水的剔透,石的奇特,树的幽静,人的热情,让来到这里的人停下了脚步,顿住了目光,留恋缱绻,顿时爱上了这一方水土。夏季的可可托海犹如人间仙境,凉爽适宜的气温、简约而又不失旖旎的原始风光引来无数的游人过客。那高山峡谷、湖泊河畔、 神泉飞瀑都是避暑消夏的绝佳去处。</p><p class="ql-block">带着盛夏的畅然清凉,走进可可托海的世界里。感受绿色铺满的大地,和点点花朵缀满的大地!</p><p class="ql-block">歌手王琪的一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火爆了网络,名震祖国的大江南北,可可托海也成了人们向往的神秘地方。可可托海位于新疆富蕴县城东北48公里的阿尔泰山间。蒙古语,意为“蓝色的河湾”。可可托海风景区暨新疆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占地面积788平方公里,景区由额尔齐斯大峡谷、可可苏里、伊雷木特湖、卡拉先格尔地震断裂带四部分组成。它以优美的峡谷河流、山石林地、矿产资源、寒极湖泊和奇异的地震断裂带为自然景色,融地质文化、地域特色、民族风情于一体,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特种旅游(徒步、摄影等)、科学考察等为主要特色的大型旅游景区。2012年,可可托海风景区晋升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可可托海三号矿是伟晶岩脉矿坑,深200米,长250米,宽240米,边壁上的盘山道呈螺旋状,积水漫到矿坑腰部。盛产世界上已知的140多种有用矿物中的86种矿,其中铍资源量居全国首位,铯、锂、钽资源量分别居全国第五、六、九位。是全球地质界公认的“天然地质博物馆”。坑内有86种矿共生。其规模之大,矿种之多,品位之高,成带性之分明为国内独有、国外罕见,蕴藏着有锂、铍、钼、铷、铯、铪、铀、钍等多种稀有及放射性元素。可可托海矿藏非常丰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三号矿脉。三号矿脉蕴藏着稀有金属铍、锂、钽、铌、铯等;有色金属铜、镍、铅、锌、钨、锰、铋、锡等;黑色金属铁等;非金属矿物云母、长石、石英、重晶石、兰晶石、石灰石、煤、盐、碱等;珠宝石矿海兰石、紫罗兰、石榴子石、芙蓉石等共86种矿物,占人类已知有用矿物种类的60%,而且各种矿物呈十分规则的螺旋带状分布,分布界线非常分明。最令人惊喜的是这是一个草帽型矿,在矿坑四周仍有大量未被挖掘的资源。</p><p class="ql-block">许多国家对冶炼过的“废矿石”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日本。日本人曾经提出要用一公斤粮食换取这里的一公斤“废矿石”。但是这个便宜我们没有占。因为即使是冶炼过的“废矿石”里,仍然含有丰富的各种金属元素,只不过因为考虑冶炼技术和成本等方面的原因暂时封存。矿区的人们这样说“宁愿饿死,也要把日本馋死。”</p><p class="ql-block">三号矿坑</p><p class="ql-block">三号矿坑与共和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因为正是这个坑,在上世纪60年代曾为国家偿还了前苏联47%的债务。当年,这里云集了中国和前苏联的高级科学家,中苏交恶后,苏联专家撤走,点名要用这个矿坑的矿产还债;也就是这个坑,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爆炸立下了不朽功勋,这个大坑,不仅为中国第一颗核弹提供了必须的稀有金属,而且更为核弹的成功爆炸、航空航天事业以及相关尖端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资金后盾。当年在成功爆炸核弹之后,国防科工委向矿区专发了一份贺电和感谢信,已被永久收藏。包括后来的“神舟”系列航天工程,所用材料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这个矿坑。这个大坑,专家称之为共和国的功勋矿。最让人大饱眼福的是这里出产的矿物珍品,人们采到过16公斤重的海蓝宝石、17公斤重的黄玉、60公斤重的钽铌单晶矿、500公斤重的水晶块、12吨重的石榴石、30吨重的绿柱石晶体等。最引人注目的是60公斤重的钽铌单晶矿,它通体黝黑,钽铌含量超过70%。钽铌被称为“宇宙天空时代的稀有金属”(俗称黑宝石),其合金被广泛应用于火箭、人造卫星、航天飞机等的制造。</p><p class="ql-block">正将“地质三号坑”申办为国家级世界罕见地质博物遗产。</p><p class="ql-block">除了三号矿坑之外,在可可托海小镇的地质陈列馆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块指甲盖大小的透明玻璃状矿石。这是迄今世界上第一块额尔齐斯石。</p><p class="ql-block">1982年,来自成都的地质工程师韩凤鸣在额尔齐斯河畔发现了一块重5克的白色半透明自然晶体。1984年,它被国际矿物学会确认为世界上首次发现的新矿物,因世界上仅此一块,所以被命名为额尔齐斯石,韩凤鸣无私地捐给了地质陈列馆,成了镇馆之宝。这块价值连城的额尔齐斯石距今发现命名近二十周年。此前它一直静静地躺在两间平房的玻璃窗里,只有贵宾来可可托海参观时方能一睹它的风采。一般的游客只是听说而已,却无缘与它相见。</p><p class="ql-block">1960年7月,前苏联单方面撕毁对华经济援助协议,撤走专家,逼迫中国限期还债。总外债折合人民币52亿余元。按照协议,外债应于1965年前全部还清。</p><p class="ql-block">经中央研究决定,以苏联急需的稀有矿产品来抵债。到1964年,中国提前一年还清了20世纪50年代欠前苏联的全部贷款和利息。1965年10月前又还清了蔗糖贷款和贸易欠款,至此还清了欠前苏联的全部债务。有资料显示,可可托海矿务局还债矿产的价值占到了总外债的40%左右。</p><p class="ql-block">核试验</p><p class="ql-block">中国制造原子弹、氢弹等核试验所用的锂、铍、钽、铌、铯等稀有金属主要来自可可托海矿。该矿为中国“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及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英雄矿”、“功勋矿”。</p><p class="ql-block">人造卫星</p><p class="ql-block">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由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升空。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独立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而东方红一号卫星使用的是可可托海提供的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