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成长的路上(一)

儒雅的花生

<p class="ql-block">走在成长的路上(一)</p><p class="ql-block"> 2011-05-04 15:44</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来学校已经快六年了,每次想起第一次踏上讲台都像是昨天一样!每天上课、备课、辅导.....生活都是这样一直不断的重复着,但我心中的教育理想变得越来越清晰和崇高。</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自己是一个有点个性的人,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心里很清楚。就这样默默地坚守着一片圣土,不愿被外界干扰,朋友都戏称我住在晋城最高的地方修仙呢,每次听到这些我总是点头笑一笑。我不想争些什么,不想为了一些虚伪的荣誉而搞的自己很疲惫和很势利。只要是我教过的学生说我好,就是我最大的欣慰了。送走了一届学生后,心里上成熟了很多,真正体会到了“痛并且快乐着的感觉”。这种感觉我一直认为人过四十后才会有的,是我少年老成了吗?那为何人们总是叫我“老卫”?</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六年了,自己熟悉了一遍高中所有的知识体系了,旧教材和新教材我都教了一遍,这才感觉教学上有一点点心得,才敢给当前课本动“小手术”,那为何我还一直找寻教师的“原质”是什么?怎样才能走出当前自己所面临的困惑?什么是教师?。。。。。。脑海中反复想。&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nbsp;&nbsp; &nbsp;&nbsp; 面临新的教学模式,我一直在积极跟进,但又一直找不到出口。上课。。。。。。怎样上课?。。。。。。什么又是学生真正的需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近我研究了一下群体效应与个人思维模式之间的关系。有这样一段话:“群体思维”主要出现在精神高度紧张或者情况非常复杂的时候,此时大家用相似的决策和工具得出相同的结论。其表现:容易被一个可信的消息来源所说服,而不是冷静得来的可信论据。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不能正确的对待不确定性,显现的非常自负。容易形成和大多数人相同的态度---羊群效应。吸收符号自己行为和态度的信息,并以此来解释信息。....等等。想想最近我的学生的表现,我觉得我们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增进学生的智力水平之间建立了一种桥梁,但忽略了学生在这个桥梁上也有跳河的危险。这种跳河就是“集体自杀”的群体效应,相反,也有集体“跳过河”的群体效应。 这其中的奥妙真是难以琢磨,试想这种情况也有可能发生在高考之中。如何有效地制止和引导学生跳过河,目前我还没有积极有效的方法。</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 正如我现在进行的课堂一样,有些思维固定化、模式僵硬化。这种情况就象是天天吃馍头,人总有吃腻的时候。作为教师,我看到这种情况也是赶紧想办法调节一下。展示疲劳时换种方法,或是我干脆直接讲了。但这也只是偶尔换了一下口味,馒头变成了小米饭,小米饭吃多了人也会腻。真是太难了,作为一个高级厨师也没有办法天天换花样吧?天天讲授式的教学一如开“去痛片”药方,不管什么病都能治,但天天展示的教学也是吃“去痛片”,中毒也是有可能的。唉,太绕了。我们当教师的真难啊!</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 “6”本是一个很吉利的数字,当老师就要6年了,现在才觉得刚刚开始。对即将到来的高考,我充满希望。希望也是个丰收年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