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性格和恰到好处地刻划人物内心世界是柴氏作曲的绝活之一。他的后三部交响曲,其内容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富有哲理性。尽管宿命论的意味较浓,但的确真实地反映了其本人的命运和世界观,使人感到乐曲中的每一个音符都发自内心深处。对命运的顺从与无奈、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展现在听者面前的是一个极端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如果说旋律优美是柴氏音乐征服听众的一大法宝,那么如此巨大的反差和强烈的对比则是他交响乐作品的另一大特色。</p> <p class="ql-block">柴氏的交响曲与贝多芬的交响曲相比,两者风格迥然不同,前者属“内向型”,后者呈“外向型”;前者深沉、忧郁,后者激情、奔放;前者旋律优美动听、感人至深,后者节奏明快、气势磅礴。不同场合、不同心情,欣赏不同风格的作品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做事缺乏信心和勇气时,贝多芬的交响曲无疑象是一针强心剂,会令人无比振奋;当需要冷静下来认真思考未来或憧憬美好幸福的生活时,柴氏的交响曲会激发灵感,将听者带入梦幻般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柴科夫斯基的最后三部交响曲是在同一思想情绪下完成的,即残酷的命运捉弄之下的忧虑、伤感的心情。因此,这三部交响曲被一相同的思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们不同程度地反映出了这种情绪。柴本人并未做出过这种解释,他对各部作品的看法有着很大不同。柴将第四交响曲题献给“我最好的朋友”、赞助人--- 冯·梅克夫人,并送给她一份有关这部交响曲的全面而详尽的文字说明。这些说明极可能在后来对梅克夫人更好地了解这部作品起了很大作用。相比之下,柴对第五交响曲的说明十分简练。至于第六交响曲,他原打算不公开标题,但在弟弟莫杰斯特的建议下,最终采用了“悲怆”这一标题。</p> <p class="ql-block">尽管柴科夫斯基未向他人表示过这三部交响曲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但根据他当时的状况,稍加分析之后就会自然地认为它们之间不可能没有任何联系。1877年,柴科夫斯基可能为企图驳斥有关他同性恋的谣言,与一位没有多少爱情基础的女子草率地结了婚。这次婚姻是短暂而且对柴来说是灾难性的。很快他就发现,这种结合非但没给他带来幸福,反而使自己陷入了一种无法摆脱的苦难深渊。</p><p class="ql-block">过程是这样的:当年5月柴科夫斯基与崇拜他的、28岁的音乐学院学生米留柯娃相识,并很快论及婚嫁。米留柯娃曾威胁柴科夫斯基,若不与其结婚就自杀。生性善良和富有同情心的柴科夫斯基无奈答应了此门婚事。同年7月,柴科夫斯基写信给梅克夫人,告诉她将在月内结婚。信中柴科夫斯基透露,他在这次婚姻的决定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他说:“如果我突然与她一刀两断,就会使她很苦恼,甚至会逼她走向绝路。因此我只能作出一种艰难的选择---要么牺牲这个少女,让她毁灭来拯救我的自由,要么就得结婚。我不得不选择后者。”</p><p class="ql-block">结婚9周之后,柴科夫斯基因无法忍受妻子的色情狂倾向而企图投河自尽,却被人救上岸。此后与弟弟莫杰斯特相约逃往圣彼得堡,结束了他短暂的婚姻生活。</p> <p class="ql-block">就象贝多芬在他的第五交响曲中通过一种简捷的戏剧性冲突,成功地表达了一种人们与自己的命运作不懈斗争最终取得辉煌胜利的思想情绪一样,柴科夫斯基也企图通过他的第四交响曲表现出他对自身命运认识的一种思想感情。</p><p class="ql-block">他从未将自己与贝多芬做过比较,作为一名交响乐作曲家,与贝多芬相比,他为自身的缺点而感到自卑。但事实上,经过前三部交响曲的实践,他已积累了不少经验,完全有能力在一个崭新的、抒发自我感情的交响乐领域里大显身手了。他已熟练地掌握了运用一个缓慢的引子来自然地引出奏鸣曲乐章的技巧。</p> <p class="ql-block">柴科夫斯基的第四交响曲先由铜管乐器奏出一个威严的主题。</p> <p class="ql-block">音频:命运主题</p> <p class="ql-block">关于该主题,他在给梅克夫人的信中解释到:“命运之力打破了我们从现实生活中获得幸福的希望。它妒嫉地注视着我们,宁愿看到我们的生活更加不安宁和美满,它象达摩克里斯的箭在我们的头顶上高悬,始终在折磨着我们的灵魂。”在第一乐章中,柴氏将生活描述为残酷无情的现实与美满幸福梦幻之间的反复交替,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主题充分反映出了这种矛盾。</p> <p class="ql-block">音频:憧憬幸福</p> <p class="ql-block">随着乐曲的第一次被打乱,抗争的主题逐渐减弱,尔后,又一次增强了这一勇敢斗争的主题,由此而产生了上述第二主题,它将人们引入一个美丽的世界,形成某种幻觉。</p> <p class="ql-block">音频 抗争</p> <p class="ql-block">柴氏对他这部作品中的连接部分不太满意,但这里的确如实地反映了其本人精神状态。将这两种截然对立的乐思融于一体,对他来说,确实显得无能为力,乐思最终服从于严厉闯入的命运主题。该主题反复出现了好几遍。</p> <p class="ql-block">音频 沉思往事</p> <p class="ql-block">音频 沉思往事2</p> <p class="ql-block">第三乐章是一首谐谑曲,在这一乐章,人物的思想活动显得更加活跃,它描述了一位醉汉在其脑海中形成的一连串幻觉,渲染出了一个吵吵嚷嚷的农夫形象及街头卖唱和一队军人走过的场面。</p> <p class="ql-block">音频:街头醉汉</p> <p class="ql-block">音频:醉汉幻觉</p> <p class="ql-block">也许柴科夫斯基从托尔斯泰的《哥萨克人》一书中获得了灵感,该书中的男主人公放弃了令其烦恼的都市生活,而投身于高加索山脉大自然的怀抱。从托尔斯泰那里得到的这本书,一定给柴科夫斯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管怎样,整个乐曲还是以民众欢庆的宏大场面宣告结束。柴科夫斯基为此解释到:“假如你从自己那里得不到欢乐的话,那么你就到人民中间去吧。那里有纯朴而热烈的欢乐气氛,让自己为他人的欢乐而陶醉吧,生存下去并非完全无望。”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乐曲紧紧围绕这一思想反复回旋,此刻命运由情绪高涨的欢庆场面取而代之。</p> <p class="ql-block">音频:投入自然怀抱</p> <p class="ql-block">文:tianan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