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读书最甜

张娜

<div align="center"><h5>“梅雨霁,暑风和,高柳乱蝉多。”</h5><h5>这个夏天最甜美最清凉的事</h5><h5>莫过于夏日午后静静地阅读一本书</h5><h5>让优美的文字伴我们度过一段静美时光</h5></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01发起倡议</h3> 暑假不虚度,正是读书时。2021年7月11日,暑假生活已开启一周,经过一个星期的休整,老师们疲惫的身心都得到了放松和调整。为了用阅读丰富老师们接下来的假期生活,让老师们的暑假不仅有烟火,更有书香,张晓娟副校长在实验一小读书联盟群发出读书倡议《暑假不虚度,正是读书时》:好读书、读好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捷径,所有的优秀教师都是爱读书的人。爱读书的人内心坚韧无比,因为从书中汲取的知识会为你铺就一条走向专业成功的坚实之路!倡议一发出,老师们立即热烈响应,实验一小教师们的暑假读书之旅正式开启。<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02一起读好书</h3> 烈日炎炎,唯有阅读是件清凉而温柔的事。今年的读书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多彩,老师们可以参加山东省教育发展服务中心开展的“阅贤思齐,读教相长”读书活动,和全省的老师们一起共读课程、展示笔记、听取教育名家讲座,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读书节奏,读自己既定的书目。总之,精读一本好书,点亮一盏心灯。与书为伴,促进专业快速成长,为教育教学奠定更好的基础。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03书海拾贝拓思想</h3> 给心灵一缕书香,让生命收获成长。老师们在书中汲取营养,在工作中用更专业的知识让孩子获得成长的幸福。张晓娟副校长在倡议中提到,读书有所得,落笔记收获。好书应该读两遍,第一遍正常通读,放松去读。第二遍读的同时做读书笔记。好的读书笔记是为了便于自己以后能重温这本书,甚至可以做到取代原书的程度,深度阅读的核心技术就是读书笔记。做笔记时可以摘抄书中的原理和精华,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随时写下来,这些想法可能是对作者的质疑或肯定,也可能是自己产生的灵感,稍纵即逝,如果不记录下来,很快就会被遗忘,这或许会成为我们今后撰写论文和案例的重要资料。<br> 7月12日,实验一小读书联盟共读第一天,这群最美的教师沉浸在书的海洋,并认真记录下读书心得。<br> 张晓娟副校长读的是《学校正面临挑战》,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生态环境,学校正面临一系列挑战:如何进行学校变革?如何创建高品质学校?如何进行课堂变革?如何促进教师成长?如何让学习真正发生?北外附校校长林卫民基于自己多年的学校管理经历,讲述了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校长掌舵学校所需要的校管理智慧和创意举措,对于一线学校管理者而言具有颇多借鉴价值。张晓娟校长在“学习通”写了学习笔记,新时代学校要有自己的办学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从“学文化,掌握上位思想”,“干一件事要理清思路”,“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个规定动作”,“新时期校长要有大格局”,“根据教育闭环对学校教育教学进行一次‘内装修’,“让孩子有中国脸、中国心、中国身份”,“找到学校新的质量增长点”,“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八个方面做起。 朱海英主任读的是孙先亮所著《走向价值领导》,尊重学生价值,是为社会创造价值教书的目的是育人,是发现学生的价值。如何使成绩优异的学生成为社会上的佼佼者,作者对此也做了有益的探索,如建立创新开放的校园文化,把社会生活融入学校,德育的真正效果来自学生的心灵觉醒,这的确是真知灼见,因为毕竟校园学的知识是手段不是目的,是工具不是结果。当下教育的价值需要教育者重新去发现,只有发现价值才能为学生创造价值。这个价值取决于我们对于教育的新思考。教育的思想与理念不能是"皇帝的新衣",而应是校园里生动活泼的青春激荡,是生命激情的迸发,是个性的充分张扬,是对未来梦想的追逐。她的读书笔记详实认真。 韩梅老师读的是《回归常识做教育》一书,这本书围绕教育常识,从教育公平、教育底线、教育良知、教育责任、乡村教育、教育安全等六个方面,精选了教育名家储朝晖近十年在各主流教育媒体发表的教育观察、思考与锐评,既叩问教育现状,针砭时弊,又富有建言,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 牛玲老师读的是“草根名师”薛瑞萍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这本书讲述作者和学生之间含笑带泪的故事,这些故事充分展现了作者原生态的教育风格,以及敢爱敢恨、敢说敢做的性格特点,读来过瘾,回味无穷。这本书中作者还讲述了为捍卫职业尊严而对教育同人敦敦告诫,有关于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有关于家庭作业的独特认识,有关于课外阅读的经验分享,有关于职业幸福的切身感受。真挚的情感,无私地分享,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教育后辈的关爱之情。本书散发着作者对读者浓郁的“爱之深,助之切”的情感,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必定大有裨益。 王秋芹老师读的是《过去的课堂》,百余位民国教师的课堂,无论浸润,还是灌泄,无论婉言提点,还是当头棒喝,无论和风细雨,还是疾风骤雨,都氤氲着师生间的心灵交往和精神互动那是有“人”的课堂,而人是课堂的灵魂和主宰。且,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呆板的人,不是只为着考试和分数的人,而是鲜活的,丰满的人,为着生命成长和精神发育的人。所以,我们总能看到,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和改变,而在经历了漫长岁月的见证和洗礼后,那影响,显得特别深远,那改变,显得特别结实。就像,在经历了年时光后,民国教育所呈现给我们的迷人风貌。 二张娜老师读的是《解码青春期》,这是一本帮助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洞悉青少年心理和行为,并对其进行科学引导的实用手册。在书中,作者展示了如何成为有效关怀青少年成长的成年人。他强调相互尊重、信任以及鼓励的必要,并提出了成人理解青少年所需的三种关键思维模式。正如作者提醒的那样,把孩子培育成值得尊敬的成年人,归根究底要靠对他们投注心血,并给予其成长所需的空间、时间和各种支持。 边桂华老师也读了《回归常识做教育》的第一辑《最不能丢的是教育良知》教育是一项被赋予特殊使命的工作,无论社会上发生什么,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教育必须是干干净净的,否则就是反教育。须以此为准则,自觉接受全社会的监督,还教育一片洁净天地。<br> 马晓老师读的是《学校正面临挑战》新时代,学校教育应怎样应对知识的爆炸性增长,切实提高老百姓对教育的实际获得感?作者从八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石菊老师读的是《过去的课堂》,这本书描述了民国时期老师是如何启发教导学生的。民国虽然只有短短的38年,但是就是这个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稍纵即逝的短暂期间,却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学者、作家、科学家、艺术家,他们如灿烂群星,闪耀夜空。 郭宝玉老师读了《过去的课堂》,让我们跟随她生动的文字一起追寻远逝的教育时光。 辛玲老师读的是《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本书的内容,那就是:主张班主任实现思路和工作方式的转轨,从只会交替使用“管”和“哄”的方式转变到逐渐更多采用“帮”的办法上来。管孩子时,教师是指挥者,恐惧是动力;哄孩子时,教师是鼓动者,兴奋是动力;帮孩子时,教师是研究者,智慧是动力。 马晓婷老师读的是《正面管教》,每个父母和长辈都希望他们的孩子好起来,他们渴望把所有最好的东西都给他们的孩子。不幸的是,正是因为这些父母的不理智和过度溺爱孩子,孩子变得越来越糟。父母教育孩子时不能过于溺爱,要注意教育方式,孩子才会变得优秀。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每一个读书的背影都亮丽,每一道读书的风景都迷人。虽然我们年龄不同,教龄不同,学科不同,但我们对读书有着相同的热爱,我们演绎的读书故事一定都会散发出醉人的魅力。 阅读开启第一天,老师们热情高涨,一起来欣赏老师们端庄隽雅的读书笔记。 阅读是一种遇见,阅读是一种约定,阅读是一种成长,阅读是一种生活。捧一卷经典,浸一身书香;读专业著作,品教育智慧。阅读,遇见更美好的自己!这个暑期,让我们的教育生命在美雅的阅读道路上越走越丰盈。

教育

读书

老师

孩子

教师

学校

读书笔记

阅读

课堂

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