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忆父》明·周玉如</b></p><p class="ql-block"><b>忆昔当残腊,还家雪正飞。</b></p><p class="ql-block"><b>三年无一字,不忍见鸿归。</b></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20211211,是<b>我的父亲诞辰92周年</b>。</p><p class="ql-block">父亲不在时,父亲成了一种岁月,一种回忆,无论何时何地想起,还是忍不住满眼泪水。父亲离开我已整整十年了。</p> (一) <p class="ql-block">以下是十年前,父亲的学生陈嘉龙写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追思#</b></p><p class="ql-block">所谓“五七”仍是中国人在父母逝后第五个七天由儿女负责进行的祭奠仪式,2011年12月25日是朱伟伦老先生的“五七”。我与朱老先生情同父子,因此也共同参与了祭祀。</p> <p class="ql-block">朱先生是我的良师,首先他教育我怎样做一个正直,有情义,有责任感的人。44年前,我还是一个鲁莽,游荡不羁的大男孩。无论在生活上和工作上都是糊里糊涂,什么也不懂。都是您老人家一一教会我,并也逐步让我改正那些不良习气,慢慢做一个合格的男人,对此我万分感谢您的教诲并给与我的一切。</p> <p class="ql-block">44年来我与朱老先生的一家人也如同亲人般一样相处,无论是小女出生与出嫁,老先生和觉先师母都亲历参与,而(贵公子)小宇的婚礼我也携全家人高兴出席。同时您和师母的健康也始终牵挂在我心中。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小宇陪您和师母来做检查,但我感到内疚的是,每次都将您忽略了。当我从遥远的美国辗转传来您的噩耗时,我惊呆了。我难以想象,您始终健康的身躯怎么会得此绝症,然更难过的是您生病后仍考虑家人和别人的不便。坚持要到邻近的,但设备和技术力量薄弱的医院,而未到设备和技术力量稍好的我和小宇就职的医院。仅仅为了“方便”两个字。您的多方替他人着想,却把自己治疗的最佳时间耽误了。也让我们这些挚爱您的人们对您的早逝都陷于深深地无奈和内疚之中。</p> <p class="ql-block">回想起先生病重期间,我去医院探望,您见到我仍像以前一样的神态,用平静的语调告知我“总胆管阻塞”原因待查?目前暂时安置了右侧支架,左侧暂无法安装。可能要做PTCD开通左侧。此时小宇将MRI片给我看,看着您那被深黄色染黄的脸庞,捧着手上的X光片,心如刀绞。眼睛的余光看见您全神注视着我的神态,仿佛要从我的脸上对您自己的病情做更进一步的确认。虽然我惊讶,也不敢从脸上流露出来。只好漫无边际的敷衍着。对不起!敬爱的老师,那时我只好如此,这是您的学生无奈的唯一选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后我曾多次到您病床旁探视,却都看到您已经陷入昏迷中,我的内心是无比的悲痛,抚摸着您日益消瘦的手掌,看着您染成深黄色的脸庞,与我心中的儒雅的您成了巨大的反差。惆怅,无望,悲痛一下涌到我的心头。脑海中始终闪现着44年来与您老人家相识,相知,相处的点点滴滴,犹历历在目,仿佛就在眼前,穿越时空,好像我们都回到了我们过去的每一刻。</span></p> <p class="ql-block">听小宇讲,您每天昏迷的时间较前缩短,清醒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尤其是早晨清醒的时间更长。在一个周日的早晨,我7时许就赶到您的病床旁,您听到我的声音,马上起来 ,一把握住我的手,这一握就整整两个半小时,但我却未料到,这是我与您老人家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一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那天您很兴奋,回忆您我间所熟悉的却尘封已久的往事,</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尤其您提到有一次我刚跟着您值夜班,第二天一起去参加所谓的政治会议,您因众所周知的原因被一些“极左”分子驱赶出来的情景。</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那时我陪您一起出来还指责那个人时,我却忽略了您的不安。我那时是一个无意识的举动,而您认为是我帮助了您,给您留下了这么深刻的印象。真的很惭愧,想起您那时一直教育我要珍惜所拥有好的“政治待遇”。在若干年后,我才慢慢理解您的良苦用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回忆起我们初到山东,在那里度过的第一个异地春节。思念着当时尚留在上海的觉先师母和众位师弟妹的心情。回忆您,杨久生医生,我仨人一起大吃毛蚶的情景,回忆起我成长的每一个细节,并向我了解我家庭每一个成员的近况。也为我家的幸福感到欣慰。而且问的如此的细致,也许是冥冥之中您老人家预知这可能是您我最后一次的亲密对话。想把您用宽广的胸怀带着您的爱,带到天国。在那里能继续关注和保佑我们每个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实际上,等待死亡比死亡本身更令人惊悚,等待身体一部分死亡也一样,何况是一个深谙此道与病魔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曾救治过无数病人的老医生。在对待生死以及身后的事,如此洒脱和坦然,使我感到汗颜。一句“</span><b style="font-size:18px;">死人怎么能占活人的地方</b><span style="font-size:18px;">”使我心灵感到了十分的震撼。我心中油然暗许,如果我也到了那一天,也会走老师一样的路。</span></p> <p class="ql-block">“朱医生”请允许我叫了您44年的称呼,<b style="color:rgb(1, 1, 1);">前不久我们原惠旅医院的老同事聚会,人们对您的逝世都感到不舍和难过,从人们的交流中感受到您的人格魅力。大家都称赞您的是位手术精湛,品德高尚的好医生</b><span style="color:rgb(1, 1, 1);">。</span>我想这是人们对您一生最好的的评价。</p> <p class="ql-block"><b>“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b>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这首康桥的诗,却可以作为先生真实写照。先生的音容笑貌将永远镶刻在每一个人熟知您的人们心中。</p> <p class="ql-block">仰望星空,苍穹中的先生正用那慈祥的目光注视着每一个他所爱护的人们,并保佑他们幸福,健康。</p><p class="ql-block">愿天国中的先生一路走好!!!</p><p class="ql-block">学生:陈嘉龙 20111226瑾上</p> (二) <p class="ql-block">当父亲成了一种回忆,成了一部老电影,我才深深感到了一种深沉。这深沉是无泪的双眼;这深沉是孤单时的一声叹息;这深沉是一个游走在别人世界找不到家的灵瑰;这深沉一定有叹息,有后悔,有一种无法弥补的委屈;这深沉就是父爱,</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父亲曾经被错划成右派,得到了彻底的平反,父亲写下</b></p><p class="ql-block">英明决策暖人心,错案改正是非清;</p><p class="ql-block">精神解放一身轻,欢欣鼓舞合家喜;</p><p class="ql-block">往事如烟俱忘却,前程如锦向前看;</p><p class="ql-block">喜看儿女都成长,苦尽甘来晚年福。</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24—36岁是人生事业光辉灿烂的12年,父亲的黄金时期却……,书写到父亲写的七律《教训》时,我哽咽了[流泪]</b></p><p class="ql-block">《教训》 一九七九年</p><p class="ql-block">不听真话听假话,好言批评受阻挡;</p><p class="ql-block">打击报复加迫害,优良传统何处有;</p><p class="ql-block">狐鼠窃据搞阴谋,诬陷忠良往上爬;</p><p class="ql-block">好人受罪贼奸笑,正气压抑邪气窜;</p><p class="ql-block">严冬逝去春来早,乌云驱散重见光;</p><p class="ql-block">正义伸张邪灭亡,经受考验更刚直;</p><p class="ql-block">廿年冤屈艰辛过,有朝今日名声复;</p><p class="ql-block">珍重此身须记取,沉痛教益尚深留。</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是母亲与父亲相濡与沫,在父亲受到坎坷遭遇冲击时不离不弃,在巨大压力之下完整地保留、保护了这个家;在特殊年代母亲抛家舍子陪父亲赴山东支边;与父亲同呼吸共命运,父亲写给母亲。</b></p><p class="ql-block">《赠觉先》一九七九年</p><p class="ql-block">朱陈之好爱情真,体贴入微关怀备;</p><p class="ql-block">心地善良美德在,贤惠忠诚温顺赞;</p><p class="ql-block">伦蒙冤屈觉共难,忌志坚定更可贵;</p><p class="ql-block">受尽折磨艰辛苦,一片丹心照肝胆。</p> <p class="ql-block">《菊》一九七九年</p><p class="ql-block">清雅大方勿做作,香味宜人不浓郁;</p><p class="ql-block">不怕风霜和严寒,昂首挺立花丛中。</p> (三) <p class="ql-block">文化大革命时期,家中保姆不能再雇佣了,她从文革一开始就离开,那时的我10岁,大弟9岁,小弟6岁,家务事当然由我来学着干。当父母因支边远离沪上,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了我一个十几岁小姑娘的肩上,我没有畏惧,懵懵懂懂的想起父亲很喜欢的京剧《红灯记》中李玉和唱的选段《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带着弟弟们拧成一股绳,克服种种困难,硬是将这个家支撑了下来。<b style="color:rgb(1, 1, 1);">待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的第三年,小弟以优异的成绩如愿考取了父亲的母校。</b></p> <p class="ql-block">那年那天,父亲病重,我因工作需要外出参加一个会议,在离沪的前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了病重的父亲,因放心不下,叫丈夫第二天不要去上班了。可没想到,刚到会场,突然接到丈夫短信,说父亲病危,当时我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在内心呼唤,父亲您可要等着我呀,我立即返程,<b>却没能赶上与他老人家的最后一别。</b></p><p class="ql-block">每当想起远在天堂的父母,心中隐隐作痛,泪水涟涟不止。<b style="color:rgb(1, 1, 1);">20150419在上海第275次海葬中,我父母的骨灰伴着鲜花、泪水缓缓撒入海中,他们到大海里去栖息了,那一刻,我悲痛万分,我失去了生我养我的父母,亲爱的爸妈再也回不来了[流泪]……</b></p> <p class="ql-block"><b>如果父母尚在,请多一点陪伴,别徒留遗憾</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