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县城开往金坪的公交车两个小时一班,二十年前的水泥路变成了柏油路,两旁的梧桐变成了常青的香樟,树后的旧房拆了又建、建了又拆。曾经透过车窗看见熟悉的板栗林,就知道快要下车了,如今作为认路地标的板栗树变成了梨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18px;">斗转星移,岁月变迁,在颠簸的车厢里,恍惚地看着眼前熟悉又陌生的景象,离开金坪的你,还记得她吗?</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寻寻觅觅总场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老农垦文化</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多年以前的金坪是全省为数不多的国营垦殖场,1999年12月下放到属地峡江县管理,后来又经过多次改名和行政区域变化,农场人换了一茬又一茬,房子拆了又盖,道路修了又修,标语换了一批又一批,但走在总场路上仍能感受到老一代的农垦文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金坪农场毓秀钟灵,空气清新,山林面积大,场部后山青翠高耸,连着复箱峰、玉笥山、望夫山。一年四季树木葱郁,鸟语花香,土地肥沃,盛产水稻、柑桔、板栗、梨、山茶油。总场下属的几个分场分别是园艺、移山、南下、朝阳、新民,听起来一点也不洋气,但是<b>每个名字后面都有自己的故事,散发着浓浓的农垦气息和激情燃烧的历史记忆</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总场路连着105国道,一眼就能望到头,一头是子弟学校、一头是医院,两侧各种功能的建筑组成了吃穿住行齐全的小型社会。<b>总场路是最古老的CBD</b>,大礼堂、场部大楼、医院、百货商店、子弟学校、派出所、职工宿舍、露天电影院、农产品加工厂.......夜晚还有照明的路灯,<b>在物资贫乏的年代,总场就像那片夜空中最亮的星</b>,吸引了周边自然村的人纷纷前来,总场路总是人流如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过去周边行政区域还没种植经济作物,载着蜜桔的大货车日夜不停地拉出<b>总场大门,</b>远销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彰显着农场的蓬勃繁荣。总场大门还在静静地伫立着聆听着,曾经的轰鸣声却早已远去,再也听不到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总场场部上班的人都自觉高人一等,说的一口地道的吉安腔,被认为是农场的官方方言,本地方言反倒是“土”得格格不入。<b>在特殊的年代,农垦人这个特殊的群体,为了完成特殊的使命,在金坪这片古老的红土地上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生态。</b>如今的官方方言也已不再是吉安话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18px;">职工宿舍</b>是二层排楼,周边村镇大都还是低矮土房的时候,能住得起楼房也是让众人羡慕嫉妒恨的。如今二层楼房还在,只是加盖了一层,变成了三层,二层以下仍是青砖白边的老旧底色,黑洞洞的单元门铁锈斑驳,新旧对比格外显眼。<b>那些曾经把青春留在这里的人,此刻或许正在远方城市的高楼里彻夜未眠,早已忘记这片土地曾经的岁月。</b>每个人的青春都只在这里停留片刻,又匆匆而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18px;">百货大楼</b>位于总场路和国道交接的黄金地段,以前结婚必备的“三转一响”四大件都出自这里,毕竟能买得起这四大件的家庭,毫无疑问已经是小康了。曾经的大型商业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吸引了周边数十里的人前来参加。有一年银行为了吸收存款而搞了一场抽奖活动,头等奖是一辆没有横杠的<b>新款凤凰牌自行车</b>,末等奖是“金砖一块”(一盒普普通通的肥皂),现场人山人海,彩旗招展,好不热闹。那些日子都过去了,百货商店不在了,大楼也改作他用,当年在百货商店前抽中头等奖的小娃也快到知天命的年纪。</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子弟学校</b>,楼越盖越好,跑道越修越宽,人却越来越少。曾经的高中部没有了,再后来初中部也没有了,如今的小学每个年级也只剩下一个班。曾经的子弟学校,也和其他学校一样参加全省农垦系统子弟学校的评比竞赛。曾经的学生在读书间隙还为学校平整操场、修跑道、砍柴、挖池塘,即使条件艰苦也考出过县中重点生、中专生、大学生,成为社会的栋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焦虑的父母焦急地把娃娃从幼儿园开始就送到县城、市区、省城。唯一不变是学校门口对面的便利商店还在开门营业,“铁打的小店、缩水的学校、流水的学生”。<b>城市化进程的一粒尘,落在每个人的身上成了一座山,</b>毅然离开还是咬牙硬撑,每个人都面临艰难地选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车站饭店</b>,多少路人在这里驻足停留,二十年前饭店的灶火彻底熄灭。后来临街店铺推倒重来,现在的<b>金坪饭店完美地传承了国营农垦食堂风味的衣钵。</b>饭店掌柜的曾是总场食堂的大厨,拿手的炒米粉、精致的手工汤圆、油滋滋的梅菜扣肉、各色的农家小炒都一一保留下来,至今仍然是附近上班族和过往旅客常去的地方,也是知青返乡旅游必去的打卡地点,悄然间竟带动了整街的美食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总场路早就翻修一新</b>,两侧的香樟树遮住了路的天空,阳光穿过树枝泼洒下来,等着进城赶集的人还在,戴工帽的中年人倚坐在地上,扛着农具的老农匆匆经过,小店门口坐着闲谈的老人,年纪还小的娃娃手里提溜着张牙舞爪的“天牛”……<b>总场路还在践行它的职责,可建造它的农垦人却纷纷离去。</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金色的夕阳照着金色的金坪,微风掠过金黄的稻田掀起阵阵涟漪,金黄的密桔爬满了树枝,遍地金黄的油菜花开到了后山脚下,<b>离开金坪的人看不到后山的夕阳,可夕阳还是会照在远去人的身上和心房,添上一抹金黄。</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南来北往105国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进城之路</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05国道从南到北径直穿过金坪全境,往北10公里是峡江县城,160公里是省会南昌,往南6公里是吉水县八都镇,60公里是吉安市。从总场骑车出发,无论向南向北都要经过一段上坡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南坡</b>是罐装液化气加气点,有时孩子们会骑着人力三轮车,一人扶着液化气罐,总要花费九牛二虎之力骑上去加液化气,偶尔还会连人带车摔倒在路边的水沟里。曾经掉进沟里的哥哥已在千里之外的省城,坐车的妹妹也远在万里之遥的欧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北坡</b>曾经是野鸡养殖厂、后来改成香猪养殖厂,再后来金坪的地界上,鸽子来过、洋鸡来过、兔子来过、鸭子来过、鳖来过.......又都走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县城尚未迁址前,公交车还没开通,那时八都镇逢双赶集,加上路程又近,人们都喜欢去八都逛街。当年每逢八都赶集,四邻八村的自行车被纷纷推出来,<b>国道沿线都是三五成群地骑着自行车的人,长长的队伍可以延伸好几公里,一眼望不到头。</b>他们或载着娃,或装着筐,有说有笑,沿着这条国道,翻过两个坡,拐过一道弯,就到了八都街。春节前的年货采购是赶集的高峰时期,农贸市场里人挤人、脚靠脚,摩肩接踵、以至于无法行走,热闹非凡。自从某宝流行开来后,人们再也不用辛苦地跑这么远了,这种赶集盛况现在的你再也看不到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不想费力地骑车翻山越岭,还可以坐一种叫做“<b>拐的</b>”的出租车,是一种改装三轮摩托车,外形像甲壳虫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峰时期大街上随处可见各种颜色的“拐的”,豪横地占据着火车站到城镇的街巷,眼尖的司机师傅只需花3.141秒就可看出哪个行人是不是真的想坐车,于是吆喝声精确地传到耳边。<b>它们风驰电掣地穿梭在大街小巷每个角落,突突突的马达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平地里也能开出过山车的颠簸</b>,成为当时人们出行“没得选择”的交通工具。但是,“拐的”这玩意儿着实危险,本来三个轮子就不靠谱,运气不好再碰上一个不靠谱的司机,闯红灯、超载更是常规操作,经常发生交通事故。随着生活的改善、时代的变迁,“拐的”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终于成为了人们心底又爱又恨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电动车、小轿车代替它们的角色,几乎家家都有电动车,成了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下地干活也不离开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105国道串起了金坪人的进城之路</b>,无论外出求学、经商谋生,还是就医就业、从军从政,每个人是都是从这条路出发,带着“冲出金坪”的口号,去追求心中向往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年春节,他们又从全国各地辗转飞机、火车、大巴等多种交通工具,汇集到这条路上,回到梦想出发的地方。<b>儿时的记忆、善良的乡亲、抹不去的乡土气息唤醒了每个人的集体乡愁</b>。他们不远千里,不辞辛劳,只为一睹家乡景色,续写永不停止的亲情故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节过后,他们又沿着这条路,满天星一样返回到千里之外的工作地。<b>“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b>,此刻国道沿线每隔不远处都能看到送别的情景,老人趁着最后临别的时间赶紧说着永远说不完的唠叨,<b>孩子们嘴里嘟囔着抱怨行李太多,父母却恨不得让你把整个家都装下</b>,生怕漏掉了什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突然远处传来一阵鞭炮的急促响声,又有一家人踏上了返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们像一群候鸟常年奔走在城市与老家之间,这条路就像老家母亲手里的风筝线,无论飞得再远,从未松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若幸福不在路的转角,那它一定在路的尽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原生村落朝阳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新农村建设</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朝阳村在105国道的东面,与总场一路相隔。朝阳村是原生态自然村落,很多土生土长的本地人都姓彭,早期也叫“彭家村”,现在村民口中仍旧习惯地称为“彭家村”。</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朝阳村依山靠水,阡陌纵横,古韵悠扬,呈现出一派悠雅怡神的田园风光。</b>当朝阳村还不是朝阳村的时候,这些优美的景象就在这里了,古村的潺潺流水不知流了多少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村里的古樟树</b>静静地屹立了几百年,苍劲挺拔、枝繁叶茂,历经迎霜傲雪、沧海桑田,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古老的土地,见证着村庄的时代变迁,也承载了远游人的乡愁情绪。</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进村的水库</b>是农垦时期留下的遗产,水面碧波荡漾,坝下无边稻田。平静的水库滋润了稻田、孕育着生命,也埋藏着曾经溺水孩子的亡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年<b>老一代农垦人</b>都指着坝下水田来填饱肚子,他们以锄头为笔、以稻田为纸、汗水作墨,垦出了这片土地的五彩缤纷、春华秋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当代的职业农民</b>早就扔了那支锄头笔,你再也看不到“水田是镜子,农民在插秧,插在绿树上,插在青山上,插在白云上,插在蓝天上”的景象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着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农民伯伯越来越“懒”,种地工序越来越少、下田的人越来越少,产量却越来越高,免耕直播、无人机播洒农药、机械收割、汽车运输,有的农活不用脱鞋下田,站在田埂上就可以完成。真是感叹科技的力量,<b>解放了双手,放飞了心灵</b>,让紧握锄头的手有了更多时间去摸牌、打麻将、刷抖音、读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沿村流过一条无名小河,实际上它太小了,甚至连河都算不上,只是条水沟,里面流淌着大山深处渗出来的有点甜的山泉水,但就是这条小水沟沿线却修筑了三座小型水库。以前水库还是公家的,水面上有条小木船,是孩子们游泳时争抢的玩具。每到春节前,水库的水就会被抽干,人们带着各种各样的渔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开始了热火朝天地捕鱼活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水库被承包经营了,加了护栏,修了钓鱼亭,办了农家乐,种了树栽了花,越来越像城里的公园,也挺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进村的道路把村庄一分为二,北边是农垦保留区,南边是庐陵风格民居。2015年朝阳村开始了美丽乡村建设,<b>原农垦老房子</b>作为文物得以修缮保护,修旧如旧、建新如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重走当年开荒路,再次走进农垦老房子,一排排房子整整齐齐、错落有致,青砖红瓦、人字山墙,显得低调而端庄,门前小院鸟语花香、鸡犬相闻,<b>还是相同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掩映在树藤后的机井</b>还在,石头做的围栏上长着青苔,抽水泵还在工作,水泥砖砌成的围墙挡住了孩子们进去游玩的心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废旧电线杆搭的窄桥连接着围墙下的小路,桥下水库流下来的水清澈见底,小路上已经长满了杂草和野花,远比大路边的好看,<b>只是曲径通幽,这份小众美好只属于生活于此的人。</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农垦文化广场</b>上,拓荒牛雕塑、“东方红”老推土机、五七干校纪念馆、农垦文化墙,分别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留住农垦记忆,述说着当年垦民开荒的盛举,彰显农垦内涵、开拓精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脚踩式打谷机、两千年前发明的犁、打年糕用的石臼、风车、竹制簸箕、晒田、篾席、石磨.......很多都是00后们从没见过的,他们很难理解更无法体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农垦时代虽已远去,但那些古老的物件,那些难以磨灭的故事,却如同一扇扇迷人的古老门扉,翻开每一件文物,便是打开了一条通往昔日<b>农垦拓荒、艰苦创业</b>的时光隧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朝阳村南边是<b>庐陵风格民居</b>,“巍巍城郭阔,庐陵半苏州”,赣中庐陵风格民居在建筑历史上也是颇有影响,它们采用青砖斗檐、马头墙角、花窗门格的建筑形式尽显庐陵古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彭氏宗祠</b>是典型的庐陵祠堂,以四方端正形式呈坐北朝南,追求朴素无华、简洁实用、雅致卓美的外观,是存放先辈灵位、办理婚丧寿喜事、举办民俗文化活动的场所,也是追根溯源及凝聚族人的信仰宗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朝阳村完成了集中供水改造、村村通公路、农田标准化、亮化工程、垦区危房改造、新建庐陵民居、环村公路等工程,建成了<b>“农垦文化、祠堂文化、庐陵文化、红色文化”</b>的特色民居群,使古老的村庄拥有了独特韵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说农垦拓荒是朝阳村的历史、庐陵建筑是它的外表,那么这里的生活哲学也足以引发你的好奇。村里的老人们过着悠然自得、延年益寿的闲适生活,远离城市喧嚣,与世无争,<b>日子过得年年相似,岁岁相同</b>,时间在这里仿佛停止,这里才是真正的慢城,慢城的哲学某种意义上就是学习乌龟的养生哲学,中华养生始祖“彭祖”便是他们的始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今非昔比“难民点”</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 ———移民的变迁</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总场路向西1公里是现在的新民村,老金坪人都习惯地叫“难民点”。上世纪中越战争爆发时,由于当时越南政府排华,居住在中越边境的村民在中国政府的帮助下,搬迁至内地,其中有500多名越南归侨于1982年安置在当时的金坪华侨农场新民分场,就是现在的金坪民族乡新民村,新民寓意<b>“新生之民”</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虽然移民人数不多,却有京族、侗族、傣族、瑶族、壮族、苗族、彝族、畲族等8个少数民族。其中京族人数最多,京族也称为越族,是越南的主体民族。金坪是一个包容的地方,除了少数民族移民,还有归侨侨眷、三峡移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八九十年代我在金坪华侨子弟学校上学,有很多同学是新民村的移民,<b>他们是人们口中的“难民佬”,却没有一点难民该有的样子。</b>说着略带广西口音的普通话,穿着服饰跟我们也没什么区别,最大的不同就是劳动时他们的防晒草帽是尖顶的,当地人的是平顶的,逢年过节他们有一些不一样的风俗习惯。他们和当地人和睦相处,关系也很融洽,就这样平静和谐地生活了30多年,那个时候还没有民族风情什么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终于有一天新民村的少数民族特色和风情被人发现了,<b>原来一直看起来很土的小地方也可以有情怀。</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旅游开发接踵而至,安静的生活被打破,昔日的“难民点”,按照农旅结合,融入康养理念,被打造成了全景、全域、全季、全业乡村旅游示范点,名字也改成了“金坪民族风情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民族文化展示馆、热敏灸小镇、慢客风情小镇纷纷建成,京族的喃字与悠久的渔业文化,侗族精湛的建筑和刺绣技艺,苗族喜食酸味的饮食特色,壮族铜鼓的五色音浪,不用到云南广西,让你在这里也能了解、体验多个民族的传统与文化,省去了远去西南的车马费,给过腻了的生活加点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景区门口卖起了门票,广场上停放着双人三人观光自行车,看着现在人来人往的样子,游乐设施越来越多,商业味越来越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民村也办起了文化节、美食节,虽然有着一丝陌生,但也挺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十块钱的门票劝退了很多人,果树包围下的一处院落看起来有些孤单,也确实没什么好逛的,院子旁的荷花长得很好,莲蓬子多量又足,不像城里的荷花摘不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是热闹的景象只在春节才能看到,<b>平时的这里依旧恬静安逸</b>,毕竟这里没有《边城》这样的文学作品宣传,没有欧阳修这样的名人坐镇,也没有进入省会城市的一小时经济圈,离爆红的预期还有很长的距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没有爆红的<b>沿山公路</b>连着总场路,是附近居民遛狗休闲、饭后散步、儿童玩闹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金坪后山与复箱峰、玉笥山是同一片山系,山同脉、水同源,数座山围成了一个谷地,是养生的佳境,吸引了无数先人前来修道。现在<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复箱峰、玉笥山还有他们的遗迹,成了景区。</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听说离新民村不远的后山上有一座废弃的道观,曾经有人爬上去亲眼见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穿过新民村的果树林,沿着土路一路向北,试图寻找废弃的古迹,探索山中的“野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似不高的山,确也陡峭。山脚下,泉水沿着山沟源源不断流出来,清澈透明、冰凉甘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山脊上的小路多年没人来过,厚厚的树叶、横在路上的树枝、看不见的蜘蛛网彰显着山路的狂野,若不是尚能通过,根本看不出是条山路,仿佛置身无人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姜还是老的辣,土生土长的人知道戴着滑溜溜的安全帽,带刺的藤条从帽沿轻松滑过,人在前面走得飞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只是山高林密,辨不清方向,走了许久也没看见那座道观。这么陡的山,真佩服古人是怎么一块一块地把砖石背上山顶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当初古人道观选址在幽静山谷,为的就是远离喧闹市井,或许初衷就是不想让人打扰和寻找。</span>“<b>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b>”,世事变迁,沧海桑田,没有鲜活千年的风流,也没有矗立永恒的建筑。我们无须为古人慨叹,奋发有为,无愧于自己,无愧于时代,百年千年之后,是否有人记起你、怀念你,似乎并不重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写在最后</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没了板栗换了梨树,没了山茶种了桃树,金坪还是那个春风沉醉的金坪,十里花海,四季飘香。人们怀念农垦时代昔日荣光,也为这片故土的飞速发展感到由衷的高兴。</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