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韶山

李勇~慧

<p class="ql-block"><b>一、一上韶山</b></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上韶山是在那个特殊年代步行去的,那时我是山东泰安电校1965届学生。</p> <p class="ql-block">  那时,共和国尝试防止“和平演变”的艰难探索,步入重大曲折。毛主席也极力反对的"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全面内战”,曾经遍及全国。</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于网络) </p><p class="ql-block">  学校63、64、65届(俗称“老三届”)的一部分被“靠边站”的学生干部和少数家庭出身不好的学生,不甘心在政治上被“边缘化”,他们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效仿大连海运学院和蚌埠铁中红卫兵步行串联的做法,于1966年12月1日,在学校自发集结宣誓,迈开双腿,向着红太阳升起的地方——韶山,来一场说走就走、自讨苦吃的新“长征”,满腔忠诚地去"经风雨、见世面、炼红心"。</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共聚集了32人,其中有两位女生,还有泰安一中、泰安农校的三位也被"靠边站“的学生干部。当时,长征队还把记日记的任务交给了我,为此,我买了一本全国分省地图,把每天走的路线标在地图上。可惜这些珍贵的记录,返校后,一天夜里,被一伙不知名的“造反派”全部掠走,片纸未留,至今让我追悔莫及。</p><p class="ql-block">  当时学校领导层虽被冲击,但还在坚持工作,对我们这伙人的举动非常支持,不但退给了我们两个月的粮票和伙食费(一般离校期间只退粮票不退伙食费)。还打开仓库,把输配电专业外出实习用的黑色劳保大衣,大皮帽子发给我们每人一套,以抵御风寒。当然,《毛主席语录》是不能少的,也是人手一本。</p> <p class="ql-block">  令我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学校一位资深抗战老兵、已经在一年前因伤残退位但仍然被文革冲击的原党委书记任肃亭前辈,在我们出发前,悄悄地把我们一个一个分别叫到他的办公室,每人赠送一本软面抄,并亲笔题字勉励。可能是考虑到当时的政治气候,他没署名,只落款为“荣军烈属”。他也怕“走资派“的名声连累了我们。</p> <p class="ql-block">  这本软面抄看来也是他精心挑选的,内夹页有新中国四位英雄军人的画像和事迹。</p> <p class="ql-block">  老一辈对新一代的良苦用心,在那个自身难保的年代,仍然没有泯灭。</p> <p class="ql-block">  秉承“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的宗旨,临走时学校还给我们配置一台油印机及配套用品。一位高年级的学长用三合板刻了一副当时很流行的、主席穿军装的侧面木刻头像。就是下图这种。</p> <p class="ql-block">  用三合板刻版画,那个年代很盛行,简单易学,容易复制,不会因失真而招来政治麻烦。</p><p class="ql-block">  这张油印木刻主席像,一路上倍受欢迎。特别到了比较偏僻的农村、山区,送一张主席像,那可是大礼,接受者往往千恩万谢的。同时,我们还油印一些手刻的毛主席语录和“语录歌“等,一路散发。</p> <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好的锻炼自己,我们并没有按常规一直沿铁路及繁华城镇南下,而是先沿铁路往西南济宁(那时济宁是铁路终点站)方向走,然后沿公路或小路入河南,由豫东南跨越大别山进入鄂北,再继续南行。</p><p class="ql-block">  步行串连,使我们第一次身临其境饱览了沿途的山水风光,特别是进入大别山区,那里刚刚下过大雪,漫山遍野,白雪皑皑,美丽的野鸡拖着长长的尾羽掠过山坡,格外醒目;进入湖北以后,更是山清水秀,鸟鸣谷幽。</p><p class="ql-block">  但是,也的确吃到不少苦头。</p><p class="ql-block">  开始,大家还兴致勃勃,还能基本保持队型,走出没多久,一个个很快就被打回原形。腰酸腿疼脚打泡,肩膀被背包带勒出两道血印。好在有不少接待站都提供了步行串连的注意事项,如:怎么打背包?掉队了如何赶上去?脚打泡如何处理等等。不少接待站还配有“赤脚医生”,他们不嫌弃我们的臭脚丫,帮着我们处理水泡。我在步行早期曾患有灰指甲,就是沿途接待站的赤脚医生治好的。</p><p class="ql-block">  虽然每天背着行李长途跋涉很辛苦,但大家精神状态一直很好,一路上说说笑笑,互相插科打诨,身体强壮的还帮助体弱者背行李。我们的大旗,始终是几位高年级的大个子学长执掌。有时为了提高难度强度,我们专挑雨雪天上路,或有路不走去翻山。休息时,还时不时地开个小小的联欢会,在欢歌笑语中赶走一天的疲劳。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学长站在接待站大通铺上唱的东北民歌《新货郎》,诙谐风趣、声情并茂,很有东北味儿。过后很长时间,耳畔经常迴响着那支歌的旋律。可惜当时没有录音,借原唱郭颂的视频再作一次回味。</p> <p class="ql-block">  令人感动的是,队伍里两位女同学似乎不知疲倦,到了住地,首先抢着为男生洗衣服。</p><p class="ql-block">  我们经过一段疲劳期后,耐力得到提高,慢慢就适应了。但是有一位女生,和其他人不同,始终是一瘸一拐的走路,很吃力,很痛苦。让她返回,她执意不从;路上遇到很多开汽车,拉地排车的招呼她上车,也被拒绝。为此,我们专门扎了一副担架,四个男生抬着她,一公里一换。抬了没几天,这位女生不忍心拖累大家,坚决放弃了担架,提出让大家先走,她和另一位女生慢慢地跟着。当然,我们没同意,于是放慢速度带上她。她克服了疼痛,一直坚持自己走,有时累了,就拉着男生的衣角,带着走一段,以减轻点体力。最后终于坚持走完了全程,真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虽然那时各地接待站都免费提供吃住,但当时国家并不富裕,在北方一些经济落后地区,吃住条件更差。我们经过的河南地区,基本上没见过大米白面和荤腥,一天三顿饭,不是高梁面窝窝头就是地瓜面窝窝头,以至那段时间不少人便秘。12月31号那天,为了迎接新年,在河南一个农村接待站,终于开荤了,一大盆红烧肉,油汪汪,香喷喷,结结实实地解了一次馋!</p><p class="ql-block">  长途跋涉,洗澡是个难题。很快,大家身上头上生满了虱子。男生们一合计,干脆统统剃光头!在湖北的一个山沟里,一把生锈的推子,没有油润滑,就蘸着溪水,龇牙咧嘴地把头剃了。</p><p class="ql-block">  当然,也有过让人难忘的温馨经历。</p><p class="ql-block">  在大别山深处的大悟县,我们距离村口老远,一群半大的孩子便敲锣打鼓迎了上来,抢着帮我们背行李,扛旗子,一路簇拥着把我们送到接待站。那时民间流传一句话:红卫兵由北往南走,毛主席向他们招过手。老区人民把我们当作毛主席接见过的客人,更是热情有加。</p><p class="ql-block">  那时节,步行串联,由于不占用原本就紧张的公共交通资源,更接地气,更受社会各界的欢迎。我们人比较多,有时,超过一些接待站的接待能力,就被安排到一些社员(村民)家住,这些人非常高兴,往往把我们当贵客接待。</p> <p class="ql-block">  崇拜英雄,是那个时代年轻人的共性。</p><p class="ql-block">  从济宁离开铁路线后,第一个目的地就是王杰的家乡—金乡县。一年前,王杰的事迹在全国普及开,影响很大。</p> <p class="ql-block">  我们特地邀请王杰的叔叔讲述王杰生前的故事并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那天,我们在王杰家乡住了一宿。恰逢村里放映露天电影,观者人山人海。放映前,放映员义务教大家唱当年的“流行歌曲”——“战士爱读老三篇”。这位老兄调子拿得还挺准,就是济宁口音太重,第一句“心中的太阳红艳艳”,唱到句末两个“艳”字时,似乎刹不住车了,顺嘴溜出四五个“艳”字,并浑然不觉。他一直这样一本正经地教,场里众多男女老少也一本正经地学,那场景,和谐得让人忍俊不禁。</p> <p class="ql-block">  我们此行还带了一把秦琴和一付呱哒板,以备路上搞搞文艺宣传。后来,我在河南一个小县城买了一支竹笛。其实,这些大多用于自娱自乐,真正表演节目只有一次,是在湖南平江起义的地方。尽管那时彭德怀已经被打倒,但是平江的老百姓还惦记着他。一位老红军声泪俱下地给我们讲述当年的苦难辉煌,唱起当年的红军歌谣(歌词记不清了,但记得是用的“苏武牧羊”的曲调)。末了,还教我们打草鞋。可惜后来又都还给他了。</p> <p class="ql-block">   当天晚上,为了表达对老前辈的敬意,来自天南海北的红卫兵在接待站搞了一次联欢活动。我们出的节目是表演唱“毛主席语录板“,我那时没有军装,还是借别人的凑合着上了台。这个节目在当年很吃香,演完就有人索要歌词歌谱。前几句歌词至今还记得:</p><p class="ql-block"> “参加了解放军来到了咱们班,</p><p class="ql-block"> 第一个知心的朋友就是那个语录板。</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的话儿写在了上面,</p><p class="ql-block">  字字句句金光闪闪,</p><p class="ql-block">  照亮了我心坎……”</p> <p class="ql-block">  “逆天”的是,在那个“踢开党委闹革命”的年头,我们的长征队成了“世外桃源”,居然还成立了临时团小组,照常过组织生活,照常缴团费。1月上旬到武汉后,休整半个月,派两个人回校上缴团费,顺便了解学校文革情况。结果校团委,泰安地区团委都已经瘫痪,无处上缴。校领导也被游街、批斗,学校一时陷于无政府状态。有的同学听过后很气愤,说了几句当时不切时宜的话,此后成了我们这些人的集体“罪状”——此是后话。</p> <p class="ql-block">  虽然我们每天几乎远离城市,远离政治风暴,但文革的浪潮已经波及到全国城乡各个角落,每天不断地冲刷着正处在青春躁动期的我们。逐渐的,我们内部也出现了分歧,有的甚至想散伙。但一个多月朝夕相处、同甘共苦中培育的友情、山东人固有的哥们义气以及植根于骨子里的组织观念,使我们这些来自不同班级、不同年级甚至不同校的陌生人,能够在那个动荡的岁月,聚在一起,和而不同,一个不拉地抱团坚持到最后。直至很多年以后,我们不少人对那段互敬互助、亦苦亦乐的经历,仍然念念不忘、津津乐道。</p> <p class="ql-block">  当然,更要感谢我们这个临时小团体的组织者—王清民学长,很佩服他的组织力,亲和力和号召力。他就是合影照片中最左首的站立者。在此,特向他致敬!祝他健康快乐!</p> <p class="ql-block">  1967年2月8日,农历年三十,我们终于在长沙向最终目的地——韶山,发起最后的冲刺——到韶山过年,给毛主席拜年!</p><p class="ql-block">  吃完年夜饭,下起了小雨,继而雨雪交加,我们效仿当年的红军,每人买了一顶大斗笠戴上,不少人还新买了袖珍钢笔手电,毅然决然地冒着雨雪出发了。</p> <p class="ql-block">  想想我们当时的装束,穿着北方的黑大衣,戴着南方的大斗笠,应该是很有回头率的。</p> <p class="ql-block">  那时湘江还没架桥,但有浮桥通过桔子洲再到西岸。西岸属于农村,水田纵横,阡陌相连,没有路灯,也找不到公路,我们只得冒雨打着手电在田间小路上摸索着前行。显然,我们低估了在这种天气、这种环境下冒雨夜行的困难。泥泞中,我们迷路了,竟围着一方水塘转了好几圈,因反复看到水边一棵相同的小树后,才猛然醒悟,这时,很多人的手电筒已陆续没电了。我还失足滑落水塘。被大家拉上来时,已全身湿透。</p><p class="ql-block">  根据当时的情况,继续走已不可能。透过雨幕,隐约看到远远的一处灯光,我们直奔灯光而去。</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农家大院改作的接待站,周围再无人家。彼时里面已经住满了串连的红卫兵,我们只得站在院门外屋檐下避雨。好心的房东看我浑身水淋淋的,就把厨房騰出来,安排进去几个人。他顾不上休息,立即生火,脱下我的大衣放在火边烤。这一夜,我们和这位不知名的房东,就是以这种方式辞旧迎新,一起守岁到大年初一。</p><p class="ql-block"> 天一亮,我们互相拜年后继续冒雨上路。</p><p class="ql-block"> 满以为一夜“急行军”,年初一就可以赶到韶山,结果,这个大年夜我们只走了一二十里路,大约在“龙回塘”这个地方。</p> <p class="ql-block">  奇怪的是,这么一番折腾,我竟没生病,穿着湿漉漉的大衣,甚至没感觉冷。也可能与两个多月的徒步锻炼有关。要知道,之前的我,曾是“病秧子”,尤其到了冬春季,经常头痛感冒,甚至影响上课的。  </p><p class="ql-block"> 到达韶山,已经是年初二了。</p><p class="ql-block"> 当以前只在图片中、电影中看到的毛主席旧居,真真切切矗立在眼前时,六十多天的风风雨雨,苦乐酸甜,顿时化为乌有!</p><p class="ql-block"> 红太阳升起的地方,多少人的向往,今天,我们终于来了!我们的誓言终于兑现了!</p><p class="ql-block">  由于雨雪未停,又是春节期间,参观者多为各地的红卫兵。我们排着队一个个紧挨着依次参观主席的旧居。看着主席当年住过的房屋和床铺,当年用过的家俱器物,听着讲解员激情地解说,仿佛时光穿越,又回到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一个十六七岁的青少年,胸怀壮志,从这里走向救国救民的不归路。</p> <p class="ql-block">  这是当年长沙接待站提供的长沙-韶山-井冈山步行串联路线图。红色线路就是我们走过的部分线路。</p><p class="ql-block">  这次步行串联的大致路线(以县城为基本点,有的可能只是从县城擦边而过):泰安(沿铁路)—大汶口—磁窑—兖州—济宁市(转公路或小道)—金乡县—单县—夏邑—鹿邑—郸城—沈丘—新蔡—息县—罗山县—信阳市—大悟县—黄陂—武汉市武昌区—咸宁市—崇阳县—通城县—平江县—长沙市—韶山。</p><p class="ql-block"> (感谢陶永奎、王玉岐、王志明等老同学的补充、校正)</p> <p class="ql-block">  ◆补记:&lt;<b>重返“龙回塘”</b>&gt;</p><p class="ql-block"> 2023年6月20日,利用外出旅游在长沙转机的空档,特地重返“龙回塘”,追思56年前那个雨雪交加的除夕夜。</p> <p class="ql-block">  定位截图,留作纪念。</p> <p class="ql-block">  那个我曾经落水的水塘还在,已大大缩水,干涸的地方已变成菜地;水塘周边已属城区,附近高楼林立,道路纵横;当初我们避雨的那个孤零零的接待站早已不在,取代它的是人气兴旺的五星龙迴塘小区。</p> <p class="ql-block">  令人惊讶的是,那棵我们围着水塘转圈时曾经多次看见的小树,竟然还屹立在塘边,似乎在默默地等待着我们。当年树干没有胳膊粗,如今已经长成遮天蔽日的大树!</p> <p class="ql-block"><b>二、二上韶山</b></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上韶山是1994年10月16日。</p><p class="ql-block"> 当时,我和一位年轻的同事因公出差到长沙,待了一个多礼拜。10月16日恰巧是礼拜天,相约到韶山看看。这位同事为此还特地买了一部“傻瓜”相机,为这趟韶山之行留下了珍贵的影像。</p> <p class="ql-block">  那时,纪念主席诞辰100周年活动刚刚结束不到一年,庆典的余韵仍在缭绕。虽然,那段时间,有人忽明忽暗地搞“非毛、污毛”,但老百姓不买账,瞻仰故居的人仍然不少,男女老少都有。故居周边,到处是红色的旗帜、红色的横幅,红色的标语。 </p> <p class="ql-block">  众多以“毛”姓冠名的饭店招牌(奇怪—基本上都是“泽”字辈的)也大都是红字书写,韶山犹如红色的海洋。加上人人都戴着主席像章,到处播放当年最流行的红太阳颂歌,似乎又再现了那个火红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  那时,改革开放已经进行到第15个年头。商品经济的大潮席卷全国。参观主席故居仍然坚持不收费,但是故居对面清水塘对岸最佳拍照位置,有人圈地收钱。我俩只得到稍偏的位置拍照。不过,还算可以。</p><p class="ql-block">  在故居对面的半山腰处,就是鼎鼎有名的“毛家饭店”。中午,我俩慕名来此用餐。人太多,等了老长时间才订上一份“红烧肉”。不过,毋庸赘言,红烧肉火候不足,也就是刚刚断生,色香味都不尽如人意,也许是犯了“萝卜快了不洗泥”的通病。</p> <p class="ql-block">  饭后,从饭店门口看主席故居,倒是个好地方,于是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为纪念主席百年华诞而矗立的毛主席铜像,再现了领袖在开国大典时的风采:身着中山装,左胸前上衣口袋外挂着“主席”证,双手握着文稿,正视前方,面带自信的微笑,似乎又在沉思。红色大理石基座,象征着主席为之奋斗一生的火红事业;金色的像身,昭示主席的千秋功绩光彩夺目。</p> <p class="ql-block">  据悉,铜像重3.7吨,像高6米,基座高4.1米,象征主席在位41年;全高10.1米,与“10.1国庆”暗合,寓意主席是新中国的缔造者。</p> <p class="ql-block">  铜像在往韶山运输途中,到铜像揭幕,到主席百年诞辰纪念日庆典,这期间发生许许多多神奇事件,在当时的媒体上都有报道,现在,网络上也可以查到。当然,有人相信,有人质疑,这也很正常。</p> <p class="ql-block">  铜像掲幕时天上“日月同辉”。(图片来源于网络) </p><p class="ql-block"> 令人感到最不可思议的是主席百年诞辰庆典,正值隆冬季节,韶山周边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提前三个月竞相开放;铜像揭幕那天,六只彩蝶围着铜像翩翩起舞,久久不愿离去。杜鹃花和蝴蝶,都不是那个季节有的。莫非天人感应,红杜鹃为主席寿辰提前怒放?莫非是毛家六位英烈的在天之灵化蝶而来向主席贺寿?《蝶恋花》,蝶恋花,一词成真。</p><p class="ql-block"> 再一个是我们的亲历。据报道,1994年初,曾经有一股寒流南下,使湖南全省的橘子树严重受冻减产,唯独橘子洲的橘树安然无恙。我们到长沙时,正是橘子成熟的季节。于是特地去橘子洲探访,只见每棵橘子树都是硕果累累,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树枝,熟透的橘子掉落一地,虽然唾手可得,但没人采摘。随后查看了当地报纸登载的有关专家的所做的“科学”解释,但似有牵强,难以自圆。</p><p class="ql-block">  种种神奇,与其说是天意,不如说是人心。</p> <p class="ql-block">  在韶山冲最西边,距离主席故居约5公里的地方,就是主席当年提到的那个“西方的山洞”——滴水洞。</p> <p class="ql-block">  (在滴水洞新增景点“滴水清音”处和主席像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66年6月,主席最后一次来韶山时,曾来此秘密住了11天。</p> <p class="ql-block">  在滴水洞的万绿丛中,有一座青灰色的四屋脊平房,那就是主席当年下榻处,被称作1号楼。</p> (在主席办公桌旁的留影)<br> <p class="ql-block">  这11天,主席的行踪媒体未做报道,但多年后官方披露了此期间主席撰写的一首诗:</p><p class="ql-block"> 《七律---有所思》</p><p class="ql-block">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p><p class="ql-block"> 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p><p class="ql-block">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p><p class="ql-block">  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p> <p class="ql-block"><b>三、三上韶山</b></p><p class="ql-block">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日子里,我随蚌埠市老年、老干部摄影学会红色旅游摄影采风团于2021年5月9日经井冈山来到了韶山。</p> <p class="ql-block">  时隔27年,韶山变化很大。较之以前,更具有现代著名红色旅游圣地的气派。</p> <p class="ql-block">  来瞻仰的人更多了。引人注目的是一群群戴着红领巾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  在27年前曾经留影的位置,再拍一张照。</p> <p class="ql-block">  当年在这儿圈地收钱的没有了,可以自由地选景留影。只是人比较多,大家互相迁就着抓紧点就行了。</p> <p class="ql-block">  从这个位置看去,主席故居背山临水,一直没变。</p> <p class="ql-block">  室内的陈设也没有变化。只是现在看来更有历史的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  当年主席和家人种植的菜地,现在仍然有人在打理。</p> <p class="ql-block">  多年前,据媒体报道,为恢复主席故居周边的原始地貌,准备将故居对面山上的“毛家饭店”拆除迁走。这次特地注意那个地方,饭店是迁走了,但原址新盖了一组土木结构的平房,改为武警驻地,一般人进不去了。</p> <p class="ql-block">  驻地下方山脚处新建了一排出售旅游纪念品的商店。 </p><p class="ql-block">  如今,你站在故居外往清水塘对岸看,已经不是原貌了。有点匪夷所思。</p> <p class="ql-block">  故居附近设了免费直饮水点,方便了游客,很人性化。</p> <p class="ql-block">  故居西面100米处,有一栋青砖青瓦建筑,这就是毛泽东早年读私塾的旧址——南岸。</p> 因时间紧,没能进去参观。 <p class="ql-block">  滴水洞也没能再次游览,留下了遗憾。</p> <p class="ql-block">  要说变化最大的,当属毛泽东广场。</p><p class="ql-block">  原先的广场是1993年主席诞辰100周年所建。随着“毛泽东热”不断升温,纪念活动与中外游客量不断攀升,原广场已明显不适应了。于是,政府于2008年投资6600万元进行改建、扩建。扩建后的毛泽东广场大气雄伟,总用地达10.3万平方米,是原来的26倍。日接待游客量可提升至10万人次。</p><p class="ql-block">  广场突出了庄严、肃穆的纪念氛围。广场划分为瞻仰、参观、纪念和休闲等四个层次和区域。</p> <p class="ql-block">  其中,瞻仰空间面积1112平方米,以毛主席铜像为中心,三面环绕56株雪松,象征我国56个民族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该区域主要供游客献花、瞻仰,表达对毛主席的崇敬和思念之情。</p> <p class="ql-block">  两位会长带领我们向主席敬献花篮。</p> <p class="ql-block">  参观区空间面积1700平方米,与瞻仰空间相差12级台阶,主要供游客留影及大型纪念活动的表演舞台使用;纪念空间面积5950平方米,与参观空间相差12级台阶。该区域主要供游客疏散、纪念活动、集会;休闲空间区域主要定位于游客休闲与参观铜像前瞻仰气氛的营造,在中轴线上布置有景观大道和诗刻石景。</p> <p class="ql-block">  主席在家排行老三,前两个因病夭亡。主席的母亲为了三子的平安,就叫年幼的主席拜一块大石头为“干娘”。由此,主席也被乡亲们称为“石三伢子”。所以,中轴线瞻仰大道的景观便以石头为主。</p> <p class="ql-block">  大道两旁有对称的六处小景观石,分别题刻《沁园春·雪》等毛主席诗词。</p><p class="ql-block">  令人称奇的是大道入口的一块大型天然景观石,上书“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原主席沈鹏先生题写,是整个广场乃至韶山景区的点睛之笔。</p> <p class="ql-block">  仔细观察石头的形状,犹如南北倒置的韶山市地图。</p> <p class="ql-block">  从石头背面看,又酷似中国地图。</p> <p class="ql-block">  地面两块小石块,恰似台湾岛和海南岛。</p><p class="ql-block">  再仔细比较,可以看出,主席故居在韶山市的位置与首都北京在中国地图中的位置几乎相同。</p><p class="ql-block"> 是巧合吗?不!是天造地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p> <p class="ql-block">  今天,在主席缔造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重温党和国家新一代领导人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时的致辞:“今天,我们可以告慰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是,在他们带领党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p> <p class="ql-block">  有一段话,在网上流传很广,表达了主席和人民之间密不可分的真情:</p><p class="ql-block">  “不必时时怀念我,</p><p class="ql-block"> 也不要指望我回来,</p><p class="ql-block"> 我离开以后,</p><p class="ql-block"> 你们就是我。</p><p class="ql-block"> ——人民万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