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高考同题作文

夏教练

<p class="ql-block">高山仰止</p><p class="ql-block">汉武帝元封三年,怀着父亲的嘱托,带着历史的使命,司马迁继任大汉王朝太史令,某日逐渐走出丧父阴云的司马迁,拿出匈奴诸军事强国尚未发布的最新款HW手机5G版,果断的关闭了WiFi,打开了移动蜂窝数据,编辑了一条朋友圈文字:“《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并配发了一幅孔夫子的高清画像,他仔细的看了看,感觉这样似乎还不够完美,经过再三思量,惶恐之中还是艾特了一下自己的师尊孔安国先生,然后才心满意足的点击了一下发送,5G的反应远胜匈奴的骑兵,速度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安国先生果然秒赞,且随即评论:“难得年轻人对先祖如此推崇,如不嫌弃,闲时可来寒舍一聚,探讨市面上早已失传的唯孔氏后人独有的《古文尚书》”。司马迁喜出望外,顿时激动的不知所措,语无伦次的回复:“若先师董仲舒先生在世,该有多好!”“有我在还不够吗?再说了,他来我还不见得给他看呢!”安国先生的一串文字在屏幕上跳出来半天之后,司马同学才缓过神来,立刻意识到说错话了,于是赶紧回复:“您才是孔门嫡系子孙,正宗传人,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如此浮夸的表达才勉强收获了安国先生的一个“捂脸表情”。看到这表情可爱的太史公不禁木然长叹曰:“我太难了!”</p><p class="ql-block">就在这对师徒潜心对话的时候,贾嘉、樊他广、冯遂不约而同的点赞并集体留言:“可惜不是我,羡慕嫉妒恨”!这仨是谁或许大家还不怎么熟悉,但说起他们的爷爷大家肯定不陌生,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贾谊、樊哙和冯唐。尽管都是大牌之后,安国先生在分享《古文尚书》这件事情上却始终没有松口。因为长久在长安任职,又逢“汉之得人,于兹为盛”的汉武盛世,司马迁的朋友圈自然越来越大,除了刚才提到这仨,还有公孙弘、田仁、梁人壶遂以及杜陵苏建等,当然还有众多皇亲国戚,达官显贵,甚至包括金字塔尖上的武帝刘彻,这样一来,朋友圈的发布和留言就显得越来越不方便。于是,志同道合的哥几个就面对面建了个小群取名“正宗儒学粉丝群”,当然群主非孔夫子十世孙孔安国先生莫属。</p><p class="ql-block">一日上大夫壶遂走入了思维的死胡同,在朋友圈内求助道:万能的朋友圈谁能告诉我“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我听我老师董仲舒说:‘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司马迁一口气在朋友圈内回复评论了一大段。</p><p class="ql-block">安国老师立马在群内拍了拍壶遂和司马迁,严肃的说道:“此等敏感话题以后少在朋友圈内问答,可以私聊或在群内小范围讨论。还有,我再次警告司马子长同学,以后这等涉及到我孔家先祖的核心话题,必须以我的表述方式和制式内容作为国际标准,别一口一个董老师的。其实,当年夫子还是首选入世为官的,然而世道艰难,人心不古,仕途受阻,佼佼者易折嘛,你懂的,无奈之下只好退而著书,好在文章千古事,反而更加流芳千古了。这样说来,在这个问题上你董老师说的也没大毛病”。没过多久,安国先生自己在群内发布了一条信息“可惜你们董老师死了,他要还活着该多好”!但很快又撤了回去,大家都看到了,但都装作没看见,在这类问题上大家向来高度默契。大家都知道董、孔两位老师都是儒家学派顶尖级的高手,本就惺惺相惜,董老师已逝,孔老师貌似清高,唯我独尊,其实孤独寂寞冷,活脱脱一个“啄木鸟掉在油锅里,屁股炸酥了嘴还硬”的典型。这个“正宗儒学粉丝群”平时并不热闹,学生不喜欢聊家常,老师也不热爱发红包,说白了岂止是不热闹,那简直就是冷清。当可怕的冷清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忽然有一天安国老师在群内直接发问:“司马子长是不是出事了?群内不说话,朋友圈也好久没更新了!这时候大家才支支吾吾,在群内分享了一些支离破碎的言辞,诸如“涉李陵案”“龙颜震怒”“诬上”“凶多吉少”等等。不一会儿,壶遂大吼一声:“我相信司马子长可以挺过来,他会化解难题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在我们平时读的书籍中,讨论的话题中和崇拜的偶像中,既然同在一个群,志趣相投,我们应该了解他,同情他,相信他”!此时大家都异口同声的说:“对,我们应该了解他,同情他,相信他”。</p><p class="ql-block">突然群内司马迁的头像一闪,一条语音倏的发了进来:“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声音依旧顿挫铿锵,掷地有声,大家听完,瞬间沉默不语。于是他艾特了一下安国先生接着说:“先生,我想通了,不光夫子,还有刚才我提到的这些人都是我的标杆,我的偶像,我的高山,我的景行,我一定不辱使命,不忘初心,仰慕高山,行走大道,和他们通过文字进行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惺惺相惜,人事相通,自然相形,他们过去的样子,可能就是我未来的样子。安国先生高兴的说:“蓬生麻中 ,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才是儒生应该有的样子,孺子可教,未来可期。次日,司马迁就开通了个人微信公众平台——“太史公书”,发表了第一篇文章《太史公自序》并分享到了朋友圈,读者无不涕泣动容,争相转发,一时阅读量攀升10万➕,武帝刘彻亲自为之点赞。</p><p class="ql-block">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司马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见贤思齐,敞开心扉和志趣相投者,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融合沟通,再辅以自我沉淀,进而辐射魅力,升华人格,开创了一代史家的新标杆,树立了新的崇山峻岭,大道景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