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韩伯

和悦

<p class="ql-block">&nbsp;“往事依稀浑似梦,都随风雨到心头。”</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梅雨时节,我透过稠密的雨丝,任思绪飞扬。恍惚之间,似乎穿越了时光隧道,在我曾经居住过的老居民区中徘徊,邻居韩伯正向我走来....</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上世纪我国建造的居民住宅楼,处于为解决住房困难的初级阶段,还谈不上公建配套设施和小区管理服务,现在我们都将这些“两不完善”的地区,习惯上称为老居民区。</p> <p class="ql-block">老居民区相对于新建的住宅小区,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违章建筑多。居民家家户户用不锈钢或铸铁材料构筑外挑阳台,这就给住户之间频发矛盾,埋下了种种隐患。有的直接将水淋淋的被服晾晒在阳台上;有的浇花不采取防渗流措施,污水直接滳至楼下;有的直接将湿漉漉的拖把挂在阳台上;更有甚者在阳台上拍打扫帚、鸡毛掸子的灰尘,让楼下住户苦不堪言,底层住户只得在院内搭建顶棚。由于违章建筑发生的纠纷,当年我家刚入住这个居民区的时候,真的感觉好不习惯,周边环境几乎是"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p> <p class="ql-block">我楼下的韩伯,却是与众不同。</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他家刚刚入住的时候,我发现只有他家院内却未搭建顶棚,而只是用了尼龙遮阳网来防水防尘。我暗自思忖:如果他家用彩钢板或水泥混凝土搭建顶棚,下雨天的雨滴击打声,受干扰最深的,那无疑是我这家二楼的住户了,当然对此我也无可非议,因为法不责众,更何况他儿子和我曾经还是市文创班的同学呢!我深知尼龙遮阳网是经不住严寒酷暑、风吹雨打的。韩伯为了避免惊扰邻里,才出此权宜之计的;更确切地说,左邻右舍都建造了固定构筑物,他只是为了避免给我家带来干扰。这是我对韩伯的最初印象:替他人着想。</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韩伯入住两年后,我好奇地发现:住在底楼的住户经常牢骚满腹,甚至是破口大骂楼上人家种种不自觉的行为,对此我也习以为常,因为楼上毕竟住有六户人家,每周有一家住户不自觉,底层住户,几乎就天天有影响了。惟有韩伯家始终都是静悄悄;还在楼道的入口处悬挂着几只吊钩,用来放置楼上掉入他家院内的物品,此处俨然就成为了楼内的失物招领处。这是我对韩伯的进一步的印象:宽厚包容。</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令我最为感动的是,1998年10月的一天,我因急性胰腺炎住院抢救,当晚我家的洗衣机接水管突然爆裂,哗哗的自来水渗透过地板,流入到他们家中。韩伯叫儿子上楼去一探究竟,当时我儿子一个人在家酣然梦中,对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得知情况后又手足无措。韩伯的儿子上楼来,关上了我家的自来水总阀后回到家中,韩伯得知这一情况后,焦急万分地对自己的儿子说:楼上夫妇此刻都在医院,留下一个孩子在家里,他知道怎么办呢?你赶紧和你妻子一起上去,你负责把地上的水清理干净,你妻子负责做孩子的安抚工作。翌日上午,韩伯的儿子儿媳又手捧鲜花,双双来到医院安慰我静心养病。我好奇地问他们夫妇怎知我住院的?他俩这才说出了事情的原委。我的感激之情无于言表。我出院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去韩伯家上门表示道歉和感谢,同时了解到他家地板由于大量水的渗入浸泡,已经需要换新重铺了。我当即表态这些费用理应我来承担。韩伯却笑呵呵地在一旁说:我家住在底层潮湿,本来就打算改铺地砖了。你刚出院,就别操这份心啦,还是养好自己的身体要紧!</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之后沒过几年,韩伯竟溘然而逝。我就住在楼上,居然没听到哀乐,也没看到花圈,因而就未能送行。得悉噩耗已经是过了一段时间了。我埋怨韩伯的儿子:这么大的事情,你居然也瞒过了我!韩伯的儿子郑重地告诉我:这是根据他父亲的遗嘱,临终了就不要再去打扰邻里,不发丧不搞遗体告别仪式,让人们记忆中是他健在时的模样。</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雨依然沥沥淅淅下个不停,韩伯生前的一幕幕往事涌上我的心头,他的音容笑貌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想他这个邻居中的大好人,即便在天堂,人缘也会是不错的。此时,宋代周邦彦《鹤冲天》中的名句:“梅雨霁,暑风和...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油然掠过脑海,我双手合十默默地为韩伯深深祈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