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缅怀罗帅重温历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为悼念罗帅写的七律】</p><p class="ql-block">记得当年草上飞,</p><p class="ql-block">红军队里每相违。</p><p class="ql-block">长征不是难堪日,</p><p class="ql-block">战锦方为大问题。</p><p class="ql-block">斥鷃每闻欺大鸟,</p><p class="ql-block">昆鸡长笑老鹰非。</p><p class="ql-block">君今不幸离人世,</p><p class="ql-block">国有疑难可问谁?</p><p class="ql-block"> 由于在战争年代曾身负重伤,又在长期的工作中积劳成疾,罗荣桓于1963年12月16日不幸逝世。闻此噩耗,正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的毛泽东十分悲痛,领头起立默哀,说:“一个人数十年如一日,忠于党的路线,很不容易啊!”此后数日,毛泽东写成了这首悼念战友的七律。</p><p class="ql-block"> .(文/网络)</p> <p class="ql-block"> 【罗荣桓元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罗荣桓元帅生于1902年,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衡山县(今衡阳市衡东县)人。1927 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革命生涯早期,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和三湾改编(古田会议)。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1军1师1团特务连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1师31团营党代表,第2纵队党代表,红四军军委书记兼政委,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红军总政治部巡视员、动员部部长,红八军团政治部主任,中国工农红军后方总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115师政委,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115师代师长兼政委,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一副书记兼东北人民自治军政委,东北民主联军政委,东北野战军政委,第四野战军政委,第四野战军第一政委,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二书记兼华中军区第一政委,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二书记兼中南军区第一政委。建国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管理部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任监察委员会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第一任院长,中国人民武装委员会主任,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一、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63年12月16日逝世,终年61岁。</p><p class="ql-block"> (文/网络)</p> <p class="ql-block"> 【罗荣桓 故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罗荣桓故居位于中南重镇、历史文化名城——衡阳市衡东县荣桓镇南湾村,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第四届中国红色旅游市场游客满意十佳景区。</p><p class="ql-block"> 罗荣桓元帅铜像广场位于南湾村南面的罗家山上,建于2002年,广场占地面积80余亩,共分三级广场,由196级磨石梯级相连接,这196级梯级有一定的寓意:100为纪念罗帅诞辰100周年,96为纪念罗帅指挥和参与指挥的96次主要战役和战斗。</p><p class="ql-block"> 二级广场为罗帅诗词碑林,建于2010年9月,这些庄严肃穆的石碑,全部采用河南冰花玉雕琢而成。在诗词碑林的左侧是“缅帅园”,右侧是“八一林”,为前来参观、凭吊、缅怀罗帅的各界人士提供了植纪念树的场所。参观者可以委托纪念馆代购树苗或自带树苗。在“八一林”或“缅帅园”栽下纪念树。</p><p class="ql-block"> 第三级广场,即最高一级广场,为整个广场的主体和中心,占地约2000平方米,在该广场第三级广场的正中央位置上坐东南朝西北、矗立着一尊高8.1米的罗荣桓元帅铜像。座基上刻着“罗荣桓元帅铜像”七个大字。</p><p class="ql-block"> 罗帅生平业绩陈列馆,位于罗帅铜像纪念广场西南侧,建于2002年,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陈列馆采用中国传统庭院式布局,设有序厅、尾厅、四间展室、罗帅办公室、卧室复原陈列室,陈列面积约5800平方米。用大量珍贵照片和历史文献、实物展出罗帅光辉的一生。罗帅生平业绩陈列展分四大部分,共展出各个时期的珍贵照片(图)188幅,珍贵革命、历史文献资料及实物110件(含罗帅子女近期赠送实物),雕塑1件。其中,罗帅在北京“东交民巷新八号”住所使用的棕绷床及床头柜、铁质军用保险立柜、办公桌椅及罗荣桓元帅骨灰盒均为一级文物。</p><p class="ql-block"> 罗荣桓元帅故居是镶嵌在蒸湘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开展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基地,是旅游观光线路上的一大“红色”景观。 </p><p class="ql-block"> (文/网络)</p> <p class="ql-block"> 【罗元帅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从湖南衡山走来,带着南岳的灵慧;他从秋收起义中走来,带着对反动派的愤慨;他从三湾改编中走来,怀揣着对劳苦大众的忠诚;他从井冈硝烟中走来,深受伟人信赖;他从辽沈战役中走来,战锦的大问题不复存在;他以正直为经忠诚为纬,织就人生大网,他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表率,在我们心中永远不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开国大功臣罗荣桓元帅!</p><p class="ql-block">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逢。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1963年底,身患肾癌多年的罗荣桓在北京医院逝世,毛泽东主席悲伤不已,夜不成寐,含泪挥笔为其写下这首沉重的吊唁诗,其中蕴含的哀痛惋惜与患难深情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1939年3月,罗荣桓与陈光率领八路军一一五师经过长途跋涉,来到山东,与山东抗日武装并肩作战,痛击了日本侵略者和地方日伪顽匪。但是,主力部队屡经战斗,减员严重,补充兵员已成为当务之急,罗荣桓急在心里。后为协商解决办法,罗荣桓召集部队与地方干部开会。40多双眼睛焦急地看着他,希望他有锦囊妙计。罗荣桓沉着地说:“要让群众来参军,我们必须过得硬。一要作风过得硬,对群众要秋毫不犯,消除群众对我们的误解;二要打仗过得硬,要打出我们的气势和声威,让群众认为我们能打仗,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三要组织过得硬,要在地方建立党的组织和群众组织。达到了三个过硬,兵员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p><p class="ql-block"> 会后,罗荣桓亲自组织,从主力部队中抽调出100多名干部组成工作团,深入农村,发动群众,开展工作。罗荣恒率领工作团帮助群众挑水、劈柴、理发、看病、割麦、打扫卫生。同时,工作团走村串户,张贴标语,与群众拉家常,宣传党的主张,宣传八路军的政策,平静的村子顿时热闹起来。</p><p class="ql-block"> 当群众得知罗荣桓是一一五师政委,却也与工作团成员一同风餐露宿时,不禁感动万分。自此,各种关于八路军的谣言不攻自破,农民到处请部队到村里开展工作。一时间,“工农兵学商,一齐来救亡”“兄带弟,儿别娘,父送子,妻送郎,前呼后拥上战场”的可喜局面比比皆是。罗荣桓元帅依靠“三个过硬”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与信任,许多青壮年报名参军,新兵员源源不断地补充,确保了八路军和地方抗日武装力量的生生不息! </p><p class="ql-block"> 立下远大理想、鸿鹄志向的罗荣桓元帅,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信念坚定、信仰崇高、意志坚强的他,在南征北战、民族独立、国家解放的峥嵘岁月中熠熠生辉的他,早已将誓死追寻革命的信仰深深融入血脉、浸入骨髓,他始终如一地践行着“永远跟着共产党走,跟着毛主席走”的铮铮誓言,不负年华,不负家国,不负人民!</p><p class="ql-block"> 再出发,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向前进,更伟大的胜利正在召唤。百年风华正茂,且看我辈挥斥方遒,以史励行,借史省己,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凝聚磅礴力量,砥砺奋进新程,立稳站直行远,而今迈步从头越,以实际行动献礼建党一百周年!</p><p class="ql-block"> (文/网络)</p> <p class="ql-block"> 【罗荣桓的家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罗荣桓在大女儿罗玉英出生后就去参加秋收起义了,罗玉英一直生活在湖南衡东老家,直到1950年初才和丈夫陈卓到北京与离别20多年的父亲相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离开家乡前,乡亲们听说罗荣桓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政委,都高兴地向她祝贺,有人还用旧社会的老眼光看共产党:“你爸爸当了大官,以后你可有依靠了,啥事也不用操心了。”听了乡亲们这些议论,罗玉英心里美滋滋的。罗荣桓从她一封来信中察觉到了这种思想,立即回信教育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你爸爸二十余年来是在为人民服务,已成终身职业,而不会如你想的是在做官,更没有财可发,你爸爸的生活,除享受国家规定之待遇外,一无私有。你弟妹们的上学是由国家直接供给,不要我负担,我亦无法负担。因此陈卓等来此,也只能帮其进入学校,不能对我有其他依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罗荣桓的教育对罗玉英的思想震动很大。来到北京后,一次,她问父亲:“什么是为人民服务?”罗荣桓告诉她:“就是为人民做事情哟,吃人民的,不为人民做事怎么行?我就只有一个肾了,还在为人民做事情。”罗荣桓以一种幸存者的心态感叹道:“多少先烈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我们必须努力为党工作,保卫好、建设好这个新中国,才对得起他们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由于在老家没能上学读书,罗玉英刚到北京时文化水平很低。罗荣桓要求她努力学习:“不识字怎么能为人民多办事,办好事情呢?”罗玉英当时已经20多岁,又刚生完孩子,记忆力退步,对识字读书颇感为难,罗荣桓便鼓励她:关键在有没有决心。他还告诉女儿可以用读报纸上文章的方式进行学习:“这样既识了字,学到了文化,又可以了解政治时事,开阔眼界。”在父亲的鼓励指导下,罗玉英刻苦学习,到1950年底就考上了工农速成中学预备班,此后她更加刻苦学习文化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罗荣桓对子女的严格要求是多方面的。他常讲,艰苦奋斗是传家宝,有了它就不会忘本,就不会脱离群众,就能始终精神振奋,斗志旺盛,永葆革命青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罗玉英刚到北京不久,一次她准备到街上去补一条破了的裤子,正巧被罗荣桓看到,当即批评她:“为什么不自己补?刚出来就忘本啰!”她的脸一下子红了。此后她时常告诫自己:千万不要忘本!罗荣桓还经常嘱咐罗玉英、陈卓夫妇:“你们不但要工作好,学习好,还必须教育好子女。”因此,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很注意对孩子严格要求,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54年,由于身体不好,罗玉英难以坚持学习,便要求提前分配工作,这得到了罗荣桓支持。她满以为父亲为了照顾她的身体,一定会在城里的大机关给她找一个合适工作。没想到罗荣桓却要她到工农群众中去,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去学习,去锻炼自己。不久,组织上把她分配到北京郊区一个农场。农场条件比较艰苦,交通也不方便,每周六她要步行10多里路乘公共汽车回家,这对于一个孩子才三四岁的年轻妈妈来说,确实不是易事。两年多里,她和农场职工们一起工作,一起学习,一起劳动,不但思想得到锻炼,还学到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身体也有明显好转。由于各方面表现好,1955年她光荣入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61年冬,正值国民经济困难时期,罗荣桓到广州养病,路过湖南老家时,他叫罗玉英夫妻俩代他回老家看看。行前他再三叮嘱:要问候村里的贫下中农,绝对不要搞特殊化,吃饭要交钱,老乡家请客不要去。还要他们做调查研究,了解农村的生产情况。最后罗荣桓还给他们定了一条纪律:和社员一起参加农业劳动。罗玉英夫妇按照交代去做了,罗荣桓非常高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罗荣桓的教导下,罗玉英后来也成为一个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朴素的政治工作者。</p><p class="ql-block"> . (文/网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块银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27年11月,三湾改编后到达井冈山的工农革命军接连打了几次胜仗,尤其是攻下茶陵县城后缴获颇丰。战斗结束后,军领导给每个干部发了一块作为零用钱的银元。时任连党代表的罗荣桓当然也不例外。当时,一块银元可是了不起的“家当”。罗荣桓小心翼翼地把这块“宝贝”放在上衣口袋里。</p><p class="ql-block"> 两个多月后,又一次战斗打响了。当时敌我双方交战激烈,罗荣桓正准备带领战士们冲锋时,突然感到胸前像是被重重打了一拳。但他来不及多想和仔细查看,便同战士们冲出了阵地。</p><p class="ql-block"> 战斗结束后,罗荣桓才发现,自己的上衣口袋烧出了一个洞,用手一摸,那块银元居然还在。</p><p class="ql-block"> 罗荣桓把银元掏出来摊在手心,回想起方才战斗的情景,仔细一瞧,银元上有了一个凹坑,不禁恍然大悟:原来敌人射来的子弹正好打在银元上,才使他幸免于难。</p><p class="ql-block"> 罗荣桓手握那枚还带着他体温的银元,感慨地说:“亏了它保驾,不然我早就去见阎王了!”</p><p class="ql-block"> 说罢,罗荣桓深情地把那块救命的银元看了又看,尔后便用一块白布精心包裹起来,放进贴身的衣袋里并将袋口牢牢地扎紧,珍藏在身。</p><p class="ql-block"> 从此,这块银元就成了罗荣桓须臾不离的伙伴,与他一起南征北战。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后,时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的罗荣桓赴抗日前线离别延安时,将自己的这枚救命银元交给妻子林月琴,叮嘱她给即将出世的孩子做“护身符”。</p><p class="ql-block"> 许多年后,每当罗荣桓回忆起这段往事的时候,激动之情依然溢于言表,多次无限深情地说:“这块银元不仅救过我的命,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讲,它也是我们党和人民军队艰苦奋斗、舍生忘死、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见证,轻易把它用掉,实在是舍不得啊。</p><p class="ql-block"> (文/网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酷爱读书的元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幼年时代的罗荣桓就酷爱读书,不仅在学校里专心致志,而且只要一有空闲便手不释卷。11岁那年一个炎热的中午,罗荣桓独自一人,坐在池塘边一棵柳树上聚精会神地看书,由于他精力过于集中,不小心竟跌进池塘里,弄得浑身湿透。家里人和四邻八舍知道后,便称他“书呆子”“书迷”。对此罗荣桓并不屑置辩,依然孜孜不倦地攻读,从书中寻找自己的乐趣和立身处世的道理。刻苦的学习,使罗荣桓在小学期间就以勤学好思而闻名全校,小学老师夸赞他是一个有远大前途的学生。参加革命之后,无论工作、军务多么繁忙,罗荣桓都不改如痴如醉的读书嗜好。他常说:“不认真读书,是要受社会这把‘戒尺’惩罚的。”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残酷的环境,使得书籍来源几近枯竭。这对于养成读书习惯的罗荣桓来说就是个不小的压抑。吃红米饭南瓜汤,他安之若然,从不叫苦,可没有书读却使他感到难以忍受,终日若有所失。因此,每逢战斗后,打扫战场时,他都要去找书。只要是有益的书籍,找到什么就看什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932年,红军打下了漳州城。时任红一军政治部主任的罗荣桓进入漳州之后,公务之余的第一件事就是逛街买书。然而那时每本书动辄大洋一元,这使仅有两三块零花钱的罗荣桓望而却步,实在不敢问津。无奈他只得光顾旧书店,打起了每本一二角钱的旧书的主意。结果最后倾囊而出,高兴地买了一摞旧书。并且从此之后,一有空闲就流连书店,一待就是几个小时,看不花钱的书。罗荣桓非常珍爱书籍,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决不轻易舍弃。1939年2月,时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委员的罗荣桓,奉命带领部队由晋西进军山东,开辟抗日根据地。行前罗荣桓将一只小皮箱交给政治部秘书携带,反复叮嘱说,“路上要小心,轻装时别的东西可以不要,但千万不能把小皮箱搞丢了”。秘书以为里面一定存放着什么贵重的东西,后来到目的地打开一看,除了一瓶药之外其余都是书。其中一本油印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讲稿,字迹已模模糊糊,书角也都起皱了,许多地方满满地写着罗荣桓的圈点批注。秘书深深地被罗荣桓惜书如金、勤读不辍的精神感动不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抗日战争时期,罗荣桓工作异常繁忙,艰苦的斗争环境使他又患了严重的肾炎、心脏病等疾病,即使这样,他也不放松读书学习,勇于攻关。后来,严重的疾病使罗荣桓不得不躺在担架上指挥行军打仗,再加上眼睛深度近视,看书很不方便,他就让别人把小册子读给他听,还边听边同大家研究讨论。周围的同志常常劝他身体好些再学习,可每次罗荣桓都是意味深长地说:“毛泽东同志的著作是指导中国革命的真理。革命的形势发展这样快,我们不抓紧学习怎么能行?否则,就会被前进的历史抛在后面”。新中国成立后,罗荣桓带病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军委副主席等要职,为新中国人民军队的建设、军队政治工作的开拓和发展呕心沥血、日夜操劳。罗荣桓带病坚持繁重工作的情况,引起了毛泽东极大关注,为此毛泽东特意嘱咐罗荣桓要注意身体,少开会,甚至不开会。对于党的亲切关怀,罗荣桓非常感激,之后他更加珍惜时间,争分夺秒地工作和学习,最后沉疴使得他不得不于1960年代初几次住进医院。在医院里,医生劝说罗荣桓要静卧休息,不能看书或写东西。可是罗荣桓总是不顾医生的劝告,趁着公务少一些,抓紧时间读书学习。他对医护人员深怀歉意地说,“我是个不会休息的人,在娱乐方面没有什么爱好,这是一个缺点”。并且,他带着商量的口气对医护人员说道:“我的愿望就是多读一些书,请你们满足我这点嗜好吧。”在住院期间,罗荣桓凭着顽强的毅力同病魔作斗争,认真完整通读《毛泽东选集》多遍,并作了大量读书笔记。有时候病情严重,眼睛看不清东西,他就让夫人或子女读给他听。</p><p class="ql-block"> (文/网络)</p> <p class="ql-block"> 追随罗帅足迹,感受红色魅力 </p><p class="ql-block"> 一一参观罗荣桓元帅故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这种伟大的建党精神,就像是深藏在一颗种子里的强大基因,让这颗种子生根、破土、发芽,饱经风雨却始终向阳而生,茁壮成长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在14亿多人口执政70多年的世界第一大党。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为坚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伟大建党精神弘扬好,扎实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努力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4月1O日,我们10位同学自发组织前往衡东县异公享祠——罗荣桓故居、罗荣桓元帅生平业绩纪念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p><p class="ql-block"> 罗荣桓元帅故居纪念馆位于中南重镇衡阳市衡东县荣桓镇南湾村,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湖南省文明旅游风景区。罗荣桓故居主要纪念设施有:异公享祠——罗帅故居、南湾古戏台、罗帅母校、罗帅铜像纪念广场、罗帅生平业绩陈列馆等。</p><p class="ql-block"> 大家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罗荣桓元帅纪念馆和罗荣桓故居。聆听了讲解员对罗荣桓元帅生前事迹的详细介绍,观看了罗荣桓元帅为革命事业奋斗终生的典型事例和影像资料。通过一幅幅图画、一个个雕塑、一件件实物,一幕幕还原历史的场景,回顾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重温罗荣桓元帅的一生奋勇杀敌、建设新中国的峥嵘岁月,近距离感受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的历程和伟大的人格魅力。立志救国救民,上下苦心求索;坚持井冈山斗争,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挥师骋山东,艰苦抗战八年;转战东北、华北,决胜"辽沈""平津";献身社会主义事业,为人民鞠躬尽瘁等事迹,生动鲜活的历史画面,真实生动地再现了罗荣桓元帅光辉战斗的一生及高尚的革命情怀。不时感慨,深受震撼,让我们思想上再一次接受“红色”洗礼,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感悟到了革命先烈们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爱国情操,领会了红色文化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在思想上和心灵上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为人民打江山的无私无畏精神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再次鼓舞激励振撼了我们的心灵。大家纷纷表示,继承好革命先辈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和坚定执着的忠诚品格,立足本职、锐意进取、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p><p class="ql-block"> (二O二一年四月十一日)</p> <p class="ql-block">(同学参观照片以外的图片、照片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