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7月10日晚,滨州市小学地方课程名师工作室个人阶段性教研工作总结会在线上召开,会议由工作室张铭珍老师主持,工作室成员进行了总结汇报和研讨学习。总结会持续两个半小时,大家细数半年来的足迹,盘点这一路的收获,明确自己的使命和方向。</p> <p class="ql-block"> 活动按程序依次进行,首先是工作室李桂东老师发言,他从读《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谈起,围绕教学中的“聆听”之重要谈了自己的感悟。提出作为教师应该有一种前瞻性——从小培养学生学会倾听,提醒我们要激发学生愿意倾听的欲望 、良好的倾听习惯。同时,李老师还向我们分享了通过小学地方课程名师工作室的学习探究,他和他的团队所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和荣誉。尤其是和工作室成员一起探讨的课题《家乡红色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得到了山东广播电视台关注和推广。</p>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田雪青老师以《坚持学习在路上》为题,从自己的阅读收获和课例研修两方面进行了分享。她坦言阅读改变了工作和生活、改变了教学方式,课例研修则是她全新的起点和尝试。而田老师在学习后的实践,如“通过吟诵的方式传承文化、把本地的革命故事整理成册”等做法也给了工作室其他小伙伴很多启示。</p> <p class="ql-block"> 陈凤荣老师作为工作室的主持人,她的娓娓道来总是别样精彩。她谈到每天阅读打卡,已经成为生活的必须和习惯,她说自己爱上了“啃骨头”式的专业理论阅读,找到了“多向倾听”这个解决当下课堂浮夸浮躁的关键,尤其是《跨界学习:学校课程变革的新取向》更是颠覆了她以往对学习、课堂和课程的固化认知,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她萌生了“跨界融合”的教学主张,做出了具有前瞻性和原创价值的《基于课程整合的生命树项目学习课例研究》策划书。</p>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赵梅琳老师分享的主题是《让成长成为一种习惯》,她从“让阅读成为习惯,在阅读中获得成长;让分享成为习惯,在分享中获得成长;让研修成为习惯,在研修中获得成长”三方面谈了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成长,表示不求像其他人一样优秀,但求让成长成为一种习惯。</p> <p class="ql-block"> 《静听成长的拔节声》是王海燕老师的分享主题,她总结了自己加入工作室来的做法——“乐读书、勤笔记、善反思,提升自我素养;学理论、立实践、研课题,促进专业成长;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红色宣讲薪火传”。王老师感叹名师工作室不仅为她提供了提高自身素质的空间,也成为成员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大家园。</p>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崔燕蔚老师分享到:在工作室的引领下,不仅对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有了更新的认识和更深入的学习,还在阅读中不断提升,丰盈自己;在研讨中碰撞思维的火花,互助共进。在发言中,崔老师还向工作室其他伙伴推荐了自己读到的一本实操性很强的书《备课专业化》,这对工作室的阅读活动大有助益。</p>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夏冬梅老师在分享中提到《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可以给我们以很大的启迪,她说书中提到了一些值得借鉴的观点和做法,反复研读《静悄悄的革命》后,最大的收获是认识到了倾听的重要性,创设了倾听的课堂。夏老师还分享了她在开发游戏课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如在数学课堂中、传统节日中开展游戏活动;在校园中开展民间游戏等。</p> <p class="ql-block"> 《厚积薄发 破茧成蝶》是工作室崔婷婷老师分享的题目,她讲述了工作室对自己在生活、工作中的影响,对自己的阅读进行了反思和规划,并提醒大家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应该调配好,否则什么都做不成。接着崔老师还分享了策划组的课题《农村小学红色故事校本研究》并对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和努力方向进行了说明。</p>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刘国巾老师用极富诗意的语言进行了《行而有思 思而行远》的分享,她从“静心读写,在阅读中沉淀生长;交流研讨,于碰撞中发现教学智慧;相遇成歌,和努力的人一起发光”三方面回顾了自己在工作室学习的经历和体会。并表示要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用自己的光芒为孩子们照亮学习的远方。</p> <p class="ql-block"> 王丽老师在工作室“阅读工程”的引领下,坚持阅读学术著作,她在分享中说到:能够在短短一学期读完么多专业书籍,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这改变的不仅仅是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更重要的是由内而外的教学言行。并且课例研究也让她逐渐意识到成为一名“研究型老师”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杨照君老师在分享中提到“阅读是获取知识的捷径;研修课例和研究课题让我快速成长起来” 在工作室的引领下,不但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学到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对课例研修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每一次教研的过后都会有所收获,或许这就是教研的本质意义所在吧。</p> <p class="ql-block"> 《人生在勤 不索何获 锲而不舍 朽木可折》是庞全进老师的发言题目,他感叹加入工作室以来,每一点滴的进步,都用文字记录了下来,这见证着我们成长的足迹,在工作室的学习和平时的工作中,他“认知升华、以身作则”,积极投身于农村小学的地方课程建设中去并且会“坚持不懈、不断探索”,以期自己能够在这条路上走得越来越远,让其学校地方课程的路越走越宽。</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位做分享的是负责主持本次会议的张铭珍老师,她和大家讲述了经过细致周密的研究,他们课题组的课题《农村小学家乡红色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使孩子们受到了良好的红色教育。同时,张老师也感叹自2020年很加入了小学地方课程工作室,便开始了学习生涯,通过阅读打卡活动,激发了自己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热情。通过课例研究、课题研究,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新和更深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几位老师的发言,虽各不相同,但各有精彩之处,也都引起了其他工作室成员的共鸣。意犹未尽中,两个多小时的视频交流会接近了尾声。</p><p class="ql-block"> 工作室主持人陈凤荣老师对我们前期工作的参与热情和取得的成绩做了充分的肯定,并对工作室的全体成员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为工作室发展明确了方向。陈老师说,地方课程是薄弱学科,是挑战也是机遇,只要大家团结起来,发挥整个团队的优势力量,定然能在课程变革中赢得先机,有所突破。我们的团队是强大的,有三位优秀的校长,还有各学校的中层和骨干教师,我们要互相帮助,充分利用优势资源,争取人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人人都能有所得,让小学地方课程名师工作室小学地方课程教科研一马当先,流光溢彩,成为成长的沃土!</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在陈老师充满期待与能量的寄语中落下帷幕。这于工作室的每位成员而言,是句点,更是起点!是回望,更是展望!相信在陈老师的引领下,在名师工作室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小学地方课程的发展定能行稳致远、进而有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