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写《故里人物》之三

扬州江北川

<b>我为什么要写《故里人物》之三<br><br>徐润群</b><br> 我们不一定是原住民的后裔,我们从哪里来?<br> 从我记事起,曾祖父、祖父和父亲就常常向我们提起,说我们祖上是从苏州过来的,我们脚上小拇指头的指甲都是破的,那就是证据。老祖宗还传言,初来江北的这批“移民”思念家乡,总想回去看看。夜里,娘儿们常常哭哭啼啼地喊着想回苏州看看。可在当时,官府能允许吗?祖先们想要回家,只能在梦里,所以至今在扬州、泰州还流传着一句有特殊定义的话,说睡觉是“上苏州”,思乡之情,刻骨铭心。<br> 我们的祖先是明洪武五年从苏州迁来扬州樊汉的。大明王朝将江南数十万老百姓强制迁往江北,而苏州阊门,成为来自苏州、松江、杭州、嘉兴、湖州五府的移民后裔们心目中共同的“根”!江南移民和他们的后裔们,在饱经战火满目疮痍的江淮平原上站稳脚跟、开枝散叶,是何等的艰辛?移民史就是一部血泪史。遥想当年,凄风苦雨中苏、松、杭、嘉、湖五府的数十万老百姓,不分男女老少统统被赶到苏州,从阊门上船沿运河北上,一路渡过长江来到江北。他们精耕细作、水利灌溉、河防疏泛、开枝散叶的丰收成果。今天的我们,确实应该好好缅怀祖先艰苦卓绝的漫漫岁月! 苏州阊门邻近京杭大运河,是古代江南最重要的水陆码头之一,在以水路交通为主的古代,从江南去江北,阊门无疑是理想的出发地。而这样由官府组织的大规模移民,官府自然先要集中被移之民,登记造册,编排队伍。由于阊门所处的交通位置优越,也就很自然地在阊门附近设立专门机构,办理移民的一切公务。“对于背井离乡的移民们而言,阊门是他们在江南的最后一站,这样,这座城门就成了故乡的象征,寄托乡愁的载体。”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还认为:“江南移民后裔都说自己祖籍阊门,这一说法‘半真半假’,因为阊门的名气极大,很多不知祖籍何处的移民后裔们,便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集体附会‘祖籍阊门’。不管怎么说,苏州阊门已经成为江南移民后裔心目中的‘根’,这充分彰显了苏州文化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力!” 运河古镇高邮车逻的张庄,原名公田张家庄 谈文化,现在什么都叫文化。我才疏学浅,也没多少文化。只听说文化大致分三种,即官场文化、市井文化、乡村文化,几千年如此。我个人认为:乡村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载体。传承与发扬乡村文化,首先是教育。教育是根,也是家族与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二十世纪中叶前,乡村义塾、私塾很普遍。君不见,当今中央电视台一套热播的《于成龙》、《一代名相陈廷敬》这两位历史人物都是出至山西省汾州府永宁州来堡村的乡村塾师邢济堂的门下,即使用今天的目光看,不容否认,私塾、科举也一样出名垂青史的兴邦人杰、治国廉臣。现在许多地方正在弘扬国学,恢复了一些新私塾。乡村有钱人也叫乡绅,也就是地主、富农。乡村塾师薪金谁出呢?乡绅多出,穷人少出甚至不出。乡镇、村多建有祠堂,有祠堂的大多有学田,学田是中国宋代以后,以其地租收入供学校、书院用度的田地。北宋乾兴元年 (公元1022年),开始行学田制度。学田的来源:主要从国有土地中如户绝田、废寺院田产、没官田以及牧马草地转化而来;官僚、士绅、地主、商人的捐献;地方政府拨款购买。从宋代起,就建立一套完备的学田管理制度,历元、明、清三代而不衰。运河古镇高邮车逻的张庄,原名公田张家庄。据《高邮县志》记载,张家庄是明、清两代州县“公田”上的村庄。明、清两代乡绅为三种人组成,一为告老还乡的官员,二为读而未成的秀才、廪贡,三为富家翁。他们是乡村文化的代表,也是乡村文化的传承者。致宦官员、富家翁出钱由读而未成的秀才、廪贡生负责教授文化知识。所以,历经几千年风雨而不衰败的古村落依然朝气蓬勃。现在,这些千年古村落正在逐渐消亡,太可惜了!古村落为什么逐渐消亡?致宦官员、富家翁还回乡村吗?离退休干部有干休所,在大城市有豪宅。制度上消灭了乡绅,连传统的乡村文化也一并被消灭了。<br> 民国之前,告老还乡的官员也好,富家翁也好,读而未成的秀才、廪贡生更是如此,如高邮吴家牌坊的廪贡生吴赤甫是樊汊镇一带的名塾师,老家在吴家牌坊,养老仍然回到吴家牌坊。他们都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叶落归根情结,甚至不怕千里迢迢也要回到故乡,物质上一要将祖宅翻新扩建,二要修缮宗祠,三要重修祖坟;非物质上一定要重修家谱,必定“萃列祖于一堂,木本水源追世泽;继大宗而分派,左昭右穆绍前征。”(简而言之,昭穆就是宗庙、坟地和神主的左右位次,左为昭,右为穆,故亦称左昭右穆制。)<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