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浮躁喧哗中寻得超然宁静</p><p class="ql-block">——评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p><p class="ql-block"> 鹿丁联</p><p class="ql-block">读刘亮程的散文是愉悦的。</p><p class="ql-block">刘亮程在他那《一个人的村庄》里,以诗化的语言,舒缓而又从容地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恬静、简陋,粗朴而又充满温馨的山村生活图景。在这个僻远闭塞的小山村里,刘亮程承受着最原始最粗朴最苦涩的乡村生活的重压。然而,我们从他的散文里,读到的却是别样的情绪:对古土古乡的痴迷感恩,对庄稼、牲畜与人共存的和谐生存状态的达观平和的认可。他的作品,洋溢着浓酽厚重的乡情,使我们从苦涩宁静的共鸣共颤中获得诗意般的阅读快感。</p><p class="ql-block">追究起来,这质朴温馨的情感源于刘亮程生活着的黄沙梁。可以说,是朴素而沉静的黄沙梁的土地和阳光,培育出了刘亮程和他的散文。与那个时代割过草、放过牛、种过地、挑过沙石的所有青年男女一样,生于黄沙梁长于黄沙梁的刘亮程,在贫瘠的黄沙梁一呆就是20年。20年的泥土滋润,20年的人生历练,给刘亮程的肌肤里注入了一股浓得化解不开的乡土热情,也给了他丰富而深厚的人生积淀。他将这热情这积淀注于笔端,便有了旷远博大、宁静朴素的乡村黄沙梁,便有了我们于不经意间的阅读中所生发的对小山村的迷恋。这样一来,那与他朝夕相处的黄沙梁就不仅仅是一个自然村落了,它也不再归属刘亮程个人独有了,它已成了永远萦绕于读者灵魂的栖息地,一个牵系着乡思红线的密密匝匝的乡土情结,一个可慰藉心灵的恬静的港湾。无论是农村出身还是城市出身的读者,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可以在这块绿地里休憩彼惫的心灵,获取丰厚的情感的乳汁。</p><p class="ql-block">读刘亮程的散文又是一种提升,一种智慧的提升。</p><p class="ql-block">基于对原始粗朴甚或简陋的生存方式的消解和开脱,基于那种对平凡的生活细节和琐屑的生活情事的敏锐感知,刘亮程以他独特的视角和真切的生活体验,高擎着智慧与理性的光环,为我们指点着平凡琐事乡居生活中所潜藏的生存的意义,而这种指点又是那么的平和与不经意。我们在阅读中,时不时地被他那富于哲理性的话语所感动,生发出一种感悟来。你看:“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晒黑,所有的树木都按自然意志生叶展翅”。作者于不慌不忙中,揭示的是一种自然生存的状态。</p><p class="ql-block">不仅如此,刘亮程还以他的精致而冷静的理性感悟,描述他所生存的村庄、土地、牲畜和人群,让理性思辩之光辐射到这块土地上的一切物事。自然界中的一片落叶,一只飞鸟,一只小虫,一阵凉风,一场大火,都在他的笔下摇曳不已,令人享受到别样的阅读快感,你看,他笔下的大火,“从不知道自己一直在燃烧,也不知道自己熄灭了。”而“我”呢,“像一根逃出火堆的干柴,幸运而孤单地站在远处。不知道高兴还是痛苦。那时候我感到整个世界在寒冷的雪野上围着这个燃烧的小村庄取暖烤火。一根柴火看见一堆柴火慢慢被烧掉、然后熄灭。它自己在远处孤单地朽掉,被别处的沙土掩埋。”这冷静而又富于理性的描写,唤起的不仅仅是对农村生活的认知,也不只是对一场大火一根干柴的认知,它留给读者的是对生存状态生存态度的思考,并引发读者去作别样的联想。在刘亮程的世界里,“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任何一只虫的鸣叫也都是人的鸣叫”。刘亮程就是如此这般地观照世界,将自己的生命体验与理性感悟,融合到笔下的所有物事,从而为我们认知和感悟世界,提供了广阔深远的空间。也正因为如此,才使我们在阅读中得到了一种睿智而理性的精神提升。</p><p class="ql-block">对于我们来说,于烦躁嘈杂的世界里获得一份恬淡超然的心境。其实最好莫过于读读刘亮程了。</p><p class="ql-block">(原载于《西安日报》2002年11月24日第3版。陕西乡土教材《精品阅读》导读)</p> <p class="ql-block"> 鹿丁联简介</p><p class="ql-block">鹿丁联,西安市灞桥区人。庆华中学退休教师,作文辅导名师,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西安晚报》《华商报》专栏作家,在《西安晚报》开设高考作文辅导专栏十二年。应《华商报》之邀,曾主持学生作文版并开展作文讲座。参编十多部教育教学类书籍。擅长于散文与文学评论。有数百篇作品见诸《华文月刊》《西安晚报》《西安日报》《教师报》《文化艺术报》《阳光报》《金融日报》《惠州晚报》《三秦都市报》《中学语文教学通讯》《自学考试报》《写作导报》《中学生文萃》《灞柳文学》《文化灞桥》等各大报刊。2020年10月号《华文月刊》封面人物、重点推出作家。被誉为“文学青年的启蒙者”“语文教师的榜样”。著有《教育、文学与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