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7月11日,师资研修班成员们一行来到了东方圣城——曲阜,孔夫子生前曾在此开坛讲学,创立了儒家学派,对后世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深远。来曲阜最主要的还是看“三孔”,“三孔”即孔庙、孔府、孔林,孔庙是祭拜孔子及其夫人、父母的庙宇,孔府是其嫡系后代居住和办公的府邸,孔林则是孔子族系后代的墓林,随着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和巩固,孔子家族代代繁盛,其思想义理不断被丰厚阐发,曲阜作为历代纪念孔子、儒客朝拜之圣地便更加让人心怡神往。</p> <p class="ql-block"> 穿过万仞宫墙,便来到了孔庙景区的入口,景区对于教师实行免票的优惠,拿着教资格证和职称证换完票出来以后心情爽极了,在一旁等候换票的同伴之余,“官员等人至此下马”的下马碑在红墙之下格外显眼,转角左拐,映入眼帘的是金声玉振坊,此坊建于明代,由明代大书法家时任山东巡抚右副都御使胡缵宗题字,“金声”钟的声音,玉振”磬的声音,古乐是以敲钟开始,钟起“始条理也”,以击磬告终,称“终条理也”,为表达孔子学问精湛而完美,如同奏乐的全过程,自始至终完整无缺,所以称“金声而玉振也”。 </p> <p class="ql-block"> 过泮水桥后依次穿过棂星门、太和元气坊、至圣庙坊至圣时门,“圣时”极赞孔子思想主张经久不衰,是适合时代的圣人。皇帝来曲阜朝孔要行“三跪九叩大礼”,走圣时门;历代“衍圣公”出生时打开“圣时门”,除这两种情况外,此门不轻易开启。</p> <p class="ql-block"> 过壁水桥后是明代皇帝钦定的“弘道门”,取“论语”中“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之意。其后是大中门,大中门里有明代洪武、永乐、明弘、成化四帝所立石碑,其中尤以成化帝朱见深对孔子的评价最高。</p> <p class="ql-block"> 经同文门过奎文阁(藏书楼),其后便是十三碑亭。这是孔庙的第六进院落,亭内立有55块碑,是唐、宋、金、元、明、清等朝代所立,其内容都是皇帝、钦差拜孔、对孔子的追谥、评价,历次修孔庙的记载,有汉、满、蒙、八思巴文等文字。</p> <p class="ql-block"> 穿大成门后便是孔子纪念孔子讲学之处——杏坛,杏坛正对着孔庙的主殿大成殿,殿前廊10株深浮雕的滚龙柱气势恢宏,实属罕见,殿内供奉着五圣十二先哲17尊像,孔子居中央,东边是复圣颜子,述圣子思;西边是宗圣曾子,亚圣孟子。东头六位,西头六位,称十二先哲,有子贡、子路、冉求等11位孔子的弟子,还有一位是宋朝朱熹,被封为先哲。“生民未有”的匾,是孟子赞孔子,意思是有人类以来,还没有全面超过孔子的人,所以叫“生民未有”。“万世师表”是康熙题写,封孔子为“万世皇帝之师,千古人类之表,皇帝的老师,做人的表率。”“斯文在兹”是光绪写的,意为天下的文化都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 和众多的游客一样,带着一颗虔诚的心端跪在大成殿外的蒲团上,不是因为孔子受到历代帝王和名流仕宦的追捧,而是那朴素的忠恕之道,是那至简的言行中所折射的思想智慧,浸润着每一个欲濡身以致善的人的儒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