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i>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i></b></p><p class="ql-block"><b><i>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i></b></p><p class="ql-block"><b><i>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i></b></p><p class="ql-block"><b><i>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i></b></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p> <p class="ql-block">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歌颂共产党的丰功伟绩,缅怀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不巧功勋,传承红色基因,增强爱国情怀,通过学习党史、铭记历史、立足当今、放眼未来。2021年7月6日至8日,锦江中心小学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同志到湖南长沙、韶山开展红色之旅,学习历史文化。</p> Day 1 <p class="ql-block"> 7月6日上午,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从鹰潭北站出发,乘高铁赴长沙,并于中午到达长沙。一路上大家欢声笑语,尤其是一些老同志讨论着中国走到今天的不易,感叹现在生活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 下午,经过短暂的休息,大家乘车到达花明楼参观刘少奇纪念馆、故居、铜像广场,了解伟大领袖革命家的历史,学习革命前辈伟大的胸怀,远大的抱负。</p> <p class="ql-block"> 来到花明楼,参观了刘少奇同志故居和纪念馆,郁郁葱葱、高大挺拔的百年松柏,寓示着先辈的革命精神万古常存;栩栩如生、英俊伟岸的巨幅铜像展现着伟人致力革命的英雄形象,敬仰崇拜之情由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晚上,观看韶山大型实景演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p> <p class="ql-block"> 大型革命历史实景剧《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在结构上分为序加五个篇章加结尾共七部分。整个故事的脉络以毛泽东走出韶山救亡启蒙;领导秋收起义;长征、抗日战争;渡江战役;建国等众多事件为重要素材和线索。整理出一条反映毛泽东主席在救亡道路不同时期的思想发展和重要理论主张和事件线索,展现他智勇双全定乾坤的伟人风范。</p> Day 2 <p class="ql-block"> 7月7日上午到达毛泽东广场,瞻仰主席铜像,集体向主席铜像敬献花篮、鞠 躬、默哀等形式表达对主席的敬仰。</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主席铜像重达3.7吨,高6米,再加上4.1米的基座共计10.1米,喻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日。只见毛主席穿着一身笔挺的中山装,满脸带着微笑,双手紧握着讲话稿,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正高瞻远瞩平视着正前方,展现着一代伟人的风范。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瞻仰毛主席铜像,向毛主席的铜像敬献花篮,向毛主席三鞠躬;铜像下全体党员举起右手,重温誓词、庄严宣誓。</p> <p class="ql-block"> 参观毛泽东故居,主席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故居 陈列物中的床、书桌和衣柜,堂屋中的方桌等都是原物。</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故居坐落在青山环抱之中,地势虽不高,但重峦叠翠、满目青色中透着大自然赋予的灵气。一座坐南朝北凹字形结构的瓦房,共有18间,虽年代已久,但确显古朴而端庄。工作人员一边带我们参观,一边介绍说,毛主席在韶山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他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学习。1910年秋,毛主席离开韶山,到外地求学,寻找革命真理,1921年春,毛主席回到韶山,谆谆教育全家亲人舍小家为大家,舍自己为人民,把全家亲人引上革命道路。1925年2月至8月,毛主席在韶山开展农民运动,培养农运骨干;同年6月,在这里成立了中共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的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在风雨如晦那个年代,点燃了革命的圣火。</p> <p class="ql-block"> 参观毛泽东纪念馆,近距离感受了伟人的崇高人格和不朽风范, 传承和发扬伟人思想和精神,发扬光荣的革命优良传统。</p> <p class="ql-block"> 下午到达滴水洞,重温党的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p> <p class="ql-block"> 经过20分钟的车程,盘山而上,来到了毛泽东乡间别墅滴水洞,这颗被人们喻为湖南“山水明珠”的“西方山洞”已开放20多年来。滴水洞长约2.8公里,洞内有小溪,曲曲弯弯,小溪沿岸林木繁茂,挺拔的松林中夹杂着茂密的楠竹,而上百种野花漫山遍野地生长着。山路的一侧是小溪和水库,毛泽东曾在水中游泳,游出了湘江、长江、中南海,在世纪的惊涛骇浪里遨游。</p> Day 3 <p class="ql-block"> 7月8日上午,到达岳麓山,弘扬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p> <p class="ql-block"> 青年毛泽东曾寄住在岳麓书院的半学斋,深受实事求是学风熏陶。在寻求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道路上,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这一传统命题进行了提升改造,并以此为思想武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p> <p class="ql-block"> 中午,乘车前往橘子洲,体会青年时代的主席“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的 心胸和志向。</p> <p class="ql-block"> 橘子洲头惜傲骨,一樽江月万帐灯。伟人韬略话三更。</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雕塑以1925年青年时期毛泽东形象为艺术原型,是红色之洲的代表作。雕塑高32米,宽41米,长83米,分别寓意毛主席当年写《沁园春·长沙》时的年龄是32岁,执政41年,享年83岁。每块石材是1.2X2.6,与毛主席生日12月26日相同,所用的8000多块石材为福建高山的永定红花岗岩石,寓意:永定红色江山!此雕塑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伟人艺术雕塑。</p> <p class="ql-block"> 整个雕塑再现了青年毛泽东胸怀大志,风华正茂的非凡气概,让人真切感受到了一个有强烈民族使命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青年毛泽东形象。雕塑旁绿草如茵,巨大的雕塑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凝重、大气。</p> 小结 <p class="ql-block"> 抚今追昔,我们真切感受到共和国江山来之不易,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的建立,有无数的先烈和热血儿女以牺牲生命而铺路。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的革命斗争精神,就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最好体现,也是以毛主席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体现出来的“韶山精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