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考虑到在赶路过程中要去巴尔虎蒙古部落游玩几小时,所以天一亮就出发了,从扎兰屯到满洲里,如全程走高速得从阿荣旗绕,七百多公里,沿国道走一段再上高速,要少走一百公里路,于是便选择了走一段232国道的方案,没有想到这个选择给自己带来了麻烦,由于维护不好,这段国道路上根本跑不起来,不少路段原铺装路面已经看不到了,尽是大凼小坑,实实在在的搓板路,每每耽心车给颠出毛病,这一百三四十公里,耗掉我三个多小时,晕,捱到了博克图上高速之时,居然长舒了一口气,图为在绥满高速上路过兴安岭服务区。</p> <p class="ql-block"> △海拉尔到滿洲里,路好,景美。</p> <p class="ql-block"> △山坡上的桦树林。</p> <p class="ql-block"> △路两边都是一望无际的呼伦贝尔草原。</p> <p class="ql-block"> △呼伦贝尔,我来了!</p> <p class="ql-block"> △巴尔虎蒙古部落,满洲里附近的一个著名景点。巴尔虎是蒙古最古老的部族之一,此处以民族、民风、民俗为特色,让游客在呼伦贝尔草原作一次原生态的民族风情旅游。</p> <p class="ql-block"> △终于在天黑前赶到了滿洲里,这座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县级市,著名的北部边境城市,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城市,全国唯一的铁路、公路、航空三位一体的口岸,暮色中是如此的迷人。</p> <p class="ql-block"> △这应该改成"中俄金街"了吧?</p> <p class="ql-block"> △夜色中的满洲里,华灯齐放,流光溢彩。</p> <p class="ql-block"> △步行街两边多是出售俄罗斯商品的商场,人气不错。</p> <p class="ql-block"> △伏特加、阿廖沙牌和胜利牌巧克力、糖果、套娃……应有尽有。</p> <p class="ql-block"> △可以在步行街拍张搞笑照片,让朋友圈的亲友们乐呵乐呵。</p> <p class="ql-block"> △俄国完成了西伯利亚铁路干线建设后,又修了一条与中国东清(中东)铁路相连接的盖达洛夫斯卡亚支线,进入中国的地方原叫"霍尔金布拉格",得名于流经此处的霍尔金布拉格河,是蒙古族牧民对这一区域的历史称谓,由于皇太极在明末(1635年)将后金改为清,并将族名改为满洲,后来作为满清龙兴之地的中国东北地区就被当时的列强习惯性地称为满洲,于是俄罗斯人便将西伯利亚铁路支线进入中国的地方称为满洲里亚,这就是满洲里地名的由来。图为俄罗斯最初在满洲里建立的火车站。(翻拍自满洲里国门景区展出照片)</p> <p class="ql-block"> △图为上世纪二十年代建造的火车站,它也是红色秘密交通线的重要站点,从这里到苏联去的中共名人有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王明、李立三、邓中夏、张闻天、周恩来、张国焘、邓颖超、蔡畅、苏兆征等,中国共产党在莫斯科召开"六大"时,包括周恩来等七十多名代表均是从此处出境的。(翻拍自满洲里国门景区展出照片)</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满洲里火车站,为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一等站,开行通往内地的多趟列车,北京到莫斯科的国际列车也经由本站。</p> <p class="ql-block"> △到满洲里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看国门景区,图为滿洲里国门景区大门,游客可以乘小火车出入,若想登高把远处的俄罗斯看清楚一点,可以登临大门旁那高高的北疆明珠塔。</p> <p class="ql-block"> 国门前展示的这台解放型861号蒸汽机车可是大名鼎鼎,一九四九年十二月毛泽东赴苏联时,就是这台机车牵引着专列出了国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解放型蒸汽机车原是美国为满铁(满洲铁路株式会社)设计制造的机车,轴式为1_4_1,即从一边看是一个导向轮,四个动轮(红色大轮),一个从动轮。1935~1942年间在日本川崎、日立等厂批量制造,曾在日军侵华期间普遍使用,当时称为氵カ イ型,新中国成立后改称解放型,煤水车上的齐局满段标记说明解放861号机车隶属于齐齐哈尔铁路局满洲里机务段,齐齐哈尔铁路局是我国老资格的铁路局,成立于1947年,当年与哈尔滨、北京、郑州、上海等铁路局平级,曾下辖海拉尔、昂昂溪、白城子、齐齐哈尔四个铁路分局,以后几经变迁,于1983年并入哈尔滨铁路局,成为哈局的一个分局。</p> <p class="ql-block"> △国门前的和平之门雕塑,对于中俄两个大国,和平一词意味深长。</p> <p class="ql-block"> △满洲里国门雄姿。</p> <p class="ql-block"> △国门前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 △从国门下通过的联结着中俄的铁路,近处两道为俄罗斯轨距,1520mm,远处的一道为中国轨距,1435mm。</p> <p class="ql-block"> △在国门二楼大厅眺望东方(中国方向),右边近处的金顶白色建筑为中共六大会址的复制品,六大是中国共产党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当年由于国内的白色恐怖形势,中共六大被迫在苏联首都莫斯科举办,会址在莫斯科州纳罗法明斯克区五一村公园街18号。</p> <p class="ql-block"> △眺望西方(俄罗斯方向)的小城后贝加尔斯克。</p> <p class="ql-block"> △中俄41号界碑,这是1994年8月中俄两国勘界结束时在中俄边境上设立的,界碑面向中方一侧,高1.2米,宽0.4米,厚0.25米,材质为花岗岩,正面为中文,背面是俄文,每一位游客都会为这庄重神圣的界碑拍上一张,作为自己游览国门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 △网红景点套娃景区,这里是全国唯一以俄罗斯传统工艺品套娃为主题的综合旅游度假景区,门票很贵,园区内的建筑多以俄罗斯的著名建筑为蓝本,若带着小朋友,可以看看俄罗斯马戏,但演出票价格亦是不菲。</p> <p class="ql-block"> △网红餐厅卢布里,大厨、面包师、服务员多为俄罗斯人,菜肴是俄式的,俄罗斯风情很浓,可惜店内循环播放着李健唱的《贝加尔湖畔》,唉,这可不是俄罗斯曲子呀。</p> <p class="ql-block"> △点了几个俄式菜,奶油鳕鱼、烤口蘑、俄罗斯小罐牛肉、红菜汤(自上至下)。</p> <p class="ql-block"> △当年的沙俄,一直觊觎着我国的东北,逼迫清政府获得东清(中东)铁路修路权后,便有计划地在铁路沿线构筑城镇,进行移民,作为实施"黄色俄罗斯计划"的具体步骤,甚至乘清政府在辛亥革命的冲击下遭遇倒台危机之际,向黑龙江巡抚周树模提出无理要求,要将满洲里划归俄国,遭到断然拒绝,但俄罗斯人向满洲里及中国东北移民的节奏却一直沒有停下来,满洲里四处可见俄罗斯建筑,近年来这些俄罗斯的哥特式建筑、木刻楞、石头房子在逐年减少,如今只剩七八十处了,我们的保护力度也在加大,从市级保护上升到如今的国保了,可见即便是在满洲里,俄式建筑亦是日渐稀缺,对这种情况,我不大难过,就淡化俄罗斯对一个中国城市深深的烙印来说,也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