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人说,教育孩子,如同一场修行。<br> 可是越多越多的父母走入一个误区,对孩子学习过多干预,对自身习惯养成却放任自流。<br> 只重视“教”,却忽略了“养”。<br> 殊不知,结果换来了孩子规矩意识的缺失,而这往往便是一个 家庭失败的开始。<br>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br> 有一位妈妈,就给孩子立下了这样7条家规。<br> 帮助孩子从实际养成良好的习惯和优秀的品质,值得所有父母借鉴。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没有经过允许</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别人的东西不可以乱拿</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这是教养</font></div></h1> 前段时间,微博有个热议话题,年轻人为什么反感家里来客?<br> 底下有个回答是:<br> 你经历过,花了半个月完成的客户设计图被亲戚带来的小孩扯坏,甚至乱涂乱画的绝望……<br> 你经历过,熊孩子来你家当场就把你手机、平板,或者口红润肤露等等破坏到报废的崩溃吗……<br> 我们都不希望孩子被贴上“没教养”的标签,可是你有没有想过,<br> 即便你的孩子过于任性和骄纵,也几乎没有人会提醒你,你家孩子不懂礼貌,没有教养。<br> 他们只会默默在背后议论父母不会教,然后看着你的孩子在没 教养的路上一去不复返,直到闯下更大的祸事。<br> 真为孩子好,不想孩子在背后被人指责、被人讨厌,父母从小就应该给孩子树立好规矩。<br> 没有经过允许,别人的东西不可以乱拿;垃圾不要扔在地上; 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喧闹……<br> 最好的教育不是拥有高分数,是刻进骨子里的教养。<br> 而在这一个又一个细节里,何尝不是父母修养的体现。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绝对不能说脏话</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和做任何不雅的行为</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这是素质</font></div></h1> 有素质的孩子,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大家喜欢和尊重。<br> 可是这几年,暴露孩子素养问题的新闻层出不穷。<br> 在上海迪士尼,一位男孩在游戏项目中插队,被工作人员劝阻后,反而辱骂对方:“就不排,臭老娘们。”<br> 而男孩的父母在一旁无动于衷,只是勒令现场的人删掉视频,称“侵犯了肖像权”。<br> 还是在迪士尼,一个8岁男孩碰到了一位年轻女孩的屁股,非但不表示歉意,男孩的妈妈更是对着年轻女孩连打带骂:<br>“我儿子摸你屁股怎么了?你屁股没给人摸过啊!”<br> 这样满口粗话,没素质的孩子和家长,真的丑陋极了。<br> 有心理学家说:要提高孩子的素质,首先要提高父母的素质。<br> 所以,这条家规更像是在写给父母。<br> 孩子就像一颗小树苗,家庭环境就是浇灌的水。<br> 作为父母,有责任也有义务教育孩子,遵守基本的做人规则。<br> 但同时,父母也需做到行为清净、语言得体,才能滋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br>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遇见长辈和老师</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一定要礼貌打招呼</font></div><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这是礼仪</font></p></h1> 我们国家素来有“礼仪之邦”的之称。<br> 论语中说:“不学礼,无以立。”<br> 荀子有言:“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br> 即使到了现在,文化不断更迭,时代千变万化,礼仪文明也依旧值得我们的孩子学习和传承。<br> 而遇见熟人要先打招呼,这便是最基本的礼貌。<br> 可是在大多时候,父母为了证明自己是个合格的家长,只会催促、强迫孩子跟叔叔阿姨打招呼。<br> 遇上内向、敏感的孩子,抿着嘴往后缩,就是不说,父母觉得丢脸极了,当场对孩子就是一顿斥责。<br> 我们当然应该教会孩子懂礼貌,可是礼貌不是做给别人看的。<br> 真正的礼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而不是流于形式的敷衍。<br> 但这需要父母耐心引导和培养,更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br> 父母先做好礼貌待人,孩子在耳濡目染下受到熏陶,自然也就习得谦谦有礼,与人为善。<br>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与别人沟通时</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不能打断别人说话</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这是尊重</font></div></h1> 常听人说,会说话的孩子,一开口就赢了。<br> 确实,人们往往更喜欢落落大方,活泼开朗,敢于自信表达自己的孩子。<br> 可是,这也需要分场合。<br> 有的孩子,上课时总习惯打断老师的发言,老师话还没说完,就迫不及待地站起来回答;<br> 有的孩子,喜欢在大人聊天谈事的时候打断,非要人家变着法地陪玩;<br> 这对任何人说来,都是一种很不好的体验。<br> 不管是在任何年纪,随便打断别人说话,都是低情商的行为,不尊重别人的表现。<br> 所以,当孩子出现这种行为时,父母要记得告诉孩子:<br>与别人沟通时,不能打断别人说话。<br> 提醒孩子改变说话的方式,教会孩子学会倾听,其实也是在教育孩子学会尊重别人。<br> 说话有分寸,是孩子将来立足社会的根本。<br> 一个懂得尊重别人的孩子,才能在人生之路上越走越宽。 <h1></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善于为自己的过失<br></font><font color="#ff8a00">和错误的行为负责<br></font><font color="#ff8a00">这是担当</font></h1> 每个孩子都会做错事,但是每个家长的处理方式却大不相同。<br> 美国有一位小男孩,曾经因为欺负同学,被爸爸惩罚一周不许坐校车,跑步上学。<br> 这一周时间里,孩子在前面跑着,而爸爸风雨无阻在后面跟着。<br> 后来经过这件事,孩子深刻认识到两点:<br> “第一、人要为错误付出代价。第二、爸爸不会因为我犯错就不爱我。”<br> 我见过很多父母,自己的孩子做错事时,不停地跟在擦屁股。<br> 等到孩子长大了,犯的错更严重了,自己再也兜不住了才开始后悔莫及。<br> 其实,做错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掩盖错误,孩子错而不改。<br> 每一次错误,其实都是孩子学习承担责任的大好时机。<br> 用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担当,让别人感受到你的歉意,比一万句“对不起”更管用。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用过的东西</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看过的书籍都要放回原位</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这是习惯</font></div></h1>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br>“如果你养成了好习惯,你一辈子都享受不尽它的利息;<br>如果你养成了坏习惯,你一辈子都偿还不尽它的债务。”<br> 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好的习惯能推动孩子做出积极的改变,受益终身。<br> 但是习惯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父母从小监督孩子行为不断重复。<br> 即使是把用过的东西、看过的书籍放回原位,这样的小事。<br> 也能帮助孩子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更好建立规则感,形成秩序意识。<br> 帮助孩子养成习惯,归根到底是帮孩子找到正确的路径,在人生道路上走得又稳又远。<br> 所以,千万别错过最佳的教育时机。<br> 在好习惯中长大的孩子,必然更有使命感,在人际交往中,也更能得到别人的青睐。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至少有一项体育爱好</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锻炼身体不能少</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这是健康</font></div></h1> 我们都知道运动很重要,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br>可是现在大部分的孩子,受到环境和父母的影响,忙于学习而忽视运动。<br> 去年,曾有一项相关研究数据:<br> 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主要指标连续20多年下降,33%存在不同程度健康隐患,小眼镜、小胖墩、小糖人等情况突出。<br> 试想一下,本该朝气蓬勃,活力满满的孩子,却在小小年纪体质弱、易生病。<br> 他们的肩膀,又如何经得起未来风雨的考验?<br> 少年强,则国强,孩子不仅需要精神上富养,更需要身体上富养。<br> 运动的意义,不仅是能带给孩子健康的身体,在这过程中,也能培养孩子团结、自信、坚毅的品质。<br> 而且心理学研究也有发现,孩子所有的智力发展、心理的发展其实都是建立在身体发展的基础上。<br> 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有抵挡风雨的能力,才能从容过好这一生。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写在最后</font></h1> 有人说,孩子的教育,其实拼的是父母层次、远见,和为人处世的态度。<br> 不同的父母,养出来的孩子天差地别。<br> 但唯一肯定的是,有规矩的家庭,养出来的孩子不会差。<br> 就像《规矩和爱》中所说的:<br> 在没有规矩的爱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感恩;<br> 在没有爱的规矩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自卑;<br> 在没有规矩也没有爱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敬畏;<br> 在规矩和爱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谦卑和自信。<br> 有规矩有爱的家庭,才是孩子一生的福气。<br><div> </div>